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備課工作總結和集體反思_集體備課活動小結
當前,一些學校在組織、引導教師集體備課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確立了各具特色的集體備課模式,為規范備課,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理論指導的不足和教師實際操作過程中求簡甚至是應付思想的影響,集體備課出現了一些偏向和“走樣”。針對這些偏向和“走樣”,結合語文學科教學特點和個人參與集體備課的實踐,現就語文集體備課模式的建構作如下思考和探討:
一、對當前語文集體備課模式建構問題的思考
當前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1.集體備課成了眾多教師的“教案之和”;2.集體備課成了骨干教師個人見解的“一家之言”;3.集體備課成了魚龍混雜的“網上資料的拼盤”4.集體備課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式教學”。其表現是走或“個性”或“統一”、或“獨創”或“整合”的極端,其實質是對“減輕教師負擔”的片面追求,是為塑造教研“亮點”的刻意追求。
這些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現在:1.忽視了集體備課中的資源整合;2.抹殺了集體備課中的個性特色;3.淡化了集體備課中的同伴互助;4.弱化了集體備課中的整體提高??偟恼f來,就是喪失了集體備課在語文教學中應有的實效性。如果上述弊端在今后的教學中得不到糾正,那么所謂的集體備課不管其形式如何花俏,內容多么充實,終歸只是毫無實用價值的滿紙虛言,對優化課堂教學,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毫無意義。
二、對語文集體備課模式建構相關問題的探討
(一)集體備課的基本內涵
1.從傳統備課意義角度看,它包含了備大綱(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從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實踐角度來說,它還應包括集體研討、個性備課和課后反思。
3.更新的備課觀認為“教案,下課后才完成的故事”。因此從集體備課的更為科學的角度來說,其內涵還應包括課堂教學中的個性施教。
(二)語文集體備課模式構建中必須落實的幾個基本環節
基于以上對集體備課基本內涵的探討,聯系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認為集體備課模式應該在重視研討,強調反思的基礎上充分彰顯教師的個性特色。因此語文學科的集體備課應落實好以下六個基本環節:
1.分工定位:備課組長應組織全組成員,制訂好一學期的學科教學計劃,統一思想,明確要求,確定好切實可選用的教學模式,確定好集體研討的時間和地點。要按能力及個性特長確定好相關備課內容的中心發言人,作重點研究,求重點突破。如愛好古典文學,文言文功底深厚、研究深入的教師可選作文言文部分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以此實現備課研究任務配置的優化。
2.中心發言:中心發言人依所分的單元或具體課文,按課程標準的要求,做好扎實的教材、學情研究,就所研究的情況拿出科學的備課方案。該備課方案包括教學模式、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確定;包括目標達成、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的設想;包括教學程序、教學方法的安排;包括課堂練習、合作探究的設計。上述內容必須形成文字材料,以便集體研討時闡述。
3.集體研討:在中心發言人就備課內容作出個人重點研究后的相關闡述后,備課組各成員作補充性、訂正性、提高性的研討,集中集體智慧,修正、完善中心發言人的個體方案。集體研討過程中,必須就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程序、教學方法達成基本的共識。
4.個性備課:集體研討形成一定的共識后,各教師還必須依據個人教學個性、本班學生實際,在體現集體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備課,拿出切實可行的可供具體操作或參照的教學設計(教案)。
5.個性施教:各教師在集體研討和個性備課的基礎上,展開個性化的課堂教學實踐,實踐中必須認真作好備注和教學反思。
6.教學反思:這里的教學反思包括個性反思和集體反思。個性反思中,要善于總結自己在集體備課思路下的個性備課、個性施教中的成功與不足,尋求個人教學從自我調節走向自我完善。在對上次集體備課進行集體反思時,全體組員應就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作出整體評價,重點是反思共性的問題,整改今后的集體備課,實現集體備課與個性備課,集體備課與個性施教的進一步優化。
(三)集體備課的多元評價
集體備課的評價應包括集體備課評價和個性備課評價、個性施教評價三塊,評價的途徑應該是學生評價、自我評價和學校評價三結合。
1.學生評價:主要針對教師的個性施教,方式是教師主動征求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以便更進一步提高自我評價的客觀性。
2.自我評價:包括教師個體對自己的個性備課、個性施教和集體研討作出相應的評價,還包括備課組所有成員對集體備課進行綜合評價,此評價在個性反思和集體反思過程中完成。
3.學校評價:
(1)對集體備課評價:在每月一次的備教批輔工作檢查后,對語文備課組進行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集體研討情況和各教師的個性備課,從科學性、實效性和創新度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評價,此評價主要針對備課組。
(2)對個性備課(教案)評價:在每月一次的備教批輔工作檢查后,對教師的個性備課的科學性、實效性、創新度及個性反思的針對性、科學性作出評價。另外還要對個性備課與集體研討達成的共識是否保持一致作出相應的評價。此評價既是對個人備課的評價,又作為語文學科組集體備課的評價依據。
(3)個性施教的評價:
①隨堂聽評。評價重點是集體備課思路和個性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落實和科學調整情況,要就實際效果給出等級評價。
②教學競賽。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教學競賽,通過橫向比較,對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給出量化評價;通過縱向比較,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度給出等級評價。
集體備課對語文教師而言,它提供了一個寬松的交流、研討、成長平臺。對語文教學而言,它能有效地優化教學設計,整合集體智慧,磨煉個性特色,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實效。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還需要對它作更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使其不斷得到完善,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