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學院、福建省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
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鄉村教育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鄉村教育的發展,把鄉村教育和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為進一步促進基礎教育的擴優提質、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福建省教育廳提出了“下沉式”這一創新型培訓模式,以更好地提升縣域,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助力鄉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日前,由福建省教育廳主辦,福建教育學院承辦,閩侯縣教師進修學校協辦的“2024年福建省基礎教育‘下沉式’教師培訓(閩侯縣初中英語班)”活動在閩侯召開,閩侯縣教師近百人參加活動。
“零距離”調研,滿足需求
在培訓前,福建教育學院采用多種形式,兼顧多種對象,開展三次調研。一次調研基于問卷設計,旨在摸清閩侯縣的特色與需求,了解當地希望下沉的學段學科志愿情況。二次調研基于問卷反饋,進一步與教育局、進修學校對接,了解當地教學資源、師資梯隊以及教育現狀。通過兩次調研,找準閩侯縣的共性需求,確定下沉學段學科。三次調研由項目負責人組建學科專家組,深入閩侯縣實地開展調研。調研團隊與當地教師進修校培訓負責人、學科教研員、一線教師開展了面對面訪談,輔之以網絡問卷、錄像課課堂診斷等方式,對閩侯縣初中英語培訓需求進行了精準分析——閩侯縣教育正處在教育強縣建設的攻堅突破階段,為了實現初中階段教育的迭變躍升,必須首先補齊英語學科的短板。
目前,全縣教師已經全部通過新課標的測試,但是對于課標理念落地課堂還存在著較大困惑,期待通過“下沉式”培訓,助力課標落地,為即將到來的新教材實施做好充分地準備。為了零距離滿足需求,項目組最終確立了“新教材實施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理念與實踐”的培訓主題。
“零距離”PK名師,互相促進
圍繞培訓主題,項目組根據訪談時閩侯縣一線教師選取的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二話題的教材內容,確定了單元整體教學的聽說、閱讀、寫作和復習四種課型,邀請四位福建省初中英語名師與閩侯縣種子教師進行同課異構,同臺PK。
名師團隊和種子團隊各自頂住壓力,緊張集備,多輪改進,為在場的學員教師呈現了四節精彩的示范課和四節特色的研究課。課后,名師與閩侯的教師們就單元整體教學理念與實踐進行深入地研討交流,為現場的教師們答疑解惑。種子教師們紛紛表示,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名師零距離同臺競技,比較借鑒,收獲非常大。觀摩的學員教師也表示,這樣零距離地跟名師交流,對于課標的落地操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名師現場示范課
種子教師研究課
“零距離”對話專家,助力成長
在每一場的同課異構和交流研討活動后,項目組還安排了項目首席專家點評環節。專家對于名師的示范課和種子教師的研究課,基于單元整體設計理念,細致地針對每個教學環節做了比較和點評,肯定優點的同時,更多是提出可行性改進建議。在整個單元的四場同課異構活動結束后,首席專家基于四次活動,再次對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理念與實踐做梳理和復盤,對老師們提出的困惑進行一一解答。
下一階段,專家團隊還會繼續對參訓教師和種子學員進行線上線下的持續跟蹤指導,進一步助力教師的專業成長。參訓教師在首席專家的全場零距離陪伴下,多次與專家零距離對話,逐步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改進教學范式,均表示這樣的“下沉式”培訓才真正是落地生花。
“下沉式”培訓是福建省鄉村教師培訓模式的創新之舉。它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將高質量的省級培訓“零距離”送到基層一線,輻射帶動更多的一線教師和教研員共同參與,必將引領縣域,特別是鄉村的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師專業成長,共同推進教育強省和教育強國建設。
培訓結束后,參訓教師紛紛表示,這是一次十分難得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將努力把本次所學的新理念、新知識與新能力充分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堅持學思統一、知行合一,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不懈努力,共同前行,為推動基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來源:福建教育學院外語研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