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領教育—燃領教育官網
原創丨教培老師參考
作者丨唐吉
01
“太奇怪了,一夜之間,法人更換,遼寧、長春、吉林等地校區人去樓空,總裁辦公室也被清空了?!?/span>
近日,多位格燃教育前員工對《教培老師參考》表示“格燃教育在遼寧、吉林各地的分校接連關閉,不僅拖欠學員、供應商、員工的錢,而且有點兒像精心布局,卷錢跑的意思?!?/strong>
“遼寧省學員欠費達600多萬,吉林省達到150多萬?!?/strong>
據悉,格燃教育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公考教育培訓,創始人魏華剛原為華圖前副總裁。在北京、遼寧、吉林、福建、山西、河南、內蒙等地均有布局。
社交媒體曝出,2021年6月17日上午,位于岐山路附近的北京格燃教育遼寧區總部,已經大門緊閉,人去樓空。而在此前一周,6月11日,格燃教育在其官微發布業務調整聲明,聲明稱:
- 公司出現較大的經營危機,將保存運營狀況良好的分校,暫停部分經營不善的分校業務;
- 公司仍保持正常運轉,并未發生網傳的跑路、破產情況;
- 已安排專門人員負責處理善后事宜,分批支付學員退費、合作方欠款等遺留問題;
- 一定妥善處理,不回避問題,不推卸責任。
緊接著,6月12日,福建格燃教育在微信公眾號宣布,“福建格燃正式更名為燃領教育,首輪獲千萬級別融資”。
“我們感覺很奇怪,這太過于巧合了。北京總部剛發聲明,福建公司第二天宣布成立新公司,更名并拿到了新一輪融資,太奇怪了,總感覺有套路?!备袢冀逃皢T工左向東說道。
盡管官方的聲明說要對員工、學員負責,但聲明中留下的手機號,撥打卻無人接聽。
“格燃教育的投資商是長春大禹地產,前兩天遼寧校區的老師都上吉林堵大禹老總了,一是要自己的工資,二是要欠供應商的錢,三是要學員的退費。但吉林格燃法人卻說,她不管這事?!?/strong>
除了遼寧、吉林,格燃山西的員工也走上了討薪之路。
02
據左向東介紹,格燃教育最輝煌的時候,全國人員規模能達到2000-3000人,主要投資人是一位東北地產公司老總。從去年10月份左右開始,吉林多個校區學員退費變慢了。
“之前格燃退費,10多天就能退完。10月份開始,退費慢了。但那陣子還是能退出來?!?/span>
“11月份開始,工資也不正常發放了。期間,也開始欠供應商的錢,打款也慢了?!?/span>
2021年1月,總裁魏華剛開了線上高管會議,會議表示公司要進行瘦身,開啟強制性裁員。魏華剛也坦誠了格燃教育面臨的經營困境。據左向東回憶,魏華剛在會議中核心說了幾點(參照錄音):
“公司的首要目標是活下去,而不是當下考慮個人的感情?!?/p>
“我們整個1月份,公司支出了3100萬,在我們全國收了1300-1400萬。換句話說,我們光往這邊投資了1600-1800萬,這里面很多原因,有退費,有積攢的窟窿?!?/p>
“這還不算難,更難的是,公司還要因為惡意競爭,都有同事被關進去,我也不說哪個分校。這事我更難,更要對員工負責?!?/p>
“我不是說不讓干了,我說了休假,社保公積金給員工兜底。公司再難,還是有底線的。但你要說公司這么難,我什么都要管,什么員工我都要負責,什么員工都要管夠了,對不起我管不了。你把我房子賣了也不行,我在北京就一套房子。賣1000萬也不夠,我們現在光欠賬三四千萬了?!?/p>
“后面融資會好些,最難的一關,快過去了?!?/p>
盡管魏華剛多次提及公司會有融資。但據左向東透露,“3月,我們的社保都斷了,那個時候就感覺不太對勁,也開始想著找下家。后來知道,公司資金鏈斷了?!?/strong>
而在其官方聲明中也明確,由于疫情和市場競爭,導致了部分校區的關閉。但并未出現跑路和倒閉現象,公司保持正常運營。
但左向東稱,實際情況卻是大相徑庭。
“現在更奇怪的是,總裁也離職了。一夜之間,法人也變了?!?/p>
“6月中旬左右,格燃教育北京、遼寧、長春、吉林,大樓人去樓空,有點卷錢走的意思。樓里的東西,都被員工趕緊搬回家。有的拿電腦,有的拿打印機,就是想讓大家減少一些損失?!?/p>
除了福建校區外,格燃其它多個校區被強制解散,只留下幾位對接學員退費,供應商欠款及員工遣散的人力、財務人員。
“不可能一夜之間就黃了,之前收的學員的錢也不知道去哪兒了?!?/p>
據介紹,格燃教育吉林分校多數員工一起討薪,也去了法院,但還是討薪無果。
“大家都在走法律途徑,現在長春那邊的勞動仲裁都知道格燃的事情。因為太多人去了,法院也很無奈,說格燃的事情太多了,天天有起訴的?!?
另一位前格燃教育員工李春華向《教培參考》表示,她是4月份離職的,但格燃拖欠的工資至今還沒有給到。
“加上報銷款,格燃拖欠我的工資有1萬多塊錢。我們還有兩位同事,他們是被勸退的,也同樣被拖欠工資,更沒有賠償金?!?/strong>
“現在就是很茫然,問法律援助也好,律師也好,都沒有找到有效途徑。給總部打電話,也打不通。問之前的校長,對于拖欠工資的事情,他們總是回復在想辦法,公司沒錢。也會說慢慢解決,但沒有給到明確的時間期限?!?/strong>
如何才能追回屬于自己的錢?員工在等待答案,學員也在等待。
但結果,似乎成了未知數。
(應受訪者要求,左向東、李春華均為化名)
附格燃總裁魏華剛高管會議講話:
有幾件事情今天要說清楚。
第一點,公司首要的目標是活下去,而不是當下考慮個人的感情。
我從華圖出來的時候,也帶了很多人,但有些人如果干不好,我照樣辭退。你們肯定無法理解,會覺得領導/CEO心狠。我告訴你,我在華圖當高管的時候,我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為什么呢?因為我反正會覺得公司不是我的,我也是打工的,沒有主人翁意識。盡管我已經是董事,是公司的高管了。華圖也好,中公也好,都是大公司,他們幾年前是根本沒有遇到過生存危險的,在沒有處于生存危機的情況下,那你說我天天罵員工干嗎?落個罵人的壞名干嗎?
所以,公司當前首要的目標是活下去,而不是在當下考慮個人的感受,說你看,我把他一塊帶過來的,現在突然說我不要了,或者讓他休息了,我是不是對不起人家?不管有還是沒有,這是我們在創業過程中必經的過程。
我說的這些,肯定有人會理解,有人會不理解。不理解的人,那是因為你們沒有體會過,在生死存亡面前,沒有什么比活著更重要。
第二點,有人會問,公司還投入不投入了?我明確告訴你,我們整個1月份,公司支出了3100萬,在我們全國收了1300-1400萬。換句話說,我們光往這邊投資了1600-1800萬,這里面很多原因,有退費,有積攢的窟窿。
但你們想一想,在你們考慮無法給帶出來的人交代的時候,整個2020年,吉林校區收了多少錢,退了多少錢?我可以負責地講,吉林收上來的錢,幾乎已經退完了,上面也沒幾個錢。加上房租、人員工資、社保、公積金、運營、違規被處罰等等,算算整個2020年吉林格燃賠多少錢?我還是強調,賠錢我認,但是得有個度。
賠這么多,模式還不健康,怎么弄呢?我覺得可以賠,尤其是創業公司,但是如果賠這么多,最后結果是什么?大家都一塊兒死。所以,我們到底是一塊兒死了還是先一起活下來?
不同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角度不一樣。
有人在群里也問“不能因為難,就把員工拋棄啊......”
說明我們大家考慮問題還是從感情,及面子上無法交代。但我們作為負責人,有沒有設身處地,哪怕一半站在公司的角度來,你們算過2020年的賬目沒?掙了多少?虧了多少?未來2021年應該怎么發展?
過去2020年不說了,不說誰的錯,校區負責人、CEO、董事等,咱們都有錯。但我們2021年應該怎么活下去?現在各種退費煩得要死,你們煩,我也煩。問題是,2021年還要這樣嗎?天天被人催,天天被人請去喝茶,這還不算難,更難的是,公司還要因為惡意競爭,都有同事被關進去,我也不說哪個分校。這事我更難,更要對員工負責。
第三點,公司肯定會投入,融資也會進來,不是3月,也會是4月、7月或8月,但公司肯定100%不會倒,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
我現在想講的是,整個公司的經營效率太低了,所以這次的瘦身是針對全國,包括吉林、河南、總部。從1月開始,我整個北京總部,已經放假了60%的人,從2月開始,北京總部照樣有60%的人在休假。那員工說,我拿不到錢,對公司沒信心,那就走。
我們要留住的是公司重要的人,留住我們核心的負責人,留住在困難中能和公司一起奮斗、未來一起發展的人。但如果對公司沒信心,選擇走,我尊重。
這不是狠話,所有人都一樣。
因為現在我們這么多人,創造不了那么多業績,虧損的額度也太高了。2020年全國虧了7000-8000萬。2021年如果繼續虧下去,你說我們能不能虧,能,但太多了。假如我們融一個億進來,各位兄弟姐妹們,意味著我們再花一年錢又完了,又要面臨退費難等。
主要是我們的模式太不健康了。哪怕瘦身下去20%-30%,不用賠那么多,融資進來,我們就慢慢跑起來了。這很重要。
小單元跑不動,大單元一定跑不動。這是我和很多大廠聊完后總結的。
大家很多是從大廠出來的,并沒有真正走過創業這條路。我在2017年從華圖出來之前,也沒有真正走過,現在在進一步思考和成長。發現創業本身就是一條危機四伏,非常危險的路。在這個過程中,能走到一塊的人,本身就是越來越少的。一定有人不認同,一定有人頂不住,一定有人壓力太大,走了。到最后成功往往屬于少數人。
每一個所謂成功的人,以前都吃了多少苦?
在大廠工作,其實不用太多思考什么壓力,不愁工資發不出來,即使晚點,公司早晚都要給。其實,我們的公司文化也一樣,員工走了或者怎么樣,哪怕晚了,也不違約。學生退費,也不會賴?,F在我們難了,拖著也沒辦法。
我自認為我們的道德水平挺高的,但到逼到這份上了,沒錢怎么辦?地產也難了怎么辦?拖著學生的錢,你們難受,我也難受。
所以就是我們在整個經營上,發展過快,效率跟不上,規劃沒有太精準導致的。當然,這些不怪你們,大方向上,得怪我。但,我們不能夠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所以,格燃不會倒閉,你就放心。但是,必須要瘦身。
說得難聽一點,在全國來看,吉林校區現在就是包袱。我為什么沒有選擇關掉吉林?而是說,關不關掉哪家分校,我們交給市場來選擇。這個時候非要說養不活50人,養活30人,養活不了30人,就養活20人......如果5個人都養不好,那就別養了,地市也不要了。反正也沒什么貢獻,都是負擔,都是房租,何必要養呢?
這時候你可能要問,為什么一開始談會的談,但談也不是騙大家,也不是忽悠大家,而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找到模式。我們可以虧,不是不讓你虧,假如在2020年虧了600萬、700萬或者800萬,我們在21年怎么免?我們體量哪怕沒那么大,先保證能虧得有序的發展。
無論怎么跑,我們要融資活下來。
也有人會說,人家粉筆2020年做了30個億,但人家虧了6億。是因為人家做得比我們久。粉筆在做線下之前,線上已經跑通,已經盈利了。加上背后的大資本猿輔導也有錢哪。但我們的X總,沒有那么有錢,也不能那么燒,我們可以燒,但不能燒得那么厲害。
我本來想發語音或者文字說的,怕說不清楚。因為人的思想是最難統一的,你們沒有經歷過我的路,也一定不理解我。我說這些話,你一定會說,我心狠,過河拆橋,一定把我們忽悠過來,人家要管家庭,要還房貸。我問你們,誰對我負責?誰對X總(投資人)負責?
假如我們倒閉了,人X總投了一個億,也就白投了。當然我們也有付出,付出了時間、情分。我請問我們做下去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還想做好?如果不想做好,都在這兒不動,就慢慢等死。
所以這一次的受損也好或者什么也好,目的就是活下去。
各位要想想你們吉林還是疫區啊,通化還是疫區。那各位想想,如果你們是老板、投資人,先不說瘦不瘦身。員工都遠程辦公不到公司,績效該不該。
當然了站在員工角度來講,會說我要還房貸,要生活,也不好過,過年不好過。
都難?,F在經濟下行,全國各行各業都難。
格燃在這么難的情況下,1月份我們的X總還是投了1000多萬。他還是很夠意思。但我們不能繼續這樣大幅地虧損下去了,必須要活下去,而且我們要比較健康地活下去。企業如果一直這樣虧,早晚有一天會倒閉,即使融資進來,也不能這樣無限虧下去。
....
繼續虧,最壞的結果就是把這個公司關掉?;蛘呒址中jP掉,不要了,所以我講完了。還是這句話你們沒有經歷過,體會不到。
還有,疫情期間,這次調整也好,瘦身也好,負責人要擔起責任。如果負責人不信任公司,擔不起責任,你們現在走,吉林分校我就關了。我也認。所以,交給市場檢驗,如果能好起來,能做起來,說明牛逼,活起來了。哪怕以后市場再艱難,也能活起來。如果一直靠輸血,這次過了這一關,下次過不了。市場經濟就是這樣,你存活不下來,不管什么原因。
所以現在對所有的分校,我不會主觀說關吉林、遼寧或內蒙,市場機制擺在那兒,錢我們繼續提供,留下來的人能夠正常運營就最好,必須靠結果去檢驗。市場機制擺在這兒,錢我們繼續提供,但是必須靠結果去演練。
......
吉林現在是疫區,其他分校,我希望各個地市負責人也好,校長也好,能夠打心眼里至少有一半站在員工的角度,一半站在公司,能夠真正從經營上、市場經濟上,從大公司轉變到我們創業公司這種生存的理念上,來看到我們的各種問題,比如說退費也好、報銷也好、工作也好。
還是那句話,我希望留住優秀的員工。如果地市負責人做不出業績,那就不優秀。以前在中公,在華圖再牛逼,也說明不了問題,那是靠平臺,不是靠個人。
.......
當然這一次,我不是說不讓干了,我說了休假,社保公積金給員工兜底。公司再難,還是有底線的。但你要說公司這么難,我什么都要管,什么員工我都要負責,什么員工都要管夠了,對不起我管不了。你把我房子賣了也不行,我在北京就一套房子。賣1000萬也不夠,我們現在光欠賬三四千萬了。
后面融資會好些,最難的一關,快過去了。
包括這一個月弄錢,慢慢控股,控制成本,經過三四五月的高峰,難關就過去了,加上融資一進,就徹底過了。但是這次過了,以后還是會有難關。
現在整個社會哪個行業不競爭,東北經濟現在又差,全國經濟也都沒那么好。所以我說的這些,你們好好想想。
至于怎么弄,優秀的員工,責任心強的、能力強的、對公司有信心的,我們愿意留下來,保下來。能力不強的、對公司沒信心的、不認可或者責任心不行的,對這樣的員工別心軟。因為心軟就完蛋,一塊死,整個分校一塊關,別干了。你生存不下去怎么辦?誰能管我們一輩子?
....
市場經濟有什么好講的,當然了還是這句話,我們再難,在這個檔口,給員工休假也好,提前兜著,我理解。但不管任何時候,業績沒做好,我兜到底,對不起我做不到。
我說完了,你們有意見可以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