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5009什么意思-500數字的特殊含義

首頁 > 汽車 > 試駕評測 > 正文

數字5009什么意思-500數字的特殊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鉛的測定

前 言

本標準代替GB 5009.1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鉛的測定》、GB/T 20380.3-2006《淀粉及其制品 重金屬含量 第3部分:電熱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鉛含量》、GB/T 23870-2009《蜂膠中鉛的測定 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8932.12-2002《蜂蜜中鉀、鈉、鈣、鎂、鋅、鐵、銅、錳、鉻、鉛、鎘含量的測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譜法》、NY/T 1100-2006《稻米中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SN/T 2211-2008《蜂皇漿中鉛和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中鉛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與GB5009.12-2010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在前處理方法中,保留濕法消解和壓力罐消解,刪除干法灰化和過硫酸銨灰化法,增加微波消解;

——保留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為第一法,采用磷酸二氫銨-硝酸鈀溶液作為基體改進劑;保留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為第三法;保留二硫腙比色法為第四法;

——增加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作為第二法;

——刪除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單掃描極譜法;

——增加了微波消解升溫程序、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儀器參考條件為附錄。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食品中鉛含量測定的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和二硫腙比色法。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鉛含量的測定。

第一法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

2 原理

試樣消解處理后,經石墨爐原子化,在283.3nm 處測定吸光度。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鉛的吸光度值與鉛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3 試劑和材料

除非另有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優級純,水為GB/T 6682規定的二級水。

3.1 試劑

3.1.1 硝酸(HNO3)。

3.1.2 高氯酸(HClO4)。

3.1.3 磷酸二氫銨(NH4H2PO4)。

3.1.4 硝酸鈀[Pd(NO3)2]。

3.2 試劑配制

3.2.1 硝酸溶液(5+95):量取50mL硝酸,緩慢加入到950mL水中,混勻。

3.2.2 硝酸溶液(1+9):量取50mL硝酸,緩慢加入到450mL水中,混勻。

3.2.3 磷酸二氫銨-硝酸鈀溶液:稱取0.02g硝酸鈀,加少量硝酸溶液(1+9)溶解后,再加入2g磷酸二氫銨,溶解后用硝酸溶液(5+95)定容至100mL,混勻。

3.3 標準品

硝酸鉛[Pb(NO3)2,CAS號:10099-74-8]:純度>99.99%?;蚪泧艺J證并授予標準物質證書的一定濃度的鉛標準溶液。

3.4 標準溶液配制

3.4.1 鉛標準儲備液(1000mg/L):準確稱取1.5985g(精確至0.0001g)硝酸鉛,用少量硝酸溶液(1+9)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勻。

3.4.2 鉛標準中間液(1.00mg/L):準確吸取鉛標準儲備液(1000mg/L)1.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5+95)至刻度,混勻。

3.4.3 鉛標準系列溶液:分別吸取鉛標準中間液(1.00mg/L)0mL、0.500mL、1.00mL、2.00mL、3.00mL和4.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5+95)至刻度,混勻。此鉛標準系列溶液的質量濃度分別為0μg/L、5.00μg/L、10.0μg/L、20.0μg/L、30.0μg/L和40.0μg/L。

注:可根據儀器的靈敏度及樣品中鉛的實際含量確定標準系列溶液中鉛的質量濃度。

4 儀器和設備

注:所有玻璃器皿及聚四氟乙烯消解內罐均需硝酸溶液(1+5)浸泡過夜,用自來水反復沖洗,最后用水沖洗干凈。

4.1 原子吸收光譜儀:配石墨爐原子化器,附鉛空心陰極燈。

4.2 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1mg。

4.3 可調式電熱爐。

4.4 可調式電熱板。

4.5 微波消解系統:配聚四氟乙烯消解內罐。

4.6 恒溫干燥箱。

4.7 壓力消解罐:配聚四氟乙烯消解內罐。

5 分析步驟

5.1 試樣制備

注:在采樣和試樣制備過程中,應避免試樣污染。

5.1.1 糧食、豆類樣品

樣品去除雜物后,粉碎,儲于塑料瓶中。

5.1.2 蔬菜、水果、魚類、肉類等樣品

樣品用水洗凈,晾干,取可食部分,制成勻漿,儲于塑料瓶中。

5.1.3 飲料、酒、醋、醬油、食用植物油、液態乳等液體樣品

將樣品搖勻。

5.2 試樣前處理

5.2.1 濕法消解

稱取固體試樣0.2g~3g(精確至0.001g)或準確移取液體試樣0.500mL~5.00mL于帶刻度消化管中,加入10mL硝酸和0.5mL高氯酸,在可調式電熱爐上消解(參考條件:120 ℃/0.5h~1h;升至180℃/2h~4h、升至200℃~220℃)。若消化液呈棕褐色,再加少量硝酸,消解至冒白煙,消化液呈無色透明或略帶黃色,取出消化管,冷卻后用水定容至10mL,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試驗。亦可采用錐形瓶,于可調式電熱板上,按上述操作方法進行濕法消解。

5.2.2 微波消解

稱取固體試樣0.2g~0.8g(精確至0.001g)或準確移取液體試樣0.500mL~3.00mL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5mL硝酸,按照微波消解的操作步驟消解試樣,消解條件參考附錄A。冷卻后取出消解罐,在電熱板上于140℃~160℃趕酸至1mL左右。消解罐放冷后,將消化液轉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滌消解罐2次~3次,合并洗滌液于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試驗。

5.2.3 壓力罐消解

稱取固體試樣0.2g~1g(精確至0.001g)或準確移取液體試樣0.500mL~5.00mL于消解內罐

中,加入5mL硝酸。蓋好內蓋,旋緊不銹鋼外套,放入恒溫干燥箱,于140℃~160℃下保持4h~5h。冷卻后緩慢旋松外罐,取出消解內罐,放在可調式電熱板上于140℃~160℃趕酸至1mL左右。冷卻后將消化液轉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滌內罐和內蓋2次~3次,合并洗滌液于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試驗。

5.3 測定

5.3.1 儀器參考條件

根據各自儀器性能調至最佳狀態。參考條件見附錄B。

5.3.2 標準曲線的制作

按質量濃度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將10μL鉛標準系列溶液和5μL磷酸二氫銨-硝酸鈀溶液(可根據所使用的儀器確定最佳進樣量)同時注入石墨爐,原子化后測其吸光度值,以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

5.3.3 試樣溶液的測定

在與測定標準溶液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將10μL空白溶液或試樣溶液與5μL磷酸二氫銨-硝酸鈀溶液(可根據所使用的儀器確定最佳進樣量)同時注入石墨爐,原子化后測其吸光度值,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6 分析結果的表述

試樣中鉛的含量按式(1)計算:

數字5009什么意思-500數字的特殊含義

式中:

X ——試樣中鉛的含量,單位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

ρ ——試樣溶液中鉛的質量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ρ0 ——空白溶液中鉛的質量濃度,單位為微克每升(μg/L);

V ——試樣消化液的定容體積,單位為毫升(mL);

m ——試樣稱樣量或移取體積,單位為克或毫升(g或mL);

1000——換算系數。

當鉛含量≥1.00mg/kg(或mg/L)時,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當鉛含量<1.00mg/kg(或mg/L)時,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7 精密度

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20%。

8 其他

當稱樣量為0.5g(或0.5mL),定容體積為10mL時,方法的檢出限為0.02mg/kg(或0.02mg/L),定量限為0.04mg/kg(或0.04mg/L)。

第二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見GB5009.268。

第三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9 原理

試樣經處理后,鉛離子在一定pH 條件下與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DDTC)形成絡合物,經4-甲基-2-戊酮(MIBK)萃取分離,導入原子吸收光譜儀中,經火焰原子化,在283.3nm 處測定的吸光度。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鉛的吸光度值與鉛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10 試劑和材料

注:除非另有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GB/T6682規定的二級水。

10.1 試劑

10.1.1 硝酸(HNO3):優級純。

10.1.2 高氯酸(HClO4):優級純。

10.1.3 硫酸銨[(NH4)2SO4]。

10.1.4 檸檬酸銨[C6H5O7(NH4)3]。

10.1.5 溴百里酚藍(C27H28O5SBr2)。

10.1.6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DDTC,(C2H5)2NCSSNa?3H2O]。

10.1.7 氨水(NH3?H2O):優級純。

10.1.8 4-甲基-2-戊酮(MIBK,C6H12O)。

10.1.9 鹽酸(HCl):優級純。

10.2 試劑配制

10.2.1 硝酸溶液(5+95):量取50mL硝酸,加入到950mL水中,混勻。

10.2.2 硝酸溶液(1+9):量取50mL硝酸,加入到450mL水中,混勻。

10.2.3 硫酸銨溶液(300g/L):稱取30g硫酸銨,用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混勻。

10.2.4 檸檬酸銨溶液(250g/L):稱取25g檸檬酸銨,用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混勻。

10.2.5 溴百里酚藍水溶液(1g/L):稱取0.1g溴百里酚藍,用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混勻。

10.2.6 DDTC溶液(50g/L):稱取5gDDTC,用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混勻。

10.2.7 氨水溶液(1+1):吸取100mL氨水,加入100mL水,混勻。

10.2.8 鹽酸溶液(1+11):吸取10mL鹽酸,加入110mL水,混勻。

10.3 標準品

硝酸鉛[Pb(NO3)2,CAS號:10099-74-8]:純度>99.99%?;蚪泧艺J證并授予標準物質證書的一定濃度的鉛標準溶液。

10.4 標準溶液配制

10.4.1 鉛標準儲備液(1000mg/L):準確稱取1.5985g(精確至0.0001g)硝酸鉛,用少量硝酸溶液(1+9)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勻。

10.4.2 鉛標準使用液(10.0mg/L):準確吸取鉛標準儲備液(1000mg/L)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5+95)至刻度,混勻。

11 儀器和設備

注:所有玻璃器皿均需硝酸(1+5)浸泡過夜,用自來水反復沖洗,最后用水沖洗干凈。

11.1 原子吸收光譜儀:配火焰原子化器,附鉛空心陰極燈。

11.2 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1mg。

11.3 可調式電熱爐。

11.4 可調式電熱板。

12 分析步驟

12.1 試樣制備

同5.1。

12.2 試樣前處理

同5.2.1

12.3 測定

12.3.1 儀器參考條件

根據各自儀器性能調至最佳狀態。參考條件參見附錄C。

12.3.2 標準曲線的制作

分別吸取鉛標準使用液0mL、0.250mL、0.500mL、1.00mL、1.50mL和2.00mL(相當0μg、

2.50μg、5.00μg、10.0μg、15.0μg和20.0μg鉛)于125mL分液漏斗中,補加水至60mL。加2mL檸檬酸銨溶液(250g/L),溴百里酚藍水溶液(1g/L)3滴~5滴,用氨水溶液(1+1)調pH 至溶液由黃變藍,加硫酸銨溶液(300g/L)10mL,DDTC溶液(1g/L)10mL,搖勻。放置5min左右,加入10mL MIBK,劇烈振搖提取1min,靜置分層后,棄去水層,將MIBK 層放入10mL帶塞刻度管中,得到標準系列溶液。

將標準系列溶液按質量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導入火焰原子化器,原子化后測其吸光度值,以鉛的質量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

12.3.3 試樣溶液的測定

將試樣消化液及試劑空白溶液分別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補加水至60mL。加2mL檸檬酸銨溶液(250g/L),溴百里酚藍水溶液(1g/L)3滴~5滴,用氨水溶液(1+1)調pH 至溶液由黃變藍,加硫酸銨溶液(300g/L)10mL,DDTC溶液(1g/L)10mL,搖勻。放置5min左右,加入10mL MIBK,劇

烈振搖提取1min,靜置分層后,棄去水層,將MIBK層放入10mL帶塞刻度管中,得到試樣溶液和空白溶液。

將試樣溶液和空白溶液分別導入火焰原子化器,原子化后測其吸光度值,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13 分析結果的表述

試樣中鉛的含量按式(2)計算:

式中:

X ——試樣中鉛的含量,單位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

m1——試樣溶液中鉛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

m0——空白溶液中鉛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

m2——試樣稱樣量或移取體積,單位為克或毫升(g或mL)。

當鉛含量≥10.0mg/kg(或mg/L)時,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當鉛含量<10.0mg/kg(或mg/L)時,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4 精密度

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20%。

15 其他

以稱樣量0.5g(或0.5mL)計算,方法的檢出限為0.4mg/kg(或0.4mg/L),定量限為1.2mg/kg

(或1.2mg/L)。

第四法 二硫腙比色法

16 原理

試樣經消化后,在pH8.5~9.0時,鉛離子與二硫腙生成紅色絡合物,溶于。加入檸檬酸銨、和鹽酸羥胺等,防止鐵、銅、鋅等離子干擾。于波長510nm 處測定吸光度,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17 試劑和材料

除非另有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GB/T6682規定的三級水。

17.1 試劑

17.1.1 硝酸(HNO3):優級純。

17.1.2 高氯酸(HClO4):優級純。

17.1.3 氨水(NH3·H2O):優級純。

17.1.4 鹽酸(HCl):優級純。

17.1.5 酚紅(C19H14O5S)。

17.1.6 鹽酸羥胺(NH2OH·HCl)。

17.1.7 檸檬酸銨[C6H5O7(NH4)3]。

17.1.8 (KCN)。

17.1.9 (CH3Cl,不應含氧化物)。

17.1.10 二硫腙(C6H5NHNHCSN=NC6H5)。

17.1.11 乙醇(C2H5OH):優級純。

17.2 試劑配制

17.2.1 硝酸溶液(5+95):量取50mL硝酸,緩慢加入到950mL水中,混勻。

17.2.2 硝酸溶液(1+9):量取50mL硝酸,緩慢加入到450mL水中,混勻。

17.2.3 氨水溶液(1+1):量取100mL氨水,加入100mL水,混勻。

17.2.4 氨水溶液(1+99):量取10mL氨水,加入990mL水,混勻。

17.2.5 鹽酸溶液(1+1):量取100mL鹽酸,加入100mL水,混勻。

17.2.6 酚紅指示液(1g/L):稱取0.1g酚紅,用少量多次乙醇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勻。

17.2.7 二硫腙-溶液(0.5g/L):稱取0.5g二硫腙,用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混勻,保存于0℃~5℃下,必要時用下述方法純化。

稱取0.5g研細的二硫腙,溶于50mL中,如不全溶,可用濾紙過濾于250mL分液漏斗中,用氨水溶液(1+99)提取三次,每次100mL,將提取液用棉花過濾至500mL分液漏斗中,用鹽酸溶液(1+1)調至酸性,將沉淀出的二硫腙用提取2次~3次,每次20mL,合并層,用等量水洗滌兩次,棄去洗滌液,在50℃水浴上蒸去。精制的二硫腙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備用。

或將沉淀出的二硫腙用200mL、200mL、100mL提取三次,合并層為二硫腙-溶液。

17.2.8 鹽酸羥胺溶液(200g/L):稱20g鹽酸羥胺,加水溶解至50mL,加2滴酚紅指示液(1g/L),加氨水溶液(1+1),調pH 至8.5~9.0(由黃變紅,再多加2滴),用二硫腙-溶液(0.5g/L)提取至層綠色不變為止,再用洗二次,棄去層,水層加鹽酸溶液(1+1)至呈酸性,加水至100mL,混勻。

17.2.9 檸檬酸銨溶液(200g/L):稱取50g檸檬酸銨,溶于100mL水中,加2滴酚紅指示液(1g/L),加氨水溶液(1+1),調pH 至8.5~9.0,用二硫腙-溶液(0.5g/L)提取數次,每次10mL~20mL,至層綠色不變為止,棄去層,再用洗二次,每次5mL,棄去層,加水稀釋至250mL,混勻。

17.2.10 溶液(100g/L):稱取10g,用水溶解后稀釋至100mL,混勻。

17.2.11 二硫腙使用液:吸取1.0mL二硫腙-溶液(0.5g/L),加至10mL,混勻。用1cm 比色杯,以調節零點,于波長510nm 處測吸光度(A),用式(3)算出配制100mL二硫腙使用液(70%透光率)所需二硫腙-溶液(0.5g/L)的毫升數(V)。量取計算所得體積的二硫腙-溶液,用稀釋至100mL。

17.3 標準品

硝酸鉛[Pb(NO3)2,CAS號:10099-74-8]:純度>99.99%?;蚪泧艺J證并授予標準物質證書的一定濃度的鉛標準溶液。

17.4 標準溶液配制

同10.4。

18 儀器和設備

注:所有玻璃器皿均需硝酸(1+5)浸泡過夜,用自來水反復沖洗,最后用水沖洗干凈。

18.1 分光光度計。

18.2 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1mg。

18.3 可調式電熱爐。

18.4 可調式電熱板。

19 分析步驟

19.1 試樣制備

同5.1。

19.2 試樣前處理

同5.2.1。

19.3 測定

19.3.1 儀器參考條件

根據各自儀器性能調至最佳狀態。測定波長:510nm。

19.3.2 標準曲線的制作

吸取0mL、0.100mL、0.200mL、0.300mL、0.400mL 和0.500mL 鉛標準使用液(相當0μg、

1.00μg、2.00μg、3.00μg、4.00μg和5.00μg鉛)分別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硝酸溶液(5+95)至20mL。再各加2mL檸檬酸銨溶液(200g/L),1mL鹽酸羥胺溶液(200g/L)和2滴酚紅指示液(1g/L),用氨水溶液(1+1)調至紅色,再各加2mL溶液(100g/L),混勻。各加5mL二硫腙使用液,劇烈振搖1min,靜置分層后,層經脫脂棉濾入1cm 比色杯中,以調節零點于波長510nm 處測吸光度,以鉛的質量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

19.3.3 試樣溶液的測定

將試樣溶液及空白溶液分別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硝酸溶液至20mL。于消解液及試劑空白液中各加2 mL 檸檬酸銨溶液(200g/L),1 mL 鹽酸羥胺溶液(200g/L)和2 滴酚紅指示液(1g/L),用氨水溶液(1+1)調至紅色,再各加2mL溶液(100g/L),混勻。各加5mL二硫腙使用液,劇烈振搖1min,靜置分層后,層經脫脂棉濾入1cm 比色杯中,于波長510nm 處測吸光度,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20 分析結果的表述

同13。

21 精密度

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10%。

22 其他

以稱樣量0.5g(或0.5mL)計算,方法的檢出限為1mg/kg(或1mg/L),定量限為3mg/kg(或3mg/L)。

轉載自:http://www.xpl-hplc.com/enstyle/articleinfo_11761463.html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