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考試信息 > 正文

    月夜景色描寫100字,描寫月夜的優美段落摘抄

    厲鶚生于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初二日(1692年6月16日),祖籍慈溪,后遷居錢塘(今浙江杭州)。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靠兄長賣為生。他曾寄居佛門,后自己堅持不出家,刻苦讀書,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尤其愛好詩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厲鶚參加鄉試,被考官李紱錄取,贊嘆道:“此必詩人也!”。他隨后赴京參加會試,受到侍郎湯右曾的賞識,但未能中進士。

    厲鶚性格孤僻,不諳世事,但酷愛出游。他游覽了江浙山水,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他師法姜夔、史達祖、張炎等南宋詩人,被認為是浙西詞派的中堅人物。

    厲鶚與周京、金志章、符曾、金農等文人結為密友,常常在一起作文字之會,賦詩為樂。他還與馬曰琯、馬曰璐兄弟交好,客居其小玲瓏山館,閱讀了大量的宋人文集,并撰寫了《宋詩紀事》100卷。

    雍正九年(1731年),厲鶚受聘參與修《浙江通志》,并貢獻了不少考證和注釋。

    乾隆元年(1736年),厲鶚被浙江總督程元章舉薦為博學鴻詞,再次赴京應試。但因誤將論寫在詩前而落第。他對此并不在意,說道:“吾本無宦情,今得遂幽慵之性,菽水以奉老親,薄愿畢矣?!?。

    乾隆六年(1741年),厲鶚的愛姬朱滿娘去世。此后,他身體日漸衰敗,患有肺病、齒痛等疾。他的生活靠朋友們饋贈、補助維持。馬曰琯(guǎn)還資助他再次納妾劉姬,但劉姬不安于貧困而離去。

    乾隆十七年(1752年),厲鶚去世,享年六十一歲。

    月夜景色描寫100字,描寫月夜的優美段落摘抄

    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

    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

    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

    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香界是指佛寺,澗曲是指山澗彎曲。這里用了白色來表現月光的皎潔和佛寺的清凈,也暗示了季節和氣溫。澗曲寺門通,形容山水與佛寺的和諧融合,也顯示了詩人對佛教的敬仰。

    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 月亮高懸在眾多山峰之上,泉水在紛亂的落葉中流淌。眾峰是指靈隱寺周圍的北高峰、南高峰、飛來峰等山峰。這里用了對比手法,把高遠的月亮和低近的泉水相對照,把靜止的山峰和流動的落葉相對照,形成了一幅動靜相宜、遠近相映的畫面。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敏銳感受。

    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一盞長明燈襯出萬物俱息,孤獨的擊磬聲彌漫四方天空。一燈是指佛殿中的長明燈,群動息是指萬物都歸于沉寂,孤磬是指僧人夜里誦經時敲擊的鳴器,四天是指四方天空。這里用了對比和擬人手法,把明亮的燈光和黑暗的夜色相對照,把清脆的磬聲和寂靜的空氣相對照,把有生命的僧人和無生命的物體相對照,形成了一種孤獨而神圣、冷清而莊嚴的氛圍。也反映了詩人對佛教修行者的敬佩和同情。

    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 詩人歸途中擔心遇見老虎,況且聽到巖石下的風聲。畏逢虎是指山林中常有老虎出沒,巖下風是指從巖石縫隙中吹出來的風聲。這里用了設問和夸張手法,把危險和恐懼放大,把風聲當作虎聲來聽,形成了一種驚悚而悲涼、無奈而無助的情緒。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艱難和社會黑暗的不滿和抱怨。

    這首詩描寫了杭州靈隱寺月夜景色,并以景托情,抒發了詩人孤獨惆悵、處境難耐、心境空寂、理想遙遠等復雜而深沉的情感。詩中營造了一種清冷而幽邃、空寂而神圣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佛教的敬仰和對自然的熱愛,也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音律和諧而富有節奏,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入山已三日,登頓遂真賞。

    霜磴滑難踐,陽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滅眾聞,百泉同一響。

    蔽谷境盡幽,躋顛矚始爽。

    小閣俯江湖,目極但莽蒼。

    坐深香出院,青靄落池上。

    永懷白侍郎,愿言脫塵鞅。

    入山已三日,登頓遂真賞。詩人進入山中已有三天,終于登上了韜光寺的最高處,實現了他真心游賞的愿望。登頓是登臨的意思,真賞是真心游賞的意思。這表明詩人對這個地方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期待,不是一時興起或隨便游玩。

    霜磴(dèng)滑難踐,陽崖曦乍晃。寫詩人登山的艱難和晨光的美麗。霜磴是鋪霜的石階,滑難踐是濕滑難行的意思。陽崖是向陽的山崖,曦是晨光,乍是正,晃是閃耀。這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追求高遠的精神,也描繪了晨光透過云霧,在山崖上晃動的美景。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詩人進入竹林深處,被清冷的翠綠所吸引。穿漏是穿通的意思,深竹光是竹林深處的光線,冷翠是清冷的青翠色,孤往是獨自前往的意思。

    冥搜滅眾聞,百泉同一響。詩人在密林中探尋幽深之處,聽到清泉的聲音。冥搜是探尋幽深區域的意思,滅眾聞是消失各種聲響的意思,百泉是眾多泉水的意思,同一響是同樣響亮的意思。

    蔽谷境盡幽,躋顛矚始爽。詩人從山谷中登上山頂,眺望四方。蔽谷是被樹林遮掩著的山谷,境盡幽是景色盡是清幽之意,躋顛是登上山頂之意,矚是注視之意,始爽是才覺得清爽明朗之意。

    小閣俯江湖,目極但莽蒼。詩人在韜光寺小閣中俯視錢塘江和西湖,看到一片迷?;煦?。小閣是韜光寺的小閣樓,俯是俯視之意,江湖是指錢塘江和西湖,目極是目光所及之意,但是只的意思,莽蒼是迷?;煦绲囊馑?。

    坐深香出院,青靄落池上。詩人久坐小閣中,感受寺院中的香氣和山間的青煙。坐深是久坐之意,香出院是指寺院中飄出的香氣,青靄是青色的煙氣,落池上是指散落在池水上的意思。

    永懷白侍郎,愿言脫塵鞅。白侍郎是指白居易,他曾任刑部侍郎。愿言是語助詞,沒有實際意義。脫塵鞅是擺脫塵世束縛的意思,鞅是套在馬頸上的皮帶。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白居易的敬仰和懷念,也反映了他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厭倦。

    這首詩是厲鶚游覽韜光寺后所作,以寫景為主,以抒情為輔,描繪了從山下到山頂不同層次的景色和感受,展現了他對自然山水的賞析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白居易的懷念和對清高獨立的追求,體現了他高潔超脫的人格魅力。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影。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出郭是指離開城市,曉色微是指天剛亮,還有些暗淡。臨水是指站在湖邊,人意靜是指心情平靜。這表現了詩人遠離塵囂,尋找清靜的愿望。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這水上寒霧生是指湖面上升起了冷霧,彌漫與天永是指霧氣濃密,和天空相連。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折葦動有聲是指湖邊的蘆葦被風吹動,發出沙沙的聲音。遙山淡無影是指遠處的山巒因為霧氣遮擋,看不清楚。

    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zé)艋(měng)。稍見初日開是指太陽剛剛露出一點光芒,三兩列舴艋是指有幾艘小船在湖上行駛。舴艋是一種小型的木船。

    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影。安得是怎能,學野鳧是指模仿野鴨,泛泛逐清影是指隨意地追隨水中的倒影。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以清晨到達湖邊為背景,描寫了湖上的景色和氣氛,反映了詩人遠離塵囂,尋找清靜和自由的心境。詩中運用了細致的觀察和生動的比喻,語言簡潔而優美,形象而富有情趣。

    石勢渾如掠水飛,漁罾絕壁掛清暉。

    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石勢渾如掠水飛,漁罾(zēng)絕壁掛清暉。寫燕子磯的形態和周圍的景物。石勢渾如掠水飛,形容燕子磯突兀于江中,如同展翅飛掠的燕子,氣勢雄偉。漁罾絕壁掛清暉,形容江邊的漁民將漁網掛在懸崖上晾曬,映著陽光閃閃發光,增添了一抹生動的色彩。

    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俯江亭上何人坐?詩人看到江邊有一座俯江亭,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人,也許是一些游客或者文人墨客,也許是空無一人??次冶庵弁湮?,詩人自己則乘著一只小船,在江上遠望燕子磯的輪廓,隱約可見一片翠色。詩人的心境顯得孤寂而高遠,與江上的景色相呼應。

    這首詩以燕子磯為題,寫出了詩人乘舟江上的所見所思。詩人用生動的比喻和細致的描寫,展現了長江三大名磯之首的壯麗風貌,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孤寂和超然的情懷。詩中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

    水落山寒處,盈盈記踏春。

    朱欄今已朽,何況倚欄人。

    水落山寒處,盈盈記踏春。這兩句寫詩人登上湖樓,眺望西湖的景色,見到泉水飄散在幽冷的山澗,勾起了他和滿娘當年一起踏春的美好回憶。水落是指樹葉掉落,寓意春去秋來,時光流逝。盈盈是形容滿娘的美麗姿態,也暗含了詩人的眷戀之情。這兩句由當前的凄清景色,引出往日的歡樂記憶,形成了一種對比和反襯。

    朱欄今已朽,何況倚欄人。這兩句寫詩人看到湖樓的雕漆欄桿已經斑剝朽爛,由此聯想到滿娘也已經去世,發出了深沉的嘆息。朱欄是指紅色的欄桿,也是滿娘曾經憑倚過的地方,有象征意味。何況是一種反問和感慨的語氣,表示物尚如此,人更何堪。這兩句由眼前所見的湖樓朽敗,以景托情,道出詩人此時的心境,表現了世事盛衰,人生易老的深刻感悟。

    這首詩用典雅簡潔的語言,寫出了詩人對亡妾的深情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哲理思考。詩中采用了倒敘、對比、象征等手法,使得詩意曲折回環,含蓄委婉,情味雋永。詩中還借用了蘇軾《法惠寺橫翠閣》中“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的名句,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韻味。

    厲鶚的詩以寫山水為主,素有“十詩九山水”之稱。他游覽了江浙山水,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他的山水詩清麗飄逸,幽寂冷峭,富有南宋風韻。他的詩師法宋人,尤其是姜夔、史達祖、張炎等南宋詩人,被認為是浙西詞派的中堅人物。他在詩歌的形式和內容上都繼承和發展了宋人的傳統,注重清雅、婉約、淡冷的風格。

    厲鶚的詩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他對社會現實不滿,對自由生活向往,對古代高尚隱士敬仰,對文化與文學熱愛。他的詩中常常流露出孤傲、清高、悲涼、懷古的情緒。他的詩在藝術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他善于運用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歌富有想象力和意境。他還善于借用古典典故和歷史故事來增加詩歌的內涵和深度。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