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圖畫校園 > 正文

    知了教育(知了教育怎么樣)

    坐落在東經109度、北緯21度的潿洲島,夏季總是那么炎熱且漫長。而知了作為島上的常住“居民”,每每如期而至,為海島奏響天籟之音。

    “這是誰在唱歌?”“是呀,誰在唱歌?”“我也不知道”……不一會兒,一個遲疑的聲音在孩子們中間響起——“知了”。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知了伴隨著我的童年,當看到同樣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對知了不甚了解時,一絲失落的情緒劃過心間,一個有趣的想法走進腦海:何不讓孩子們親近、融入自然,經由多維度、多視角的浸入式探索,觸摸、了解、認識關于知了的全息圖景,萌發孩子們對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孩子們對家鄉和生活的敬畏和熱愛?

    實地探訪,觸摸知了

    夏季里的一天,我引領孩子們來到知了常?,F身出沒的小樹林,孩子們循著知了的叫聲,分頭四處尋找。陳嘉豪大喊:“快看,知了在這兒!”幾個孩子湊過去再看時,卻只能看見知了從樹上飛走的身影??伤麄儧]有絲毫失望,反而斗志昂揚地在樹干、草叢、灌木中展開了地毯式搜索,陸續地,十多個孩子手上都有了一只知了。他們有的將知了放在手中把玩,“嘻嘻,好癢!”有的用雙手捂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知了一不留神飛走了。還有的手中拿著三四只知了展示自己的成果。與知了初次親密接觸,孩子們躍躍欲試,展現了了解知了的強烈愿望。我捕捉到這一興趣,確立探究主題,設計系列活動。

    釋疑解惑,揭秘知了

    孩子們對知了愛不釋手,都不約而同地詢問老師,知了的“殼”是怎么回事?面對孩子們的疑問和不解,我把解決問題的權利還給孩子,堅信對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孩子構建自我經驗、砥礪學習思維品質、形成積極情感的心路歷程。我給予孩子們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將知了的殼帶回家與父母一起探究,并鼓勵同伴之間互學,分享自己的探究所得。

    一種叫聲,一只知了,一次探尋,一個疑問……從“1”發展到“N”,自然界就像是一本百科全書,每一次的探尋都是親近自然的體驗,而在自然探索中,教師伴隨著孩子們的腳步前行,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始終如一地做他們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往后幾周,小樹林知了探秘成了孩子們最期待的活動,他們清楚知了還有個名字叫“蟬”,帶回家的“殼”也有個名字叫“蟬蛻”。而這,僅僅是一個美妙的開始。

    把握契機,深度認識知了

    在蟬的外形探索階段,我鼓勵孩子們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并分享自己的發現。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便是輕薄的蟬翼,頻繁振動的翅膀帶來了絲絲清涼;蟬的6只腳上有小小的勾子,可以幫助它抓住樹干,在手上爬的時候會帶來癢癢的感覺;蟬的嘴巴就像一根長長的針,樹木的汁就是它最美味的食物……同時,為了讓孩子們的探索走向深入、全面,我引導他們通過猜想和驗證的科學實驗法,甄別知了的雌雄,以及求偶時妙趣橫生的招式。

    特別是當發現一只正在努力蛻殼的幼蟬蟲時,所有孩子圍繞著木樁討論,他們的談吐和表情,表達著觀察知了蛻變帶來的驚喜。在將近半小時的持續觀察中,他們見證了知了的蛻變過程,對于他們自身而言,這也是一次移情、共情的難得時機。此外,我還適時向孩子們揭秘蟬蛻的功能,引導他們收集、清點蟬蛻數量,在輕松愉快中推進其整體發展,舒展其自然靈性。

    打動孩子的心,引發孩子思想、情感、意識、認知的共鳴和活躍,是學前教育的初心?!昂Q狙?65成長行動”系列課程,扎根于潿洲島豐富多元的自然資源,堅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喚醒孩子自身的創造力,一如在探秘知了的教育之旅中,孩子與知了深度對話,全方位、全過程投入,回歸生活、回歸自然。

    (作者單位:廣西北海市潿洲島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26日第3版

    作者:董俊萍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