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教育、恩波教育??荚嚲?/span>
貧窮還是奮斗?相信大多數人選擇后者。只是有這樣一種奮斗的方式,在今天卻不得認可。
| 視頻時長:06分21秒 |
△UFC次中量級選手 內特·迪亞茲
這段話,關注格斗的朋友應該都了解,這是UFC最臭名昭著次中量級選手”小麻“內特·迪亞茲,在擊敗邁克爾·約翰遜后,現場叫戰康納·麥格雷戈的發言。UFC選手成百上千,大多彬彬有禮,談吐得體,這個視頻中卻偏偏選了一個嘴最臟的人的聲音來做畫外音,還把相關片段渲染得又是黑白又是抖屏,如此努力地想把格斗表現得害人不淺,結合后面的內容來看,其用意也是不言自明的了。
再來看看這條微博的標題是怎樣的:
“格斗孤兒:不打拳只能回家吃洋芋?!?/strong>
話外音:“我一點都不想呆在這個地方,要不是回去沒飯吃,我早走了?!?/p>
真的是這樣嗎?
△會員攝于 恩波格斗俱樂部
頗具反差,對吧。
我看了一下微博下面的評論:
刻板偏見赫然眼前。
歸功于此視頻的制作者,7月21日下午,公安部門正式介入開始調查恩波格斗俱樂部。近日有最新消息稱,所有的“格斗孤兒”將被重新安置,返回校園。
重返校園我很支持,在這里我也衷心的希望,這些孩子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但是,關于整個事件的始末,我還是有一個疑問:如果換做是“打小就被送去打乒乓球”,而非練習MMA,是否會有截然不同的結局?
誠然,我們這個民族不尚武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這樣的思維模式長達數百年,與過去封建統治的思想灌輸有著難解難分的關系。
但是現如今在新時期文化產業繁榮的大背景下,體制內有國家的散打專業隊運動員,商業賽事中同樣有無數的職業格斗人在不懈地努力,人們還是以有色眼光去看待格斗這項競技體育。
制作這則內容的媒體,他們對格斗行業應該是沒有成見的,出于對新媒體用戶的誘導,出于迎合目前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旋律,也出于他們個人的價值觀,把標題起成了這樣,把視頻剪成了這個樣子。
但是不論是怎樣的動機,這種做法無疑還是深深地中傷了中國格斗行業的耕耘者們。
△有媒體將MMA運動形容為在鐵籠中搏擊,看似沒毛病,偏見卻極為深刻
mma的八角籠制作很精良,表層也是最安全的材質。MMA比賽在八角籠中進行而不是在圍繩場地進行,是為了保證選手安全,不同于拳擊等格斗運動,MMA包括了摔柔等技術,若在圍繩場地比賽,選手可能被摔出場地導致受傷,在八角籠內則不會。
還有這樣的誤解:
這個也莫名其妙。
有研究數據表明,MMA的危險程度排在足球、田徑、橄欖球、游泳、自行車等多種運動項目之后(詳情見搜狐體育最危險運動排行榜),而事實上,MMA運動發起至今近半個世紀,還沒有一起致死案例,且在規則上嚴格的規避了一切人體學中可能致傷致殘的部位,說MMA本身允許把人打死,這種莫須有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還有人質疑孩子的前途。
格斗在我國是一項朝陽產業,目前中國現役格斗類體育職業運動員在冊人數上萬,全國已登記的拳館上萬,格斗教練也是一個很有市場的行業,鄒市明的確有得吃,但鄒市明的隊友,教練,鄒市明教練的隊友,鄒市明教練的隊友的教練,鄒市明教練的隊友的教練的隊友......大家都餓不死。
在網絡輿論正處于風口浪尖的此時此刻,我們不知道事情將會以怎樣的結局收場,無法想象這些孩子的前路在哪里,也只好這樣去祈禱:
希望這些孩子能有屬于自己真正的歸宿,希望中國的格斗俱樂部繼續培養本土的世界巨匠,希望格斗運動不再被誤解,希望夢想不再被辜負。
附:格斗迷公眾號留言2則
上面是UFC中國選手王冠,也曾在恩波訓練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