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大教育和新東方哪個好(學大教育和新東方哪個好數學)
為什么新東方、學而思、學大能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在小微輔導機構澎湃發展的浪潮中脫穎而出,成功上市,并成為行業巨頭?而又為什么新東方、學而思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后,如今仍占據行業龍頭,學大卻越來越沉寂?
綜合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我們先從影響教育培訓機構生存的最根本的問題說起。
教育培訓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有一個特殊性。對于所有行業,高素質的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一般行業,一個高素質的人才必須在公司里配合其他同事和部門才能發揮出他的才干。而在教育培訓業,一個優秀的老師完全可以不依靠機構就能獨立地完成授課,一個有名氣的老師基本不用擔心招生的問題。這就導致了這個行業一個極不穩定的因素就是教師的流動門檻很低。機構好不容易培養一個教師,這個教師一成長起來可能馬上就把老東家吵了自己去創業。
因此,對幾乎所有的培訓機構來說,最苦惱的問題是優質老師的流失。這成了影響教育培訓機構生存的最根本的問題。只有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機構才能長效地發展下去。
而目前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創立一種模式讓老師不輕易流失,二是創立一種模式降低老師的重要性,減少教師流失對機構的影響。
對此,學而思和新東方解決這個問題的思維是一致的,就是依靠龐大的教研團隊,創建了一套完整、運作良好的教學體系。
在這個教學體系里,老師們分工細化,就像一部機器里面的一個個小零件,即使打磨精良也不敢單獨跳出系統;而對于教學體系來說,少一個零件,只需要再補上一個,就能正常運行。所以這個教學體系,一則保證老師不會輕易流失,二是最大化地減少了老師流失對機構的影響。同時,教學體系的良好運轉又極大地保證了教學質量,解決了教育機構賴以發展的根本矛盾。
學大也建立了一個體系。但是與創始人俞敏洪、張邦鑫具有強大教研能力的新東方、學而思不同,以教育中介起家的學大,采取的措施是不直接解決教師問題,而把重心和關注點轉移到前期的服務,來降低優質教師的重要性,并由此始創了教育咨詢師這個崗位和對優質教師要求不高的“一對一”教學模式。
但是教師問題關系到教學質量問題,不解決這個根本矛盾的后果是無法維持長期的發展。新東方、學而思則倚靠慢慢建立起來的一套強大的教學體系,既約束著在自己機構成長起來的教師外流,又保住了教學質量的口碑。而雖然學大和新東方、學而思一樣,建立了一整套體系來減少優質教師流失對教輔機構的致命性影響,但避重就輕所建立的營銷體系雖然一時減輕了問題,卻還是避不開教學質量這個坎。
這就是新東方、學而思仍然高踞行業龍頭,而學大卻從2015開始從納斯達克退市轉投清華紫光上國內A股,再從A股退市,私有化,大至市場占有率逐漸退縮,小到校區管理一直沒有提升,最終沒跟上教育行業發展節奏的原因。
本文來源:百家號任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