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 正文

    教育目標分類學—教育目標分類學的最大貢獻在于為科學技術

    2.3 制定課程目標的基本原理

    2.3.1 與“課程目標”相關的幾個概念

    2.3.1.1 本課程對“教育目標”“教育目的”等術語的約定

    ① “目的”“目標”“方針”“宗旨”等術語釋義

    ② 關于“教育目標”“教育目的”等相關術語的約定

    2.3.1.2 與“課程目標”相關概念的含義

    ① “教育方針”的含義

    ② “教育目的”的含義

    ③ “培養目標”的含義

    ④ “課程目標”的含義

    ⑤ “教學目標”的含義

    2.3.1.3 與“課程目標”相關的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

    2.3.2 制定課程目標的基本原理

    2.3.2.1 來自泰勒的啟示

    ① 泰勒簡介

    ② 泰勒對教育本質的理解

    ③ 泰勒的“課程目標”定義

    ④ 泰勒制定課程目標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2.3.2.2 課程目標的分類與具體化

    ① 概述

    ②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及其修訂

    ③ 當代認知心理學家的學習目標分類觀點

    ④ 其他常見的教育目標分類觀點

    2.3.2.3 課程目標的行為化表述

    ① 課程目標表述的基本要求

    ② 課程目標表述中的常見錯誤

    ③ 幾種常用的課程目標行為化表述方法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P971:【目標】mùbiāo [名] ?射擊、共計或尋求的對象:看清~丨發現~。?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奮斗~。

    P971:【目的】mùdì [名] 想要達到的地點或境地;要想得到的結果:~地丨 ~是想要探索問題的由來。

    在當前我國的語境中,“目標”“目的”都是表達人們對其活動結果的預期、預設、意圖等。兩者在應用上雖然有差異,但“目標”“目的”都可以表示人們尋求的外在的、具體的對象,如“目的地”“發現目標”;也可以表示人們追求的主觀意圖(觀念中并未變為現實的)。

    在教育理論界,人們習慣于在較為籠統的層次上使用“目的”,如“教育目的(educational aim或educational gaol)”;而在較為具體明確的層次上使用“目標”,如“課程目標(curriculum objectives)”“教學目標(instructional objectives)”(也有用“教學目的”)。

    本課程中,我們約定,無論在較為籠統或較為具體明確的層次上我們都統稱為“目標”,即將“教育目標”作為一個類的范疇的總名稱,其他的諸如“教育方針(目標方面)”“教育目的(總的、籠統的教育目標)”“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等各級目標都是屬于這一個范疇的具體概念。

    教育目標分類學—教育目標分類學的最大貢獻在于為科學技術

    作為類的范疇概念的“教育目標”,泛指國家教育體系的各級各類教育中,教育教學主體對總的或局部的教育教學活動所要造就的人(受教育者)的質量規格的預期設想。

    教育方針是一個國家、政黨等社會集團在一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指導教育事業發展的總目標和總方,它規定了教育的性質、目標以及實現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教育方針是教育總原則和總政策的概括,它規定了教育目標以及實現教育目標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即對建立教育制度、確定教育任務、選擇教育內容以及管理和指導教育工作的全過程都起定向和指導作用。

    教育方針的內容包括教育的性質、目標、方向、途徑及方式、方法等。這些內容回答了“為誰培養人(為誰服務)”(性質方面)、“培養什么樣的人”(目標方面)、“如何培養人”(途徑方面)等三個教育的最基本問題。其中,教育方針的目標方面是國家教育體系的總的教育目標(即關于“教育旨在培養什么樣的合乎本國社會制度要求的合格公民”,簡言之就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的最高度概括的表述。它體現了統治階級在教育領域的意志和核心價值觀。它是最高的教育目標,即,屬于原(零)級教育目標。

    世界各國對教育方針的制定和提法不盡相同。通常,在實行集權管理體制的國家(如法國和蘇聯)多以政黨或中央政府發布決議、頒行法令的方式提出;在實行分權管理體制的國家(如美國)多以地方政府的憲法加以規定。在我國,教育方針通常在諸如“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等黨的權威文件中表述。

    值得指出的是,教育宗旨=教育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使用‘教育方針’以代替‘教育宗旨’的提法?!?(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教育目的是指國家教育體系的總的教育目標,是對國家對整個教育體系各級各類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身心規格的最基本要求,是教育活動的總的意圖,它所體現的是普遍的、總體的、終極的教育價值。它體現在一個國家的憲法(將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為國家法律規范)、教育政策綱領性文件(將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為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教育政策)之中。屬于一級教育目標。

    在本課程中“教育目的”特指基礎教育各學段的總的培養目標,通常在國家教育法以及教育主管部門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文件)中表述。

    這里的“培養目標”就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特定學段的課程方案的總的教育目標,就是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教基[2001]28號)、《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教基[2003]6號)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等文件中的“培養目標”。因此,本課程采用的“培養目標”的定義如下:

    培養目標是指國家教育體系中的特定“級”(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等各級教育)、特定“類”(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類教育。本課程主要是指基礎教育,即中小學教育)和特定學段的整個課程體系的總的教育目標。

    屬于二級教育目標。

    這類目標通常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課程方案等文件中表述。

    課程目標,也稱學科課程目標,是指國家教育體系中特定“類”、特定“級”、特定學段中特定科目的總的教育目標。

    屬于三級教育目標。

    這類目標通常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各學科課程標準中表述。

    教學目標是指特定科目、特定模塊、特定章節、特定課題的具體教學活動的教育目標。是師生雙方根據一定的要求預先設想和確定的教學結果。

    屬于四級教育目標。

    這類目標通常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學科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教書用書等文件中表述。

    一方面,教育目標是作為范疇的概念,而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等都是“教育目標”范疇中的一個具體概念。

    “教育目標”作為一個高度概括的范疇概念,它是一個由總目標(“教育方針(目標方面)”“教育目的”),以及各級各類子目標(“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構成的教育目標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

    另一方面,在這個教育目標體系中,教育方針(目標方面)→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教育目標的逐級具體化和細化的過程。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