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落實“雙減”,需要積極整合資源,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
2021年7月,上海市教委成立上海市校外教育質量評測中心,秘書處設在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評測中心牽頭建設上?!八刭|教育育人共同體項目資源評價與應用體系。
三年來,上海積極整合各類校外教育服務資源,建設上海市學生素質教育優質資源平臺。這個全國首創的素質教育“大眾點評”平臺,構建了“引入—評價—退出—持續供給”的運作機制,在建立資源共同體機制、課程資源持續更新擴容、平臺功能迭代完善和平臺衍生主題活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
截至2024年初,該平臺已形成“在線公益課程”“進校服務課程”和“校外行走課程”這“三大課程體系”,涵蓋科普科創、藝術人文、體育鍛煉、健康安全等四大領域,匯聚7000多門優質課程資源,包括3600多門在線公益課程、2000多門進校服務課程、“上海小囡行走地圖”1200多條行走路線,豐富的課程資源為滿足學生個性化自適應學習提供了更多選擇,為“從課后服務走向課后教育”的發展提質夯實基礎。例如,2023年9月以來,浦東新區依托資源平臺遴選出76門課程送教進校,為全區近3.5萬名學生提供了課程學習資源,助力課后服務向課后教育提質升級,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基于素質教育“大眾點評”的平臺模式,上海還創生了一系列的素質教育系列品牌活動,如素質教育校外名師“周周播”、素質教育精品課程“雙月展”、進校服務優質課程“年年評”等,暢通優質資源流動,增大平臺應用黏性。
2022年8月6日,上海推出校外名師“周周播”素質教育直播課堂,截至2024年6月20日,已播出78期,課程面向K12全學段學生,內容涵蓋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戲曲、非遺傳承、自然科學、科技創新、體育運動等眾多領域,張軍、黃英、王洛勇、胡蘊琪等名家名師先后授課,課程直播和回放瀏覽量累計達3556萬人次,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校外名師“周周播”成為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學習自助餐”。校外名師“周周播”第八期“好玩兒的中國節——大型少兒舞蹈詩《中國節》賞析”結束后,來自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的二年級學生周鑫辰開心地說:“胡蘊琪老師的直播賞析課太生動有趣了,讓我對舞蹈有了新的認知,原來舞蹈可以和中華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讓我們在欣賞優揚舞姿的同時,也傳承了中華傳統美德。舞臺上哥哥姐姐們的表演精彩絕倫,我以后也要像他們一樣,在舞臺上傳遞正能量?!?/p>
學生們的收獲成長讓授課名師頗感欣慰。全國勞模、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學生藝術團舞蹈團團長胡蘊琪感言:“周周播平臺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場接一場的素質教育盛宴,打開了校外生活精彩美好的窗口?!?/p>
如今,上海市學生素質教育優質資源平臺的在線優課已經延伸到戲劇、朗誦、舞蹈、陶藝、攝影等一系列線下活動。比如,平臺聯手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組織“精彩藝夏”農村學校師生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走進“社會大課堂”,助力鄉村振興。
“雙減”三年來,上海素質教育成果不斷共享輻射。上海市學生素質教育優質資源平臺不僅為喀什青少年定制開設“文化潤疆”專欄,還開展滬喀青少年科普公益活動,組織24名科技教師走進喀什4縣41所學校,線上線下同頻實現“白玉蘭牽手小胡楊”。
據悉,上海積極推進多元共治,優化培訓市場發展生態。2020年支持成立了上海市培訓協會,強化行業協會公益互助服務,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機制”。同時,為強化行業自律,不斷優化科技類校外培訓管理,市培訓協會正式成立了上海市培訓協會科技輔導專委會,更好地促進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