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現狀(中國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分析)
中國當代教育的現狀與反思
張 春
中國當代教育自“五四”后就脫離了古代教育制度的軌道,古代教育是以經學、文章(詩詞)、書法為中心的,現在的教育已走入岐途與盲區,亟待改革,教育改革是一項影響國計民生,世道人心的大舉措,如何給國家和民族帶來青春與活力,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教育的目的、價值和意義。教育是上代人對下代人的啟示和教誨。大的教育包括生活技能,生存能力,獲得幸福和快樂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從這一理論出發,以及被教育者長大成人走向社會實踐來看,當代教育是與此脫節的。因為學生在學校里學的知識長大后用處很少。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當代教育對此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和概念。更遑論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了。
二、當前教育是應試教育。這許與選拔人才方法有關,其實選拔人才在古代也有察舉制之類,根據考試成績來選拔人才和估價教育這顯然是有漏洞的,高分低能者大有其人。筆者以為政府從青年學生中選拔人才可設三個標準。
1、考試成績。
2、操行評定。
3、面試分。三個方面同等重要,不宜偏斜。
三、當前教育的弊端。
1、沒有寓教于樂。
2、師生課業負擔重。(并由此引發師生關系不良)
3、教學內容和教材內容甚至教學方法應該大刀闊斧地改革(如能否把古典詩文、對聯內容加重,可否用書法體來印刷課本。)
4、私補及培訓這類現象也不過是勞命傷財而已。這是筆者對當前教育的幾點思考,希有識同仁敦促力行。
2011年11月29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