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賬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2020年開年之初,一場新冠肺炎忽然來襲。疫情給生活帶來了許多改變,孩子們也感受著這些微妙的不一樣:出門必須帶口罩、不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在這個漫長的假期里,孩子可能會因為生活常規、外在環境的變化出現一些跟平時不同的行為表現,部分孩子可能出現害怕、焦慮、煩躁不安、精神倦怠等現象。作為家長,除了要關注孩子日常衛生防護外,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判斷哪些是正常的短期不適應,只有準確掌握孩子心理健康信息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
問題:孩子感到害怕怎么辦?
01
大人情緒穩定是前提
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尤其是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時期,家人情緒穩定就是孩子最好的強心劑。孩子通常會通過父母的情緒和反應來認識和看待世界,因此,父母的情緒越穩定,孩子受到的影響就越小,孩子才能建立起安全感
02
用兒童化的語言向孩子解釋疫情
幼兒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對于居家防疫,不能只是簡單地提出要求、命令,甚至嚇唬孩子。必須幫助他們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才能減少孩子的困惑以及由此帶來的情緒波動。
這個打亂了生活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新冠肺炎是什么樣的?可能是從哪里來的?會對人產生哪些影響?怎樣可以保護自己?這些問題要用孩子們可以理解的方式講解??梢越柚恍﹥炐憷L本,比如《為什么不能出門》、《溜達雞》等,和孩子一起學習、討論。
問題:孩子情緒焦慮怎么辦?
小貼士
01
運用同理心
肯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想法:每天呆在家里、不能出去玩,確實挺難受的,爸爸(媽媽)也跟你一樣,很想出去玩。等孩子情緒上稍平靜些時先來安慰孩子,與孩子進行溝通,鼓勵孩子傾訴,讓他感受、識別,同時自己鍛煉著平復下來,和孩子耐心的溝通、交流是首要措施。
02
運用疏泄法
可以通過繪畫、歌唱、閱讀等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幫助孩子們理解正在發生什么,疏導、宣泄并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轉移孩子對情緒的過度關注。
問題:孩子作息不規律,很任性怎么辦?
01
積極關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疫情后的防護依然重要,將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自然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例如鼓勵幼兒勤洗手,尤其是在打噴嚏、咳嗽、進食前后以及上洗手間之后;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衛生的保持、監督和維護中來。讓每一位幼兒理解,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就是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保障身體不受侵害的重要方式,形成受益終身的健康生活方式。
02
用心陪伴,共同制定計劃
親子陪伴是最好的心理疏導劑,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制定日常作息表,開展活動,引導幼兒做到規律有序生活。除此之外,還可以和孩子一起下廚,學做一道新菜、學一道甜品、一起搭積木等等。
來源:新華號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