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圖畫校園 > 正文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體會及今后工作中打算

    近日,廣西百色一蔣姓小學老師備受關注。得知家長在殯儀館工作后孤立其孩子、公開在家長群辱罵威脅家長、私下向家長兜售紅糖并與是否處罰學生掛鉤……上述行為一經爆料很快引發網友熱議。目前,經當地成立的工作組初步核實,家長所反映問題基本屬實,該老師已被暫停班主任職務。1月30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百色右江區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獲悉,紀檢監察部門領導獲悉此事后已介入,將調查涉事老師是否存在違紀違規行為,調查結果將向社會公布。

    把學生家庭分三六九等,既是功利教育泛濫的罪魁禍首,也容易誤導學生,帶來人格的扭曲和思想的缺失。教育是什么?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钡聡逃已潘关悹査挂舱f過:“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蔽覈日芸鬃痈侵苯又赋觯航逃褪怯薪虩o類。教育的主體是人,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之下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整體進步,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無視公平等基本的社會準則,那么這樣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教育。平等,作為公民社會的基本準則之一,在教育中應該得到最直接、最深刻的體現。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平等,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如果把教育比作池塘,把愛和平等比作水,沒有愛和平等,教育就是一個干枯的池塘,那還算什么教育?

    吊詭的是,某些教師乃至學校一方面告訴學生,人生而平等,職業沒有高低貴賤,越是平凡的崗位越需要社會尊重。一方面則要求學生填寫家庭人員表格,特別注明家長職業收入等,甚至以此對學生差別化對待。而對于如此赤裸裸的身份歧視、職業歧視,學生在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蛟S就有學生因此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棄學厭學,自甘墮落;要么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拼命為自己攫取資本。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培養出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或者叫“有毒的花”。

    不客氣地說,這樣的教師有知識有技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可是他們缺乏起碼的是非觀念和人文情懷,眼里只有“名利”二字。這種教育,直接導致了我們社會的結構失衡和道德失序。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必須從教育做起,從教育者做起,從教育公平做起。

    教師乃至學校歧視學生已非個案,如果再不加以有效遏制,恐怕會持續泛濫。這需要教育部門對此類現象出重拳,對直接違規責任人頂格處罰,對負有管理不當的學校間接責任人追究其連帶責任,并將相關處理結果對教育系統及全社會公布,從而形成警示效果,作為教育行政部門,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平等、尊重和溝通”的理念,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