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國防教育日;我國的國防教育日在哪一天
你知道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什么日子嗎?
全民國防教育日!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根據這一決定,2022年9月17日是我國法定的第22個全民國防教育日。
加強全民國防教育
重磅發文先知曉
2022年9月1日,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新時代要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國防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推動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領導體制機制改革,設立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建立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籌劃舉行一系列重大慶祝紀念活動,極大提振了黨心軍心民心,全民國防意識不斷增強,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筑牢國防根基
國防知識盡了解
什么是國防: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相關重要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是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于2020年12月26日修訂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是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于2001年4月28日通過施行。
為什么要開展國防教育:
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全體公民增強國防觀念、強化憂患意識、掌握國防知識、提高國防技能、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依法履行國防義務。
國防教育主要有哪些內容:
國防理論 國防知識 國防歷史與地理
國防精神 國防體制 國防形勢與任務
國防技能素養 國防法制法規
國防科技 國防文化
公民、組織的國防義務:
· 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的義務
· 依法協助完成民兵和預備役工作、完成征兵任務的義務
· 依法保障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需要,支持國防建設的義務
· 接受國防教育的義務
· 保護國防設施的義務
· 遵守保密規定,不泄露國防機密的義務等
加強國防教育
國防知識小科普
我國武裝力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成,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并統一指揮。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等軍兵種組成。
三種防空警報:
防空警報試鳴的信號有三種,按“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順序進行,鳴警頻率和間隔頻率有所不同,每種警報鳴放時間3分鐘?!邦A先警報”為判斷敵方可能襲擊時發出,鳴36秒停24秒,重復三遍為一個周期;“空襲警報”用以空襲即將開始時警告人民迅速隱蔽,鳴6秒停6秒,重復15次為一個周期;“解除警報”為一次連續長鳴3分鐘。
聽到警報怎么做:
· 聽到“預先警報”:
通知周邊的人,特別是正在地下工作和高噪聲工地上作業的人員;
在家的人應關閉水、電、燃氣、電源、鎖好門窗、轉移易燃物品等;
快速進入指定的人防工程或緊急疏散地;
在公共場所的市民就近防護或到臨時疏散地域掩蔽
· 聽到“空襲警報”:
沒來得及進入人防工程的市民就近分散,隱蔽在矮墻、涵洞、墻角等地方,用硬物護住頭部等重要部位;
在室內要避開玻璃窗、高書架、衣柜等物品;
在室外要避開高大廣告牌、樓房、吊車及高壓線等
· 聽到“解除警報”:
有序有組織返家返崗
邁向強國新征程,我們更應自覺增強國防觀念,承擔起公民責任、積極履行國防義務,關心、支持和參與國防教育,為國防建設大業貢獻力量。
中國軍人用他們堅挺的脊梁為人民撐起一片安寧藍天,面對艱難險阻無畏逆行,抵擋重重危難。
和平來之不易
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正值全民國防教育日來臨之際
讓我們一起致敬最可愛的中國軍人!
參考來源: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官方微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