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 正文

    梅州市安全教育平臺,梅州市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入口app

    梅州市安全教育平臺,梅州市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入口app

    “哇!我看到我家了?!薄斑@是360度AR全景鷹眼鏡頭下的梅州,你們猜一猜這個鏡頭是放在哪里的呢?”在梅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小學生們睜大眼睛盯著監控視頻墻,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這是“警營體驗”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幕,通過實地參觀、報警體驗、有獎問答等趣味實踐,學生們在寓教于樂中掌握了報警技巧和避險知識。

    保護未成年人就是保護未來,這既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法治的使命。

    緊扣未成年人成長需求和心理、生理特征,梅州公安機關精準發力念好教與學、打與防、矯與改“九字訣”,通過以教促學、以打促防、以矯促改相結合,不斷創新舉措,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為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小”零距離感受警營文化。何志林 攝

    教 與 學

    線上線下齊發力法治教育挺在前

    “兩根青竹節節高,后面跟著大元宵,打一電話號碼?!?/p>

    “110!”

    “什么話可以世界通用?”

    “電話!”

    ……

    在梅江區元城小學課室內,授課民警與學生們一問一答,伴隨著歡聲笑語,一堂生動有趣的安全教育課就此拉開序幕。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首先要從思想上根植知法、守法的意識,法治教育必須挺在前?!泵分菔泄簿贮h委委員、政治處主任鐘旭東說,聚焦未成年人成長需求,以法治為抓手,在他們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能有效拓展他們的法律視野和知識觸角,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事實上,早在2014年,梅州公安就已聯合教育部門,全面鋪開“開學第一課”“千名民警進校園”系列活動,組織青年民警講師團不定期進校、進班開展反性侵、反詐騙、防校園欺凌等法治宣講,架起警家校聯系橋梁。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開展系列活動5091場次,惠及學生近200萬(次)。

    青年民警進校進班開展法治宣講。梅江警方供圖

    抓實法治教育,梅州公安機關堅持“兩條腿走路”,在線下打造“開學第一課”“千警進校園”等公安法治教育品牌的同時,同步在線上發力,開好公益網課。

    相比線下的課程,網課更具主動性和便捷性,可實現跨時空、跨地域、廣覆蓋。立足于此,2021年,梅州公安機關挑選制作了反詐騙、預防性侵、文明交通、禁毒宣傳等精品課程,推出網絡法治安全主題課堂直播活動。截至目前,梅州公安機關共開展公益網課9期,累計觀看量達287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建立民警公益網課兼職教師制度,培養一批教育風格鮮明、社會反響強烈、自帶流量的網紅法治教師?!泵分菔泄簿志旃碴P系科民警叢志廣說,公安機關還將與教育部門聯合建立“平臺—學?!嗉墶獙W生—家長—平臺”“一課一評”的雙循環信息輸送與反饋渠道,打造更多精品網課。

    “這也太快了吧,要是沒有安全帶我就飛出去了!”在梅州市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一群身穿小號的“小”體驗完一把高速狀態下車輛碰撞的模擬場景后,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了起來。

    在線下線上辦好“兩個課堂”的基礎上,梅州公安機關聚焦互動體驗這一關鍵,發力青少年法治實踐陣地建設,在梅州市警官培訓學校專門設立少年警??傂^,在市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大埔縣工農革命公安局舊址設立兩個分校區,拓展課外學堂,構建互動教育新渠道。

    同時,圍繞警營開放日、暑期夏令營等節點,以聯合教育部門開展法治教育研學的方式,組織全市中小學生分批分期走進警營和少年警校,零距離感受警營文化。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24期“我是小”主題活動,組織2800多名青少年進警營、當“”。

    打 與 防

    搭建“守望者”模型守護留守兒童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山區農民開始洗腳上田,進入城市務工,在形成龐大的農民工隊伍的同時,也孕育出一個特殊而脆弱的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作為山區城市,梅州約有農村留守兒童2.26萬人。其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監護的有2.06萬名,由親戚朋友監護的有100多名,父或母無監護能力的有250多名。他們的安全和健康成長,不僅是遠在他鄉的家長們的牽掛,也是公安機關關注和發力的重點。

    為進一步提升防控效率,加強預警預防能力,2020年,梅州市公安局搭建啟用了“守望者”留守兒童被侵害風險分析模型,讓大數據成為留守兒童身邊的“守望者”。

    “模型分為留守兒童發現關注、高危人群分析、風險預警3個模塊,分別對應實現守、防、護三方面的功能?!泵分菔泄簿中叹ш犎箨牳贝箨犻L扶楠介紹,該模型通過對留守兒童行為關注與高風險人員軌跡監測,可及時發現可疑風險點,實施風險預警推送,進而提醒有關單位針對性開展重點區域巡邏、突擊檢查及重點校園安全知識宣講等,全方位守護留守兒童安全健康成長。

    數據顯示,自模型啟用以來,梅州公安已利用該模型發現關注了1.25萬名留守兒童,重點關注1946人,協助偵破侵害留守兒童違法犯罪案件60宗。

    與之相配套的,則是一套“快受理、快立案、快偵辦、快破案”和“專班負責、專人偵辦、專業辦理、專區取證”的“四快四?!贝驌羝瓢笝C制。

    2月23日,一則梅州某小學學生被毆打的視頻在微信群流傳開來。掌握線索后,梅州警方立即啟動“四快四?!睓C制,于當天下午鎖定并傳喚6名涉案嫌疑人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校園安全關系千家萬戶、關系社會穩定,強化校園及周邊安全是梅州公安守護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

    從人工檢查記錄校園安全隱患到創建校園安全信息平臺,從逐一走訪轄區各所學校到一屏盡覽轄區學校安全信息……如今,依托梅州校園安全信息平臺,轄區公安民警可根據系統顯示的紅黃綠3種顏色的校園安全管理健康碼,對校園進行動態精準管理,為未成年人打造一個安寧和諧的學習成長環境。

    8年來“紅絲帶”護考活動受惠學生超過15萬人。何志林 攝

    “系統對存在無辦學許可、無一鍵報警、無圍墻、無校門、無保安、無視頻監控‘六無’問題和管制刀具隱患問題的學校一票否決,實行‘紅碼’管理?!泵分菔泄簿种伟仓ш犚淮箨牬箨犻L彭煉周介紹,黃碼代表存在其他校園問題隱患的學校,問題隱患清零的學校則為綠碼,三碼匯成一張圖,可實現隱患整治從人工主觀測警向信息智能預警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5月18日,梅州市公安局還聯合市教育局等部門啟動了第九屆“紅絲帶”護考活動,開啟了全民“護考”模式。高考期間,凡是系上紅絲帶的護考車輛都可優先通行,遇到問題或故障,則由護考車隊或部門應急護送。

    矯 與 改

    幫助“迷途少年”多措并舉挽救

    對于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無疑要重拳嚴打,而對于呈現年齡結構低齡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的未成年違法犯罪,則要采取打擊、管控、矯治、挽救多措并舉。

    “在分析研判此類案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一個問題少年的出現很容易帶壞其身邊的一群人,進而影響一個又一個家庭?!狈鲩f,如何矯治、改變這群“迷途少年”,防止他們跌入犯罪深淵,是遏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關鍵所在。

    “嗶、嗶、嗶……”在梅江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下稱“教育基地”)內,隨著一陣急促的哨聲,一群少年迅速整理著裝,有序趕到操場集合,筆直站立進行報數,此時的他們正準備上擒敵拳課程。

    “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名涉案未成年人,是開辦教育基地的初衷?!痹摻逃匦iL苗德威介紹,教育基地采取準軍事化全封閉管理模式和全日制教學,學生的課程也很豐富,有法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課程和課外活動等。

    據介紹,梅江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成立于2020年,以“立足教育、科學矯正、有效轉化”為方針,對涉案未成年人集中進行觀護、矯正、幫教,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走上正軌重新融入社會。

    涉案未成年人在梅江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上課。張勁夫 攝

    在教育基地內,記者見到了即將“畢業”的學生小宋。彼時,其父親因癌癥去世,叛逆期的他與母親關系緊張,厭學逃課,混跡社會。沒錢可花時便偷東西變賣,很快就因涉嫌盜竊被公安民警查獲,其母親只能含淚將其送進了教育基地。

    “剛到基地那會,心里很抵觸,經常對老師同學發脾氣,但慢慢地在這里感受到了溫暖,也學會了自律?!贝丝痰男∷窝劾镉泄?,“我已經寫好申請書了,想留在這里做助教,幫助其他和我一樣誤入歧途的人?!?/p>

    “覺得上學沒意思,就跟朋友出去吃喝玩樂,在網吧認識了一些‘兄弟’。既然是‘兄弟’,就要講義氣,所以他們叫我打架時,想都沒想我就去了?!绷硪幻虼蚣芏窔獊淼浇逃氐膶W生小郭,經過數月的學習同樣感觸頗深,“現在才知道自己幼稚,做事不考慮后果,感覺很對不起父母,出去后一定要重頭開始!”

    數據顯示,教育基地自成立以來累計接收未成年學員334人,教育轉化率達67.06%以上,全市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得到有效整治。2021年,全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137宗,同比下降11.04%。

    此外,聚焦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治理,梅州公安機關還不斷強化警檢合作,于今年4月在大埔縣掛牌成立了全市首個未成年人警務中心及檢察工作室,推動未成年人警務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有效銜接,凝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和救助未成年人的司法合力。

    相關

    十年同行 “未”愛引航

    《青少年警訊》已出版365期,發行790萬份

    走進位于大埔縣鎮中村村的英雅家炳學校,七年級1班的老師與學生們正在主題班會上分析、討論《青少年警訊》中刊載的防性侵知識,與之相呼應的是教室外宣傳欄中格外顯眼的防性侵畫報,而這同樣出自《青少年警訊》防性侵專版。

    2012年6月,梅州市公安局在全國首開先河,創辦專門面向廣大青少年群體的公安刊物——《青少年警訊》,向全市中小學生免費贈閱,采取直接投遞的方式點對點發放到每個班級。

    伴隨青少年成長的《青少年警訊》。張勁夫 攝

    據介紹,《青少年警訊》融合“警營+校園”文化,以“周報+特刊”形式,突出“安全+趣味”內容,傳達警營和校園正能量,透析青少年成長中的各種現象,寓教于樂開展法治安全教育,以“共情共振”“共感共識”,實現“共助共守”“共育共行”,已成為梅州公安機關開展法治教育和拉近警民關系的重要載體。

    現就職于梅州市大埔縣公安局三河派出所的小林,是伴隨著《青少年警訊》一同成長的第一批讀者。2012年,正在學藝中學讀初一的小林第一次在學校接觸到這份報紙?!吧厦婵堑亩际蔷旃适?、案件說法、警營活動,第一次讓我感覺到威嚴的警察與我們的距離,原來可以這么近?!睗u漸地,小林心里種下了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的夢想。

    如今,小林已從廣東警官學校畢業,并如愿加入了警隊,“現在我一樣會關注《青少年警訊》,里面的內容越來越鮮活了,在它的陪伴鼓勵下,我也實現了自己的警察夢?!?/p>

    據統計,截至2022年5月31日,梅州公安已連續出版《青少年警訊》周報365期、特刊19本,向全市1153所中小學(含教學點)發放790萬份,覆蓋青少年讀者近200萬人次。

    “接下來,我們將立足青少年認知實際和偏好,提升《青少年警訊》中原創漫畫、圖片的占比,以更多成體系、直觀性的讀圖式方式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以‘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輻射帶動全社會?!泵分菔泄簿志旃碴P系科科長王冠國說。

    原標題:

    梅州積極探索,守護2萬余名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給他們一片愛的藍天

    【來源】南方日報·梅州觀察

    【南方日報記者】黃韜煒

    【通訊員】馮盈 鄧寒月

    【作者】 黃韜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