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學生創業 > 正文

    系統教育,系統教育培訓英語

    “系統育人”概念的提出,直指當下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存在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各種教育力量相互割裂,無法形成系統合力。

    就教育系統內部而言,盡管一系列改革重點和舉措不斷出臺,尤其是圍繞著打破“應試導向”的控制和壟斷,根治基于“應試思維”的痼疾,真正從“教”走向“育”,改革從課程改革、招生考試、加強德育和其他思想教育、拓展學校各類活動形態,到推動學校整體改革,直至學校教育制度整體結構性改革,實現教育均衡政策等。這些改革雖然各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互之間常常存在著種種割裂、矛盾、沖突之處,導致不同領域的教育改革成效相互彌散、彼此消解,無法統整為實現育人目標的“系統力量”。

    更大的瓶頸和困境來自教育系統的外部,強大的文化傳統慣性、社會輿論風氣和道德氛圍、地方政府政績考核觀等共同形成的不利于驅除“應試崇拜”的社會生態環境,與教育系統內部的改革形成或明或暗的沖突,在持久的拉鋸、博弈中消耗著教育改革者的改革熱情與動力。為此,要改變“應試問題”這一制約學生身心發展和中國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需要教育內系統、外系統分別清晰自己在強化應試上起了什么實際作用,必須承擔何種改變的責任,并在自身作用力和影響力上,既各盡其責,也在育人目標、育人方式上達成共識,協同構建有助于形成相嵌、鏈接、互補、共生的教育合力的育人體制機制,立德樹人的目標才可能得以實現。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著力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薄跋到y育人”的概念由此生發,成為指引未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系統育人”和“系統教育力”的提出,還給教育生態帶來一個顯著的變化,即對教育體制和機制提出新的要求。它需要全社會共同創造體制機制的條件與基礎,形成基于系統育人、發揮“系統教育力”的體制機制格局,充分發揮體制機制的育人價值,實現全體制育人、全機制育人。如果以“系統育人”為尺度和眼光,好的教育體制機制不僅本身具有育人價值,而且能“系統發揮”育人價值。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如下關鍵詞:

    一是“共享”。盡管存在不同層面、類型和運行方式的教育體制機制,但它們都共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遵循“教育尺度”,共同以“立德樹人”為育人目標,這是基于系統育人的教育體制機制變革的前提性基礎。二是“關系”。如同《意見》中指出的那樣:“健全立德樹人系統化落實機制。強調要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層層深入、有機銜接?!比恰盎パa”。四是“互動”,促進不同領域、類型和層次的教育體制機制,彼此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多向互動”“整體聯動”“縱向滾動”“橫向脈動”的良性循環互動的大格局。五是“綜合”。六是“融通”。

    具備如上六大特性的教育體制機制,才是有利于“系統育人”的體制制度生態和格局,才有可能成為《意見》中倡導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才可能凝聚全社會的“系統教育力”,在整體化、全過程化中,讓體制原力、機制活力與教育偉力實現系統共生、交融共生和共生共長,以系統育人的方式,整體推進中國教育體制機制改革。

    也只有如此,一個全社會、全體制、全機制、全時空“系統育人”的新時代才可能最終到來。

    (作者李政濤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文娟系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副教授,原載《光明日報》,有刪改)

    《中國教育報》2017年11月20日第2版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