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條,教育信條100條
1.如果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那么“差學生就是罵出來的”!
2.如果要讓學生將來能夠做得最好,那么教師就必須在現在使學生看到自己哪里是最好的。
3.學生學會思考比學生學會技巧更重要。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喪失,是教育的最大悲哀。
4.最努力工作的教師,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師;最善于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教師,才是最好的教師。
5.教師成就一個學生要付出很多,但是要毀掉一個學生也許就是不經意的一句話。
6.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走進教室,學習后在更高層面上產生不同的新問題。
7.衡量教育是否失敗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看一看學生通過學習后是更加熱愛學習,還是更加討厭學習。
8.為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我們教師說了不少,也做了不少,但是應該做的遠遠要比已經做的多得多。
9.如果說“教師為了‘不教’”,那么“學就是為了‘會學’”。教師切記,學習就是學習如何學習。
10.常言道:“名師名在思想”。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好教師,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名教師。
11.學生行為優秀不是真正的優秀,學生行為習慣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優秀的行為習慣。
12.欣賞學生切忌濫用表揚,因為濫用表揚會使學生不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意義、是否正確,而是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能獲得表揚。
13.教師要善于培養超過自己的學生,但是教師也要知道如果學生太容易超過自己,那么自己則絕對不是一個好教師
8.為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我們教師說了不少,也做了不少,但是應該做的遠遠要比已經做的多得多。
9.如果說“教師為了‘不教’”,那么“學就是為了‘會學’”。教師切記,學習就是學習如何學習。
10.常言道:“名師名在思想”。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好教師,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名教師。
11.學生行為優秀不是真正的優秀,學生行為習慣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優秀的行為習慣。
12.欣賞學生切忌濫用表揚,因為濫用表揚會使學生不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意義、是否正確,而是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能獲得表揚。
13.教師要善于培養超過自己的學生,但是教師也要知道如果學生太容易超過自己,那么自己則絕對不是一個好教師。
14.演員,靠自己的演技征服觀眾;球員,靠自己的球技留住球迷;教師,靠自己的綜合素質引領學生奔向美好的未來。
15.當一個教師不想教育好學生的時候,再多的方法也會被他視為沒有方法;當一個教師真心想教育好學生的時候,沒有方法他也會去摸索或創造方法。
16.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茖W教育主要靠灌輸,人文教育主要靠熏陶??茖W教育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教人如何做人。
17.有時教師贊揚學生,學生不一定都感激教師,因為教師所贊揚的是眾所周知的。如果教師所贊揚的是鮮為人知的,學生則一定會萬分感激。
18.一節課的成功不僅要看解決了多少高質量的問題,更要看學生提出了多少高質量的問題。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往往比解決高質量的問題更重要。
19.我們經常說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其實好學生是不要教或很少教的,只要稍微點撥即可;我們所說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主要是指要面向中下層次的學生。
20.有道是“說真話還是說假話屬于道德問題,說對話還是說錯話屬于認識問題”。因此,教師要寧可讓學生說錯誤的真話,也不要讓學生說漂亮的假話。
21.一個教師的觀察力強弱與否,不是看他是否會發現“優等生”的優點和“差等生”的缺點,而是看他是否能發現“優等生”的缺點和“差等生”的優點。
22.讓學生全面發展不能理解為讓學生均衡發展。我們的教育不僅需要“哪壺不開提哪壺”的補短教育,更需要“哪壺開了提哪壺”的揚長教育。
23.許多時候,學生并非不接受教師所講的道理,他們不接受的往往是教師講道理的方式。所以,教師在講道理的時候既要注重內容,也要注重注重方式。
24.教師在課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現欲,唯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以及思考的時間。如今學生在課堂上缺少的就是“表現機會”和“思考時間”。
25.學生的素質包含著德智體美等方面,從多個層面看學生,就會發現學生中只存在差異,而不存在差生。也就是說沒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異的學生。
26.教師教育“問題學生”的時候,是教師教育水平提高最快的時候。衡量教師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之一就是看這個教師是否能將“問題學生”教育好。
27.學生的求知欲為本,知識為末。教師如果傷害了學生的求知欲,就會造成他們厭學,就會舍本逐末,以末害本。好的教育就是使學生一輩子都能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8.從表面看“心罰”學生比“體罰”學生顯得“文明”,但“體罰”傷害的是學生的肉體,“心罰”傷害的是學生的心靈。所以,“心罰”學生比“體罰”學生更可怕。
29.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我們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行為上一定要聽話,但在思維上不一定要聽話,也就是要給學生一定的“不聽話度”,可以胡思亂想,但不能胡作非為。
30.參加勞動和到健身房鍛煉都要流一身汗,但是前者更多的時候是痛苦,后者更多的時候是愉快,這主要是因為是否愿意。高明的教師就是善于使學生由“不愿意學習”變成“愿意學習”。
31.教育學生時切莫“評先進”、“加分”等功利的方法去誘導學生,因為如果讓學生把取得的成績當作換取利益的一種手段,不管教師的主觀意圖怎樣,在客觀上就等于是鼓勵學生追求功利。
32.教師應該欣賞這么一個概括——教學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教師帶著書本走向學生”;第二個境界是“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老師”;第三個境界是“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書本”。
33.“讓課堂充滿問題”很容易,但是沒有價值;“讓問題充滿思考不容易”,但是很有價值。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追求的是“讓問題充滿思考”,而不是“讓課堂充滿問題”。
34.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如何,不僅要看他是否有淵博的學識,更要看他是否營造了平等、寬松和愉快的氛圍。老師務必懂得,越是平等、寬松和愉快的氛圍,學生越容易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35.教學反思對于教師的個人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正如一個著名的教育專家所言: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能夠成為名師,而一個教師寫5年的教學反思則很可能成為名師。
36.我們之所以認為偉人偉大,是因為我們總是跪著看他們;我們之所以認為學生幼稚,是因為我們總是站著看他們。因此,當教師蹲下來看學生時,就會發現學生也有“偉大”之處。
37.教師要善于成為學生的傾聽者。傾聽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即使你沒有給予學生什么指點或幫助,但有了傾聽,你便在心靈上給予學生十分豐厚的精神饋贈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其實又很簡單!
38.我國教育的一些優勢如學生的計算能力強等,現代技術是可以代替的,而我們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學生的創新能力弱等,卻是現代技術無法代替的。這就是我們教育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所在。
39.人最可貴的心理品質之一就是自信心。一個人有了自信心,就能使自己不屈不撓地攀登上人生的最高峰。因此,可以這么說:對學生最大的傷害是傷害他的自信心,對學生最大的幫助是幫助他樹立自信心。
40.轉變一個“問題學生”的意義不亞于使一個優等生考上大學。也就是說,一個教師教出一個考上北大或清華的學生,一個教師喚醒一個“問題學生”沉睡的靈魂,他們各自的功績并沒有大小之別。
41.要想成為真正的名師,學習的速度務必大于教育變革的速度。教師要將“學習”作為最重要的職業需要之一,形成“人認識學習之人,時時是學習之時,處處是學習之處,事事是學習之事”的理念。教師最不幸的就是學生對他的學問的懷疑。
42.最成功的課堂教學,就是要使學生的角色由“聽課者”轉化成“參與者”,并最終變成“合作者”,也就是說要使人分不清誰是教師誰是學生。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關系,但教師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處于首席地位,即“平等中的首席”。
43.眾所周知,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但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要注重“錦上添花的愛”,更要注重“雪中送炭的愛”。其實,現在的學生缺少的并不是“愛”,而是對“愛”的感受能力,所以,培養學生對“愛”的感受力,比愛學生更重要。
44.這幾種比喻值得我們教師欣賞——教師應該是個“介紹人”,介紹學生與學習相依相戀;教師應該是個“打火機”,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智慧火把迅速點燃;教師應該是個“領頭羊”,引領學生走進知識的茫茫草原;教師應該是個“味精”,將學生的學習變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餐。
45.教師教會學生知識技能,不如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不如教會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學習方法;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學習方法,不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如讓學生感悟人生的智慧。
46.我們教師要牢記,沒有醫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更沒有醫治教育百病的靈丹妙藥,永遠不可能從某一位成功教師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藝術或方法來對自己的學生實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夠那樣,那么,世界將是只有領袖、政治家、科學家、詩人、銀行家、企業家和大富翁的世界,這樣的世界也將變得無法存在。
47.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應該首先熱愛學生。因此,與其說“尊師愛生”,不如說“愛生尊師”。因為教師的年齡一般比學生大,知識比學生豐富,所接受的教育比學生多,理所當然要首先愛學生,只有這樣才談得上讓學生尊重。教師對學生應該:“管如嚴父,愛如慈母,親親如朋友?!苯處煂W生的愛,既是一種教育的力量,也是一種教育的手段。
48.學生是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因而犯錯誤是難免的。而學校就是給學生犯錯誤的地方,也只有讓學生在學校里適當地犯錯誤,他們才能記住教訓,將來到社會上才能少犯錯誤。所以,學生不要放棄犯錯誤的權力,否則他們將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有一句話很值得品味:“人如果在犯錯誤的年齡沒有犯過錯,那不是最大的錯誤嗎?”所以,教師不要整天盯著學生的缺點,因為這是教師最大的缺點;教師不要整天盯著學生的失誤,因為這是教師最大的失誤。
49.學生有缺點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沒有特點。大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币簿褪钦f,教育要培育的是一棵棵千姿百態的麥苗,而不是工業化流水線上千篇一律的產品。教師應該知曉:我們培養的學生不是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而是像他們自己。學生沒有特點,應該是教師的悲哀;教師沒有特點,應該是校長的悲哀。師生缺乏特點必然導致學校喪失特色,一個沒有特色的學校是沒有多大發展潛力的。
50.當今課堂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問題”,即學生只會回答問題不會提出問題,提出問題遠比回答問題更好重要。李政道教授說得好:“學問學問,就是學習提問;切莫將‘學問’變成‘學答’?!眲毡赜涀。翰桓呙鞯慕處?,使學生頭腦里的問號的數量越變越多,問號的層次越變越高。學生向教師提問比教師向學生提問更加可貴,也就是說,教師向學生講授“為什么”遠不如學生向教師提出“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