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考試信息 > 正文

    育人教育、育人教育培訓學校怎么樣

    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教育與被教育的作用。在這一作用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向學生傳遞各種教育信息,這些教育信息作用于學生后產生的結果,往往取決于落實這些教育信息的方法和途徑。如果教育工作者只是將這些教育信息照本宣科地傳遞給學生,便是缺乏育人意識。教育工作者必須抓住教育契機,設計既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又符合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的主題教育活動,從而實現教育信息的傳遞,同時達到預期教育效果的目的。

    比如,如何督促學生落實“就餐排隊間隔1.5米以上”防疫要求。如果班主任只是組織學生學習這一規定,那么學生就餐列隊時,間距依然會與往常一樣。因為絕大多數學生只顧著如何能快速領到飯菜,根本不會想到防疫要求。如果有值日教師在旁邊指揮,效果還能好點。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頭腦中只有“保持間距”這么一個概念,至于是1.5米、1米還是0.5米根本就沒有記住。采取這種安排方法的教育工作者,明顯缺乏育人意識。

    如果班主任在接到這一要求后,馬上著手構思落實方法,積極準備落實方案,就可以說具備了育人意識。比如,班主任可以將1.5米的參照物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有直觀認識,然后再提出要求;可以在網上下載病毒如何快速傳播的視頻,給學生留下深刻震撼的感性認知,再做一些強調和要求,就能將1.5米安全距離的信息傳遞給學生,產生預期的正向效果。這樣做的班主任就是具有育人意識,盡管方法不同,但都會產生良好效果。

    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學生在學習上能否產生預期的正向效果,取決于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強烈的育人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育人意識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精神。而育人意識也是一所學校內涵發展的原動力,如果一所學校的教職工都具有強烈的育人意識,以身示范,這所學校一定會充滿育人的正能量,會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教育使命。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事事是教育”的強烈育人意識,才能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完成教書育人的責任與使命。

    (作者單位系陜西省富平市迤山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1年03月17日第3版

    作者:趙和平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