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解(教育的理解追求及展望怎么寫)
教育為何?教育何為?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一直在思考:教育是為了什么,教育能給學生留下什么?《教育要給學生留下什么》這本書,對我而言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
《教育要給學生留下什么》是特級教師華應龍的作品,這是一本探討教育目的和方法的書籍,通過作者的教育經歷和思考,探討了教育的本質和目標,強調了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習興趣、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質疑和創造的能力。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推薦語中說:“華老師的文章是‘生活即研究’到‘研究即生活’?!边@本書的內容不僅適合數學老師讀,也適合所有教育工作者讀。
這是一部充滿智慧與熱情的教育著作。全書分為四輯:有滋有味教數學、教育要給學生留下什么、我的榜樣和合作伙伴、我這樣一路走來。每一篇文章都是對教育的“終極思考”,但沒有一篇是從理論到理論或者從理性到理性,它們大多起于教育教學甚或日常生活的細水微瀾、細枝末節,可謂風起萍末,卻又能引發人們久久不止的思考。
喚醒教育。書中說“教育的價值在于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包括傾聽別人的觀點,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追求真理,言行一致,正直、善良等等,我們要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擁有文化的‘全人’?!边@揭示了一名教師的職責——教育不能僅限于自己的學科知識,更要在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啟迪智慧,滋潤生命。在我的課堂上,每天會進行5分鐘思想教育,其中既有做人的道理,也有做事的原則。比如遇到檢測考試時抄襲的問題,我會給孩子們講我的個人經歷:剛上大學時,我和同學們為了考出好成績,經常在考試時打小抄,結果是越抄越考不出好成績。我們的輔導員發現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告訴我們,真正學會知識、擁有真才實學才是最重要的。老師跟我們說:“如果你們考不及格,老師給你們拿補考費補考?!备心钣谳o導員的真誠,后來我們聯名申請了無人監考的誠信教室。為著真實的目標去努力,每個人都用心學習,考試時無一作弊,竟然都通過了。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將心比心,我告訴孩子們檢測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找出之前學習的不足,查漏補缺,通過檢測,老師也可以及時幫助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教育孩子們誠實的重要性,勉勵他們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每一次改錯,考試無須和別人比,只需要做更好的自己。
書中的“喚醒教育”,是將學生的天性與靈魂視為等候被喚醒的“種子”,教師需要做的事就是為種子的蘇醒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土壤、水溫、營養、陽光等條件,一旦時機成熟,種子自己會破土而出,長出本應屬于他自己的模樣。被喚醒的孩子具有豐富而不可測度的生命潛能——對真、善、美的渴望,對知識、自由、希望和愛的追求,對自我能力與精神品質的不斷轉化與提升的內在需求。
化錯教學方法。華老師推薦的化錯教育非常實用,聽他的數學課,讀他的文章時,就了解到了化錯的重要性。書中說:“差錯能讓我們看到出現的問題,差錯能讓我們明確學習的任務,差錯能讓我們找到前進的方向,差錯能讓我們尋覓新的可能性,差錯能幫助我們養成凡事往好處想的思維習慣,差錯能幫助我們錘煉百折不撓的品格?!笔堑?,恩格斯曾說過“最好的學習是從差錯中學習”,我在自己的數學課堂上一直沿用著這個方法。用“錯得好”來讓學生搞清楚學習問題。
尊重和傾聽。書中說:“往低處流,我們才會真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學生被尊重的需要才能得到滿足;往低處流,我們才會想到要去看看學生那邊有什么風景,不再做摸象的盲人;往低處流,我們才會看到學生的發現,明白我的認識是對的,但與我不一樣的觀點不一定就錯;往低處流,我們才會真誠地欣賞和夸獎學生;往低處流,我們才會從善如流,從容地與學生一起行走?!蔽矣谜嫘暮妥鹬貙Υ恳粋€學生,每天寫教育日志,記錄下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的點滴,反思自己的不足,第二天去找學生聊天。我有一個“特別時光”記錄本,和孩子們談心談話,不聊學習,只聊“家常里短”,通過這樣的談話拉近師生的距離,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每一個學生,以愛育愛,讓我們的愛真正地流進學生的心田。
自我成長。華應龍老師在書中寫道:“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我們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我們需要認識自己,定位自己,我們需要成長自己、超越自己?!笔堑?,作為教師我們要學習,而且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信息時代的孩子們的腳步。
讀書是一劑良藥,通過讀書,不僅能開闊視野,學到很多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使我們的許多困惑變得豁然開朗。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華應龍先生認為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啟迪智慧,點化生命。我想,正是這樣的教育情懷一種超乎數學的大境界,讓他乃至他所帶領的團隊,演繹著一個又一個生動的課堂故事。華應龍先生以其深厚的教育素養,對教育的本質、目標、手段和效果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新性的觀點。這部富有思考性和實踐性的教育讀物,對于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關心教育的人們來說,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作者:劉仁芳 編輯:徐征 校對:楊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