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買特斯拉還是寶馬(30萬買特斯拉還是寶馬奔馳)
對于日漸年輕化的市場需求,各大車企也是絞盡了腦汁為旗下車型注入更多迎合年輕一代的元素,而其中最有效的當屬“運動氣質”,如果你手握33萬想選擇一臺偏向運動化的車型,那Model3和寶馬3系一定是你繞不開的兩個選項,今天我們就以32.99萬的Model3 2022款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和33.99萬的寶馬3系2023款325i M運動曜夜套裝為例,來看看到底哪款車型更值得推薦。(以下簡稱Model 3和寶馬3系)
外觀對比:前衛VS運動
Model 3以其前衛的設計被車界視作未來的象征,鯰魚式的前包圍造型加上上挑的大燈造型,讓它具有了更為純粹的運動化觀感,更少元素的加入也增加了簡潔大氣的觀感,車側加入了溜背車身設計,配合上揚的裙線和腰線搭配,為車側帶來了更加直接的運動俯沖感,車尾的鴨尾造型和楔形的尾燈均采用了熏黑處理,后包圍通過外擴的設計彰顯出更強的力量感。
寶馬3系對家族化的格柵尺寸進行了加大,并整體換為了蜂窩結構,犀利的拐角大燈與格柵融合,前唇上方的蜂窩散熱格柵搭配兩側“L型”導流槽,帶來了更強的視覺沖擊感,車身帶有略向上揚的腰線搭配,精干的車側更加彰顯出寶馬的運動基因,熏黑的尾燈內部采用寬扁的“L型”燈帶,除了鴨尾擾流板,車底也加入了雙出排氣和擴散器護板。
內飾對比:簡約VS科技
特斯拉的內飾設計同樣保持了極簡化的氣質,就連傳統的儀表臺都完全取消,駕駛員前側空蕩蕩的中控臺需要用戶花些時間適應,車內所有的顯示和調節功能都集中在了15英寸的懸浮中控屏上,它就像一個大尺寸的pad,觸控操作的響應速度極快,內置的多功能車機,除了包含GPS和多媒體應用之外,還帶有車聯網和4G網絡。純視覺技術路線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也可為行車過程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寶馬3系中控臺整體依然有著偏向駕駛員一側的布局,車內最大的亮點便是采用了12.3英寸+14.9英寸的一體化曲面屏,相比以往寶馬的設計更顯科技,中控臺加入了更多烤漆+鍍鉻的組合,給人一種冰冷的工業風。全新的iDrive 8智聯系統,不僅支持OTA升級,還擁有實時GPS、多媒體功能、CarPlay、CarLife等功能,更可以通過語音控制實現操作。
空間對比:不相伯仲
定位為中型車的Model3車身尺寸為4694*1850*1443mm,軸距為2875mm,一體式的造型更能激發出內內的運動氣質,但兩側的護翼和坐墊并不能提供較為出色的包裹感,座椅內部填充軟硬適中,后排并沒有配備中央頭枕,略微影響了中間乘客的舒適度。649L的后備廂容積同級中較為出色,20/24/28英寸多個行李箱可輕松裝下。
寶馬3系則有著4728*1827*1452mm的車身尺寸和2851mm軸距,整體參數表現和Model3不相伯仲,寶馬3系的座椅相比Model3更具運動感,不僅前排加入了腿托,同時側翼也更顯寬大,后排坐墊帶有更強的陷入感,雖然配有中央頭枕,但由于地臺凸起過高,從而影響了乘客的舒適度。后備廂內同樣可容納20/24/28英寸行李箱,兩側還加入了單獨的小型儲物格。
動力對比:強勁VS沉穩
特斯拉Model3采用了雙電機搭配,前后分別擁有137kW和220kW的最大功率,總功率達到了357kW(486Ps),最大扭矩為659N·m,強勁的動力儲備能讓整臺車在3.3秒完成破百,電池部分采用了來自LG的78.4kWh的三元鋰電池組,可提供675km的CLTC純電續航,雙叉臂加多連桿的懸架組合更偏向運動化的調校,能在快速過彎和變線時提供更強的支撐。
寶馬3系則搭載中功率B48 2.0T發動機,有著135kW(184Ps)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最大扭矩,匹配ZF的8AT變速箱,雖然寶馬3系在動力參數上相比Model3差了一大截,但更偏運動化的調校下,整體動力的輸出并不拖沓,8AT也保證了足夠的平順性。寶馬3系的底盤調校同級領先,利落的濾振和更沉穩的整體感都讓寶馬3系的駕駛極限更高。
養車成本對比:Model3省錢
Model3在保養周期上相比燃油車型更長,20000km才進行的首保主要對車輛進行一些常規檢查,同時更換空調濾芯和變速箱油,共計花費約1342.91元,綜合計算60000km時的常規保養總成本為2760.72元。
寶馬3系的保養周期相比Model3則更短,免費的首保在5000km時進行,主要更換車輛的機油和機濾,隨后每10000km進行一次保養,綜合計算6萬公里的常規保養總成本需8531元,遠高于Model3。
寫在最后
Model3與寶馬3系作為33萬左右最具運動氣質的兩款車型表現各有千秋,Model3的運動性主要集中在強勁的動力和更硬朗的底盤設定上,開上去的確更有駕駛樂趣,而寶馬3系的運動感則更多體現在外觀方面,動力和底盤的設定都更偏舒適性,另外兩車的養車成本也有所差異,電驅平臺的Model3更為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