鴨腎炒苦瓜的做法,鴨腎怎么炒才嫩又好吃
每年農歷七月十四
(有些地方為七月十五)
為“中元節”,
這是廣西人很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
可以說是與春節、清明節、重陽節三節
并列的祭祖大節。
在一些壯族聚集比較多的縣、鄉村,
“中元節”甚至比春節過得還隆重,
他們從七月十四的前一天就開始大擺筵席,
連續三天直到七月十四后一天。
人們在中元節選購祭祖的用品。資料圖
廣西的“中元節”當天,
最重要的是什么?
吃鴨!吃鴨!吃鴨!
菜市里、小區里……都彌漫著鴨子的叫聲。
菜市禽類攤點前的籠子里有
土鴨、青頭鴨等多個品種
供顧客挑選,
顧客挑好后交給攤主處理,
攤主手起刀落,
只需幾分鐘,
一只鴨子就可以宰好。
南寧攤主黃先生告訴記者,
“今天來買鴨子的人很多,
往常一上午只賣五六只,
今天已經賣出二三十只,
還有飯店預定了百余只?!?/p>
那么,
你可知道
為什么廣西人要在農歷七月十四過中元節,
為什么廣西人過中元節要吃鴨?
廣西為什么在農歷七月十四日過中元節?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歷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后來便一直延續下來。
壯族為什么重視中元節?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金文說,中元節“祭鬼”也“祭祖”,但是對于壯族而言,節日當天偏重于祭祖,也就是廣西人對“祭祖”的情節比較深。此外,中元節還被壯族人視為一家團聚的節日,被看作僅次于春節的節日。
中元節為什么吃鴨不吃雞?廣西大部分是水鄉,養鴨多,中元節正值鴨子當季,正好用來祭祀。
另有一種民間說法是:去“陰間”要渡河,而鴨子可以帶著給祖宗的祭品游到對岸,所以在中元節當天的祭祀品以鴨子為主。
今天,
你所在的地方,
鴨子多少錢一斤,
和我們一起討論吧
↓↓↓
最后一起來看看,
廣西人最中意的幾種鴨吧!
田螺鴨腳煲用獨特的秘方制成,將豬大骨與田螺 、鴨腳、鴨腎、香腸、鵪鶉蛋、香芋等一起燉燒,口感層次分明,味道與眾不同。香芋粉滑綿密,香腸味香而不膩;鴨腳離骨,充分吸收骨頭及田螺的鮮味,口感香滑。煲內還可以燙青菜 、腐竹、切粉……如此美味,流口水啦~
武鳴檸檬鴨味道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春、秋天火氣大的時候都可以吃,是比較好的“清涼補品”,老少皆宜。
醋血鴨鴨塊呈醬色,質地適口,咸鮮微酸,香辣濃郁,名揚天下 。聰明的全州人還就地取才先后自創出了“苦瓜血鴨”、“豆角血鴨”、“娥眉豆血鴨”、“花生血鴨”、“芝麻血鴨”等等。
蠔油柚皮鴨是欽州市一道美味佳肴。將柚子皮用炭火烤糊,再打磨干凈,放入清水中浸泡,去其苦澀;鴨子則過熱水晾干,上醬油,炸至金黃色,用文火燜至適度;再把切好的鴨子和柚皮放進銅鍋,配以豬油、雞骨、鯪魚及蠔油等調料煮至入味而成。
河池鄉土菜——系鴨把是將鴨下水與三五種香菜捆綁在一起,配以酸辣鴨醬,這道菜一般在農歷七月、八月做,那個時候是系鴨的香菜長得最肥美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在鄉村家家戶戶都要宰殺自養的鴨子(以金城江區一帶最為盛行),這道菜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譜。
啤酒鴨是將鴨肉與啤酒一同燉煮成菜,使滋補的鴨肉味道更加濃厚,鴨肉不僅入口鮮香,還帶有一股啤酒清香。不僅是下飯佐酒佳肴,回味無窮,鮮香微辣,略帶啤酒香味,風味獨特,并兼有清熱、開胃、利水、除濕之功效。
選取本地鴨,用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肥鴨肉質鮮嫩,配料用沙姜、蒜茸,有補中養胃、化痰止咳、滋陰潤肺的功效。
總而言之,
今天就是要集體花樣吃鴨!
你家有什么力鴨群芳的美食呢?
留言區告訴我們,
你今晚吃的哪種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