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平臺-遼寧省藥學會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平臺
來源:【中國醫藥報】
編者按
近日,多個省份發布2024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報名通知,落實國家藥監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今日起,本版連續兩期刊發專家署名文章,重溫《規定》重點要求,以期為各地規范開展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提供參考。
□ 中國藥科大學藥品監管科學研究院 蔣蓉
今年1月,《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印發實施,全文共六章30條,全面規定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教育機構、執業藥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繼續教育考核監督要求,進一步規范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作,促進執業藥師隊伍能力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完善執業藥師職業生涯全過程管理體系
執業藥師制度自20世紀90年代建立之初,就將繼續教育作為制度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執業藥師隊伍的快速發展,國家藥監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先后制定或修訂《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執業藥師注冊管理辦法》,對資格準入和注冊管理作出具體要求,并從制度層面加強注冊與繼續教育有效銜接,明確繼續教育學分要求。
然而,組織開展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僅依據2015年中國藥師協會印發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試行辦法》已遠不能適應當前需要。因此,《規定》聚焦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實施要求,確立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理順管理體制和職責分工,細化教育內容、方式和學時管理,明確考核監督和違規處理要求。通過全面細致的管理要求,《規定》補齊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制度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短板,形成包括考試準入、注冊執業、持續學習的職業生涯全過程管理體系。
強調能力建設目標和基本原則
國家藥監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累計在注冊有效期內的執業藥師有789313人。醫藥行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發展,要求執業藥師必須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以勝任相關崗位?!丁笆奈濉眹宜幤钒踩按龠M高質量發展規劃》將規范繼續教育、持續實施執業藥師能力與學歷提升工程作為專業素質提升工程任務之一。
《規定》指出,能力建設是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核心,應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前瞻性,建設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執業藥師隊伍。此外,強調將以人為本、學以致用作為遵循原則,即把握行業特點,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與使用相結合,引導執業藥師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能力,提升藥學服務水平。
細化繼續教育多樣化內容和方式
目前,各?。▍^、市)通過高等院校、行業組織、第三方機構等開展不同形式的執業藥師教育工作,教育方式以課程講授、學術講座為主,存在理論授課為主、實踐教學薄弱的問題。
《規定》堅持基礎性、前沿性和實踐性的原則,細化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內容,為繼續教育機構課程規劃和內容設置提供明確指引?!兑幎ā访鞔_,公需科目包括執業藥師應當普遍掌握的政治理論、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技術信息等基本知識;專業科目包括從事藥品質量管理和藥學服務工作應當掌握的行業政策法規,藥品管理、處方審核調配、合理用藥指導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行業發展需要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
《規定》將能力培養與學歷提升相結合,將學歷提升作為繼續教育的方式之一。鼓勵執業藥師將崗位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研究,承認課題研究、論文著作、學術會議報告、專題講座授課等也可作為參加繼續教育的方式。此外,將參加各類評比、競賽也列為繼續教育活動。
建立持續評估和質量控制體系
質量是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的生命線。構建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即對繼續教育過程實施持續評估和全過程質量管理,是實現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培養目標的基礎,也是推動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向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規定》結合教育教學發展規律和地方經驗,首次提出建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機構教學質量動態監測機制,明確省級以上藥品監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持續組織對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機構教學質量開展動態監測。這就要求各?。▍^、市)應當建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質量持續評估體系,確立評估機構、評估指標、評估方式和評估周期,為動態監測提供依據和參考。
《規定》專門強調監測結果應用途徑,提出將監測情況作為評價繼續教育機構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以及是否繼續承擔執業藥師繼續教育任務的重要依據。如存在繼續教育質量監測結果較差等情況,由省級以上藥品監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或者轉送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總體而言,《規定》遵循專業技術人員成長規律,立足各省份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和實施經驗,明確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作目標原則,積極鼓勵執業藥師以多種形式參與繼續教育,加強繼續教育質量監測管理,全面保障教育效果和隊伍建設成效。隨著《規定》的落地施行,各省級藥品監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以此為依據,優化健全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體系,建設優質繼續教育機構和精品課程,共同推動執業藥師隊伍更好服務公眾用藥安全、藥品質量管理和健康中國建設。
本文來自【中國醫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