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年齡,義務教育年齡范圍
我們知道,孩子都要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上學對于學生是新起點,將要開啟新的篇章,學生也對上學感到好奇,背上嶄新的書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課、玩游戲……
教育應該秉持公平的原則,教育部門對小學生上學的年齡,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學生的生日在8月31日之前,當年秋季就能上學了,晚于8月31日,就要再等一年。
一些家長認為不公平,9月1日以后出生的寶寶,要多等一年的時間,一樣的年齡,卻要因出生日期晚上一年,有點太晚了。
也有的家長認為,晚一年上學,學生的心智相對要成熟,對于其他年齡小的學生,有點不公平,應該同一年出生的學生,不管出生日期是什么時候,一起上學才公平。
于是,就有這樣的傳言,小學的入學年齡要進行調整了,可能隨了家長的心意,只要滿6周歲就能報名,這是真的嗎?看看官方的答復。
其實,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晚上學,本來就是貪玩的年紀,難以坐得住板凳,注意力也難集中,大部分心思都在玩上,學習也學不進去多少。
晚上一年學,學生比較能安靜在教室上課,不然,經常有一年級學生,上課沒幾分鐘,就想要上廁所,甚至還尿褲子,對學生的身心也造成了不好影響。
小學階段對學生太重要了,不少學生對學習沒興趣,和剛上學的經歷有一些關系,發生了比較難堪的事情,年齡小不知道怎么表達,家長又不清楚,時間久了會產生厭學情緒。
當得知小學入學年齡要有變化,滿6周歲不看出生日就能報名,家長們也是喜憂參半,此消息也引起教育相關部門注意。
官方的答復來了,上學的“入學年齡”根據當地情況而定,也就是說,沒有特別明確的要求,必須以出生日期為準,不是“一刀切”的政策,這或許是最合適的方案了。
可以這么理解,9月1日后出生的學生,如果家長覺得學生具備上學能力,想要提前上學,和學校、教育部門溝通后,也是可以報名的,門檻沒有卡死,家長們又是怎樣的看法?
學生是家庭的希望,家長的教育觀念也提高了,都不希望輸在起跑線上,早點上學,超越班級的同學,成績處于領先的位置,升學會占優勢,甚至一些家長,為了讓學生能早點上學,連生娃娃的日子,都要提前計算好,教育焦慮情況還是比較嚴重。
盡管成績很重要,但什么又都不比不上身心健康重要,家長又擔心能否適應,生活能力或許還沒擁有就去上學了,時刻惦記著。
家長內心很矛盾,是否要提前上學有些難選,每個學生的情況不一樣,家長要視情況而定,若是學生性格比較開朗,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都比較強,家長也很放心,選擇提前上學也可以。
假如學生性格內向,有些靦腆,不太喜歡與人打交道,對父母依賴性很強,比較敏感,晚上一年學要更好。
總的來說,晚一點上學要略好于提前上學,學生的心智更成熟,聽課認真,表現好一些,學生自己也更加有信心,會變得越來越好。
一般來說,晚上上學的學生,他們思維更為活躍,也比較能安心學習,已經比別人多玩了一年,心思也能收回來一些,對老師、家長講的話能夠理解,個人意識逐漸形成。
凡事皆有利弊,家長要再三權衡后再做決定,上學年齡沒有特定門檻,家長就更要考慮好,避免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
家長不要太焦慮,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管是早上學,還是晚上學,以后能否有好的成績,還是在于家長如何培養,學生自己怎么學的。
小學階段,家長不要太過于關注成績,知識比較簡單,小學生都比較聰明,成績相差不會太大,要多培養學習的興趣,以及好的學習習慣,等到上初中、高中,能夠后來居上,家長還能少操心。
適當的時候,選擇放手,讓學生去經歷、嘗試,遇到難題了,家長幫著一起想辦法,逐步建立學習的信心,學生會更有自信,成績提高或許就是時間問題了。
今日話題:小學生的“入學年齡”或不受時間限制,你對此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