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網(第一教育網官方網站下載)
2020年,新入職的我中途接班,從剛接班時的焦慮到此刻的從容,兩年多的經歷錘煉了我的品性,是我教師生涯中珍貴的回憶。
雖然當時初出茅廬,但我知道中途接班會有一場“硬仗”,于是查閱論文、請教老教師和前班主任,多方取經,最終確定了三個接班策略。
一是逐個家訪,深入了解學生。炎熱的8月,我騎著電動車在學區內奔走,每到一戶人家都與家長和孩子深入交流,盡可能多地感受家教家風和學生情況并建檔,比如哪些孩子是祖輩陪伴成長的、哪些是父母兩地分居的、哪些家長極其嚴厲等。交流中,學生不再是班級花名冊上的名字,而是我面前生動的人。
因為家訪時已經見面交流,開學后學生對我少了一些陌生感,這令彼此的心情都穩定了很多。開學后的兩周時間,我用文字記錄學生的一點一滴,他們的交友、喜好、習慣、優缺點甚至口頭禪我都知道。經過兩周駐扎在班級,42個學生的個性“版圖”我已經基本拼完整。
二是繼承傳統,確立新規則。班級的中隊名是“小宇宙中隊”,擁有專屬標識與班服;有班級公眾號,記錄班級活動的精彩瞬間;有師生每年拍集體照的傳統;有健全的班干部制度,每個班干部都認真負責,晨誦、衛生管理等井然有序。班級的優良傳統我都選擇了保留,延續踏實、奮進的氛圍。
與此同時,我利用班會課與學生一起制定班級公約,大家先提議形成提案,再無記名投票表決、公開唱票,最后形成公約張貼并執行。我們制定了有趣有愛的公約,例如陽光體育鍛煉時間,班主任和學生一起鍛煉;全班性檢測優秀的可以得到美食獎勵,美食在勞動課上由大家一起制作;今日事今日畢,黑板新開“自律欄”,教師提前書寫校內和家庭作業,拒絕拖延。創新規則是為了讓“我”成為“我們”,一群人一起走,攜手前行。
三是真心關愛,給學生情感的浸潤。我從不吝惜鼓勵,因為它會像一束光照亮孩子的世界。曾經有個學生給我一張紙條,寫道“為什么媽媽不能像老師那樣溫柔”。我看到時很心疼孩子,所以在下發的作業本里夾了一張便簽,回復道:因為媽媽是媽媽,老師是老師,我們對你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愛的方式也不同。后來,我看到孩子在課間蹦蹦跳跳很開心。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師生交往真誠是第一原則。
此外,對于學校賽事、班級活動我也很重視,珍惜每一個提升新團隊凝聚力的機會。在開學初的教室布置評比活動中,我設計圖紙、手工裁剪、張貼布置,在教室忙碌到深夜;學校的籃球賽、運動會,我與學生拼盡全力,創造了班級的“體育奇跡”;學生“十歲成長禮”,我將教室布置成大型歡樂派對現場,給足了學生儀式感。
兩年來,通過用心實施三個策略,“小宇宙中隊”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氛圍越來越濃,我得到了學生的信任、家長的支持,我的班級也被評為“杭州市拱墅區先進班集體”。我很珍惜陪伴學生成長的機會,期待與學生一起欣賞下一站的風景。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市文瀾實驗學校)
《中國教師報》2023年08月23日第12版
作者:何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