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職教風采 > 正文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的三大領域

    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以布盧姆為代表的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在這個理論體系中,布魯姆等人將教學活動所要實現的整體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心理運動等三大領域,并從實現各個領域的最終目標出發,確定了一系列目標序列。

    01

    認知學習領域目標分類

    布魯姆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識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層次。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的三大領域

    02

    動作技能學習領域目標分類

    動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運用、發展和協調。在實驗課、體育課、職業培訓、軍事訓練等科目中,這常是主要的教學目標,1956年布盧姆等人在創立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時,僅意識到這一領域的存在,但未能制定出具體的目標體系。后來,辛普森(E.J.Simpson)等人提出了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第一個是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的分類系統。這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一種分類體系。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將動作技能目標分成下面所列的七級:

    第二個是哈羅(A.J.Harrow)于1972年提出的分類系統。哈羅把動作技能由低級到高級分為反射動作、基礎性動作、感知能力、體力、技能動作、有意交流。由于反射動作和基礎性動作是隨著身體發育而自然形成的,不是習得的技能,所以教學中不設定這兩方面的低層次的學習目標。其他四類較高層次的動作技能分別介紹如下:

    第三個是基布勒(R.J.Kibler)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分類系統?;祭仗岢鰬褎幼骷寄芊譃樗念悾?/p>

    這個分類系統將全身運動和細微協調動作加以區別,彌補了前述哈羅分類的不足。通常在闡明教學目標時,可先根據基布勒的分類,確定全身運動的技能目標,然后再逐步列出細微協調動作技能目標。

    03

    情感學習領域目標分類

    情感是人對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等。人的情感會影響人做出的行為選擇。情感學習對于形成或改變態度、提高鑒賞能力、更新價值觀念、培養高尚情操等密切相關。這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的情感反應更多的表現為一種內部心理過程,具有一定的內隱形和抽象性,因而這個領域的學習目標難以描述。1964年克拉斯伍等人制定了情感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他們依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情感領域的目標共分為五級:

    克拉斯伍等人的分類啟示我們,情感或態度的教學是一個價值標準不斷內化的過程。教師或教科書上所介紹的價值標準,對學生來說是外在的,學生必須經歷接受、反應和評價、組織等連續內化的過程,才能將它們轉化為自己信奉的內在價值。

    其次,情感或態度的教學不只是政治課或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各門學科也都包含這方面的任務,因為任何知識、技能或行為、習慣都不能離開一定的價值標準。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