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裝管裝教育教案-愛裝管裝教育教案涉槍涉彈方面內容
第2課時 合理利用網絡
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網絡的利與弊,學會利用網絡優勢正確上網。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網絡生活方式。
2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鏈接視頻——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先觀看視頻,再談談感受。
通過上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網絡有利也有弊,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課第2課時:合理利用網絡,學會如何正確地讓網絡為我們更好地服務。
二、新課講授
活動一:小軍的一天(多媒體展示材料)
設計意圖:在信息化時代,面對各種媒介信息,如何選擇、理解和評判,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通過本活動,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媒介素養,進而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
自從有了網絡,小軍忙了起來:天氣預報覺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來,小學的知識很好,收藏起來;誰整理的古代詩詞很好,收藏起來;這么美的圖片,收藏起來;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來,初中的物理、化學、數學知識,收藏起來……在小軍的生活中,“收藏”成為主要方式。
1.初中生小軍這一天忙不忙?(學生討論回答)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小軍之所以這么忙碌,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媒介素養,沒有學會“信息節食”。不能辨別信息,大量有價值和無價值的網絡信息讓小軍應接不暇。網絡影響了他的生活。
3.展示圖片(多媒體展示圖片)
4.你有沒有遇到過以下的問題?當時的心理感受怎么樣?怎樣避免再出現這種問題?(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沉迷于網絡會耽誤學業,影響身心健康。中學生要學會自主掌握和分配時間,適當使用網絡,杜絕網癮。
活動二:“謠言”來了(多媒體展示材料)
設計意圖:網絡謠言雖層出不窮,但謠言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通過此活動,培養學生辨別網絡謠言的能力,減少信謠傳謠的行為。
材料一:柑橘蛆蟲事件
“告訴家人、同學、朋友暫時別吃橘子!今年廣元的橘子在剝了皮后的白須上發現小蛆狀的病蟲。四川埋了一大批,還撒了石灰……”2008年的一條短信這樣說。自2008年10月下旬起,它導致了一場危機:僅次于蘋果的中國第二大水果柑橘--嚴重滯銷。損失或達15億元。21日,四川省農業廳對此事件辟謠,稱傳言不實。
材料二:“爆炸謠言”導致江蘇鹽城群眾大逃亡和部分民眾遇難
2011年2月10日凌晨2時許,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有人傳言,陳家港化工園區大和化工企業要發生爆炸,導致陳家港、雙港等鎮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陸續產生恐慌情緒,并離家外出,引發多起車禍,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傷。響水縣公安部門于10日下午4時初步確定并抓獲此案件的謠言來源者劉某。
1.面對網絡謠言,我們應該怎么做?
提示:讓謠言止于智者。
2.如何處理不良信息?
提示:生活中網絡傳播的各種信息很多,今天某地發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將發生什么事。我們要學會辨別,不要被謠言左右,成為謠言的傳聲筒。
教師小結:(1)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2)自覺抵制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
活動三:利用網絡罵人行不行(多媒體展示材料)
王某與張某同住一個村鎮,因生活瑣事導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發生口角糾紛。2016年8月,張某在網上注冊了一個“陌陌號”,并通過該“陌陌號”發表動態信息辱罵王某。第三天,該信息被他人發現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民警經調查核實,張某確實通過互聯網使用污穢語言辱罵了王某,就依法對張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處罰。王某認為張某的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將張某告上法院,請求判令張某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萬元。
1.張某受到處罰,給我們什么警示?
提示:網絡也要遵守規則,有道德規則,也有法律規則,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
教師小結:網絡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
2.展示圖片
3.分析上面圖片的表現,談談為什么會被禁止。
提示:左圖是利用網絡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所以被法律禁止。右圖是利用網絡攻擊他人網絡,是違法的,所以被法律禁止。
活動一:網絡開啟一扇門——建言獻策(多媒體展示材料)
2017年4月12日,太原市試點建設的首個專為老百姓排難解憂的互聯網平臺——迎澤區服務群眾工作信息系統正式上線,這意味著迎澤區在城市和社會管理方面向“互聯網+”邁進了一大步。過去市民跑腿才能解決的小事兒,如今通過電腦網頁、微信、QQ、手機APP、電話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網絡平臺,使之得到快速解決。
1.材料反映了一個什么現象?
提示: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網絡給老百姓開通了解決困難的平臺。太原市能夠正確運用網絡。
2.這一現象對于我們利用網絡有什么啟示?
提示: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積極利用網絡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教師小結: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就身邊的一些公共事務向有關部門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表達我們的訴求,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活動二:網絡助力張遠坤的愿望(多媒體展示材料)
張遠坤大學畢業后,來到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塔什米里克鄉庫納巴扎小學支教。當他看到學生們大冬天的還在接自來水管的涼水喝,冬裝只是把四件夏裝穿在身上時,就想到通過募捐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短短三天時間,愛心人士送來了約70公斤的物資。第一次活動就收到了這么好的效果,出乎張遠坤和學校的意料。隨后,張遠坤把目光投向了學校的運動場地。希望通過網絡募捐的方式,將募集到的善款建一個運動場,并購買籃球架、單雙杠、球類等體育器材,豐富學校的體育運動。
張遠坤的事例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提示:張遠坤利用網絡募捐,解決所在學校學生的困難。他能夠正確地運用網絡,傳遞了網絡正能量。
教師總結:我們要在網絡傳播正能量。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過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養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
三、課堂總結
可以說今天的生活即網絡生活,我們處于現實與虛擬之中,我們不僅要遵守現實社會的規則,更要遵守虛擬世界即網絡世界的規則,讓網絡為我所用,不要我為網絡所困;讓網絡助力生活,推動社會發展,不要讓生活困于網絡,不要讓社會受阻于網絡。
3板書設計
4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主要是學生通過對網絡的了解,學會正確運用網絡,從而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傮w教案設計能夠符合學生的需要,貼近教材,正確處理了教學難點,較好地解決了教材的重點。但沒有能夠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沒有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僅僅是在現有材料的基礎上了解了教材內容。因此今后的教學過程,不僅要利用教材,更要利用現實資料和學生的自身實踐,更大限度地實現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