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活著電影有感1000字、電影活著的經典臺詞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余華
我承認我看的小說《活著》,四個小時我看完了整本書。沒有寫下讀書筆記,因為文字太過平實不華麗,并且不愿意停下來去寫。但是我仿佛看了一場電影。一場讓我忍不住眼淚的電影。
這本書的名字沒有吸引住我,當作為共讀書目時我有些不理解,但是我能接受。因為安麗敏老師推薦的我相信有她的理由。翻開來,先看了簡介,得知其被翻譯成38種語言,在37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我想它一定存在某種價值。收拾干凈書桌,攤開筆記本。鄭重開啟我的閱讀。
“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當名叫福貴的老人對著名叫福貴的牛說這些的時候,我覺得有些可笑,心中卻有隱隱不安。
而后開啟福貴的一生。一個滄桑黝黑的農村老人在腦海里出現,他在講著自己的故事,卻那么坦然,仿佛在說別人的故事。一個不學無術的“少爺”將自己原本富裕的家通過“勤勞的雙手”拱手讓給“龍二”,他才真正開始活著并且有了他的“福貴”一生。
少年時期,雖然年少無知,仗著自己的少爺身份,欺負傭人,侮辱私塾先生,但是仍然能夠看出他和家人心中還有良知,他的所為不過是頑劣的小孩子的惡作劇罷了。
結婚以后,他依然缺少管教,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最后終于“作”敗了所有家產。他的父親一命嗚呼。臨終前用幾擔子銅錢讓他明白了之后的生活要靠他一肩挑起,并且這個過程一定是很艱辛的。這是父親對兒子最后的囑托。
而后他經歷了抓壯丁,在戰場上看到過多生死,對家庭的思念和生死經歷讓他更明白“活著”的重要性。遇到解放軍,他選擇保命回家。到家之后真正感覺到有“家”真好。然后守著自己的家人過起平凡又苦難的生活。
他的平凡是因為他經歷的是大多數那個年代中國老百姓都經歷的,他的苦難不幸是因為仿佛所有的苦難穿成串,依次走向他那個茅草屋的家。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個家,一次次面臨絕境。仿佛能看到田邊那方草屋在狂風中搖曳卻總不倒下,因為絕境從沒有壓垮他---命中自帶福貴的“福貴”。
福貴一生一直為自己堅強活著,不為其他。無論他經歷了什么,他都堅定自己活下去的信念。他生命中出現的兒子、女兒、愛人、女婿、外孫。一個個愛他的和他愛的人離他而去。這些人都是他傾注了心去愛的。在他們相依為命的日子里一起經歷苦難,一起咀嚼偶爾的一點幸福。他們的逝去福貴不會無動于衷。包括他生命中出現的老全和春生。這些人曾經鮮活地在他面前。而某一天,冰冷得離去,福貴還要咬咬牙,抬起頭,努力和留下的人一起活著…
活著,真難!我們面對生活的苦,經常這樣告訴自己。有的人說說而已,然后選擇像福貴一樣活著。有的人,選擇自己最輕松的方式---死亡。
活著就如同做一張試卷??技案竦拈_心地回憶學習過程中的苦樂和答卷差點不及格的驚險??疾患案竦目赡芫桶言嚲須У?,不愿再提。從此封閉自己或者放棄自己。
活著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堅持,我們看了福貴的故事就知道了。人生需要背負的太多。人生相伴也有許多。我們該怎樣對待?怨天尤人?自怨自艾?還是選擇面對并且戰勝命運?
福貴和他的老牛堅強地活著。福貴對他生命中遇到的所有,沒有抱怨,隨著年歲增長,他越來越珍惜,感恩。他和老牛相依為命,生命中的親人,陪著他和牛,永遠住在他心里。
生命是在一次次的突圍中再生的。每一個太陽的升起又落下,都是人沖破自我的一種催促。陽光下,你容貌是這樣的,到了月色里,你已是另一個嶄新的自己。
如何活著?!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