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職業教育中等專業學校、曹縣職業教育中等專業學校是公辦嗎
文|孫智敏
曹縣梁堤頭中等職業學校位于曹縣梁堤頭鎮駐地東南5公里,鄭莊寨和張王莊之間,南靠黃河故道,原名曹縣梁堤頭農業中學,創辦于1958年8月,1978年被教育部定為全國二十所重點中學之一(1978年1月11日,教育部發出通知,山東梁堤頭農業中學為教育部確定的二十所重點學校之一。),1995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職業中專。
學校校園面積33330平方米,總建筑面5360平方米,實驗實訓場所占地面積24276平方米。另有校田1000余畝。
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以多種文字,將其辦學經驗發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以推廣。1972年毛主席稱贊梁農是“農業中學一面旗幟”,全國各學校學習“梁堤頭農中”經驗,進一步開門辦學。
1975年10月21日至11月16日,菏澤地區中等學校教育革命現場會在曹縣梁堤頭農中召開。
1979年10月30日,菏澤地區教育局在梁堤頭農業中學召開全區農中現場經驗交流會。
1982年教育部部長到曹縣梁堤頭農業中學視察。
曹縣梁堤頭農業中學
1958年大躍進中,人民公社紛紛成立紅專學校。曹縣梁堤頭人民公社黨委責成員民辦教師郭稼成辦一所紅專學校(1959年改紅專學校為農業中學),郭成經過一番詳細勘察,決定把校址設在黃同故道的荒沙灘。這片茫?;臑┦翘旌灯瘘S沙,澇天出蛤蟆,但郭稼成認為艱苦的環境,正是建校創業,鍛煉師生意志的好地方。1958年8月他便帶領4名教師,60名學生,用小土車推著教學用品和生產工具,開進了荒沙灘。
建校開始了,師生們用鐵鍬、抓鉤削平了沙丘,拔來了茅草,起了地窖,果核,育樹苗,栽上了楊柳、槐樹、桐樹和各種果樹,造成了道道防風林。他們開墾荒地種上了小麥、玉米,地瓜、蔬菜。教學缺乏經費,他們就組織學生利用星期天和課余時間,搞堿地熬硝、淋鹽,到黃河故道部隊打靶場撿彈殼,割青草曬干賣錢。師生奮戰一冬春,積累資金800多元,到1962年,他們戰勝一場暴風雨之后,新蓋起6間瓦房,添置30套桌凳和一批新教具,還購買7匹馬。
1958至1965年,共招收6個班,學生360人,其中女生98名,教職工由4人增至18人,其中專任教師14人。郭稼成任校長,高金貴任黨支部書記,學校資產價值20萬元。
1965年至1968年,每年招收一個班,三年招收三個班,學生136人,其中女生31人。這期間郭稼成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全校教職工25人,其中專任教師9人,學校資產已達55萬元。
1968年至1973年期間,招收二年制高中8個班,學生716人,其中女生148人。教職工42人,其中專任教師18人,分兩個教研組。校長兼支部書記郭稼成,副校長李宗田,總務主任李宗文。學校資產65萬元。
1973年至1978年期間,每年保持6個高中班,3個專業班,學生每年在700人左右,其中女生200人以上。
1973年,郭稼成調山東農學院任職,由李宗田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蔣憲禮任副校長,高文采任教導主任。
孫繼先將軍視察梁堤頭公社農業中學
1978年至1984年每年保持4個高中班,兩個初中班,8個專業班,學生每年都在700人左右,其中女生200人左右。陳世文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張效孟、李宗文任副校長,姜全寶任教導主任。教職工70人,其中專任教師40人,分五個教研組。學校圖書有3600冊,理化儀器價值約7萬元。學生先后升入大中專院校的共120人。
1978年,曹縣梁堤頭農業中學被中央教育部定為全國20所重點中學之一,并命名為“文明單位。
據1979年統計,全校有房屋272間,耕地1023畝,各種樹木86000余棵。固定資產達85萬元,庫存糧食10萬余斤,并設有圖書室、閱覽室、理化儀器室、生物實驗室;還配有電視機、電影機和一套電化教學設備。1984年學校資產近100萬元。
1984年至1986年,學校有農學兩班,獸醫兩班,普通初中4班,在校學生372人,其中女生109人。全校教職工78人,其中專任教師43人。李效章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宗文、姜全寶任副校長,李宗顯任教導主任。
1986年,改曹縣梁堤頭農業中學為“曹縣梁堤頭農業技術中學”。是年,山東省教育廳對農業技術中學檢查驗收時,曹縣梁堤頭農業技術中學總分為1375分,居全省之冠。
梁堤頭農業中學從建校起就堅持學習、生產兩結合,以半農保半讀,白天抓緊勞動間隙,田間地頭認真學,晚上在煤油燈下發憤攻讀。他們還經常開展教學評比,農技講座,詩歌朗誦,歌詠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為了使學生掌握實用的農技知識,教師們根據農中的特點,實行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他們除了在校有實驗田外,還選擇了一些生產大隊做教學聯系點,教師在課堂上講授了農、林、牧、農業機械等基礎知識后,再引導學生到現場實踐,使學生既學會書本知識,又能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梁堤頭農中自建校至1979年21年的時間里,培養造就了大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材,先后畢業普通班、短訓班73期,學生共6800人。學生畢業后絕大多數在農村當了農機手、農業技術員、會計、民辦教師、赤腳醫生和農村基層領導干部;也有的參了軍,上了大學,進了黨政機關。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高木斗,男,漢族,1953年10月生,山東省曹縣人。1976年3月入黨,1973年1月參加工作。1973.01—1976.01,曹縣梁堤頭農中民師、團總支副書記;2008.01—2010.12,菏澤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統戰部長;2010.12—2012.02,菏澤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2012.02,菏澤市政府黨組副書記、特邀咨詢。第五、八、九次山東省黨代會代表,第九屆山東省人大代表,第十屆山東省政協委員。
歷任校長
學校創始人,首任校長郭稼成(1958年8月-1973年5月)
郭稼成是曹縣仵樓鎮郭莊村人,在張飛廟小學就讀小學。1957年曹縣一中畢業回鄉當民師。1958年8月創辦梁堤頭農業中學。郭稼成老人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農業教育事業,《》曾兩次專題報道他的辦學經驗和創辦梁堤頭農業中學的事跡?!度嗣窠逃?1979年第04期“騎在沙龍背上的學?!狈Q郭稼成為“農村教育事業家”。1980年1月,他應邀參加全國教育界知名人士座談會。曾被邀請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第十六周年和第二十周年國慶典禮觀禮,并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曾任山東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菏澤地區文教辦主任,政協曹縣四至八屆副主席等職務。“能夠參加國慶觀禮,能夠見到毛主席,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惫诔烧f。
郭稼成老人于2024年5月2日9時30分逝世,享年90歲。
2009版《曹縣志》(1373頁)記載:
郭稼成,原名郭世耕,1935年12月生,曹縣仵樓鄉郭莊村人。1957年,畢業于曹縣第一中學。1959年5月,加入中國。曾任曹縣梁堤頭農業中學校長,梁堤頭公社黨委常委、曹縣縣委常委、曹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菏澤地委委員、菏澤地區文教辦公室主任、山東農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曹縣政協副主席兼曹縣縣委統戰部長。1996年2月,在縣政協八屆四次會議上,辭去政協副主席職務。1958年,帶領師生在黃河故道沙灘上艱苦創業,辦起曹縣梁堤頭農業中學。該校1978年被教育部列為全國20所重點中學之一。1969年10月,赴京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71年4月,出席山東省第三次代表大會。1973年9月,《》專題報道其辦學經驗。1980年1月,應邀參加全國教育界知名人士座談會。同年春,《人民教育》刊文稱其為“農村教育事業家”(實為1979年4期“騎在沙龍背上的學?!狈Q郭稼成為“農村教育事業家”)。1982年4月,《》再次介紹其創辦梁堤頭農業中學的事跡。1989年被評為菏澤地區校改先進工作者。
2022年10月作者騎車到梁職高考察,校園拍照
作者:孫智敏,曹縣第三中學高級教師,政協菏澤市第十六屆委員,鄉土文化愛好者記錄者。頭條號:老虎6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