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考試信息 > 正文

    金博士機器人教育、十大機器人培訓機構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海外碩博申請之獎學金篇。

    我是南洋理工大學的在讀博士生Alex。我們今天分享的獎學金涵蓋的面很多,其實是更廣義上的獎學金,所有的只要是能有助于你讀書過程中的經濟方面的資助都算在這里面,不是一個單純的狹義的獎學金。

    獎學金種類

    獎學金宏觀上來說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助學金、獎學金、學費減免和TA/RA。

    金博士機器人教育、十大機器人培訓機構

    第一種是fellowship,這個基本上是以美國大學的標準來劃分的,也就是所謂的助學金,助學金是一種金額最高、競爭最激烈的獎學金。一般情況下,如果獲得了一所學校授予的助學金,便是獲得了全獎。

    第二種是scholarship,即獎學金。獎學金不像助學金一樣只有一種形式,它在同一所大學可能設置幾種甚至十幾種不同形式的獎學金,一個學生可以有資格同時申請兩種以上的獎學金。

    這兩種一般金額很高,沒有什么附加條件,代表著學校出于對你能力的認可。幾乎包含了所有的學費、住宿費、雜費,還有一些交通費之類的補貼,是很高額度的補助。拿到fellowship和scholarship的難度其實挺大的,一些特別優秀的本科申請者會拿到,碩士或者博士拿到這種的比較少。因為研究生區別于本科,是另外一個體系了。本科生即使拿到這個,他們的比例也很小,學校養得過來。

    碩士生和博士生想拿到這兩種類型的獎金,自己優秀不優秀是一方面,另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你是不是在替學校做研究?有沒有給學校有產出?這樣來決定能不能拿到助學金及與獎學金。所以研究生更多的是拿到學費減免和助研金與助教金,我們會更詳細的講一下這兩種類型。

    獎學金主流類型

    1.學費減免

    學費減免(tuition waiver)實際上并不屬于獎學金的范疇,而是屬于經濟資助,這是中國學生,尤其是非理工類申請人拿的最多的一類資助類型。額度從25%-75%或是全部減免學費都有,學校會給一些它認為優秀的同學減免。Tuition Wavier是由學院和學校提供的,一般會跟著你的admission offer一起發出,這就是說其實決定你能不能拿到學費減免,是在你申請材料提交的時候。你在提交材料的時候,就已經基本上決定了學校錄不錄取你,同時他們會考慮這個。

    這個錢是由學校提供,意味著跟導師這些因素沒有關系,所以它不僅限于研究型的學生。我認識蠻多的授課型的同學,他們不管在美國的還是在澳洲的,都有拿到Tuition Wavier。所以說你要想拿到Tuition Wavier,主要是要把你的申請材料做的好一些。

    2.RA/TA

    助研RA(research assistant ship)和助教TA(teaching assistant ship)都是屬于服務性質的。獲得這類獎學金的得主,一般會每周工作12-20小時的輔助教學或者研究工作。

    授課型的碩士一般跟RA/TA沒有什么太多緣分,主要是研究型的學生。這種一般是你需要去幫老師上一些本科生的課,帶一些實驗,做一些教學任務,然后他給你發錢。在美國不管是RA/TA,一般的高校能給到2000美金左右。

    RA是由導師提供的,基本上所謂的科研助理,其實就是在做自己的科研項目。因為你做了RA了,在一般的美國高校都把你定義為staff,就是學校的一個員工,所以說也是免學費的。這種其實是蠻好的,對于大部分研究生學生,不管是博士還是碩士都是挺好的。談不上什么額外的服務,就是自己的科研項目,你做就好了。

    TA的話,一般是由學院或者學校提供。TA是真的要額外做一些跟你自己的科研課程沒有關系的事情。比如幫助老師們上本科生課程,但一般的也不會讓你上課,基本就是判作業或者判考試試卷,平常帶帶實驗課或者講講題之類的。TA的名額一般都是由學院來確定,相當于學院發了這些,到時候給你分配。也不一定能分配到自己的導師,這個確實是比較費事兒。理論上來說是學院認為值得贊助的,但是又沒有像拿到RA的同學那么優秀,就會分配到TA。當然TA也是非常普遍的獎學金形式。并且一般美國高校也是把TA當作staff的,所以它也會給你免掉學費。

    綜合而言TA和RA是最最主流的 ,基本上一般top10到top100之間的一些普通的高校,都能夠給到兩千多一點兒,自己的日常生活支出都是可以滿足的。所以大家跟學院領導argue、跟老師套磁時,最好是能拿到RA,如果拿不到的話,也盡量爭取一個TA的名額,尤其是對博士生而言。

    3.工作類型

    除了美國之外,像歐洲這邊,他們的PhD就是純工作,沒有人把PhD當學生。尤其像法國、德國,他們基本拿的簽證都是工作簽,會給你發工資。法國可能要交學費,但是法國給的錢也多,即使交了學費也完全夠生活。瑞士和德國都是高等教育不要錢的,即使是外國人也不要錢,所以碩士博士都沒有學費這一說,像瑞士蘇黎世理工的PhD也是簽工作合同的,一年一簽,每年續合同。

    跟歐洲這種制度有點類似的是新加坡有一種PhD叫part-time PhD,翻譯過來就是國內的在職博士,但其實跟國內在職博士是兩回事兒。這個也是要求你有工作,拿的是工作簽證,同時去上學。這個要自己交學費,因為你有工作嘛,扣除學費之后,每個月剩下的待遇基本和純學生的PhD差不多,新加坡這個part-time PhD它其實就是PhD,跟full-time的沒什么區別,包括最后的畢業證。

    4.CSC

    還有一大類就是第三方機構。我們中國學生有可能拿到經濟資助的,最容易的相對來說就CSC。國家留學基金委給出錢,畢業之后需要回國服務兩年。這個錢給的不多,但是基本上也夠用。

    這是一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獎學金資助標準,關于各個國家地區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知道申請英國那邊的博士生很多人都會申請這個,因為英國的博士很多科都不給獎學金,相當于自費,申請到CSC也就湊合著能讀了。CSC需要你拿到offer之后再去申請,現在好像已經國家改成只給博士生和訪問學者或教授,現在碩士好像已經不能申請了。

    獎學金申請條件

    看完了留學獎學金有哪些種類之后,我們再來說一下要滿足什么條件。

    1.學費減免

    Tuition Wavier,這個主要就是要滿足學校的評審要求,你要取悅的對象就是審核委員會的那些人。首先我們要確保他們錄取,盡量表現得比其他候選人更好一些,就是你的材料要豐富,比如說你的托福成績要高,GRE成績要高,GPA要高,又做過很多其他事情。其實就跟申請一樣,就是把自己的事能做的做好,然后等待結果就好了,因為我們也不知道評審委員會是誰,也很難直接聯系去套磁什么的。

    其實有很大的一部分留學的同學,大家僅僅是出去讀個授課型碩士的,美國是兩年,英國新加坡這邊是一年,這種其實你能拿到獎學金(別人給你錢)的機會非常少,既然是讀這種碩士,其實就不用太考慮別人給你錢的這回事兒了。盡量讓自己少給學校交錢,這個就已經很不錯了。

    2.RA/TA

    RA或者TA,這種主要是針對研究型的學生,其實研究型的碩士拿到這種的也很少,主要就是博士生。本來申請研究型的項目你就要去套磁,不管是碩士還是博士,總得套磁,你在套磁的過程中,你要說服自己的導師,就是他有錢的話,你要說服他,讓他把這個機會給你,所以關鍵是要去跟自己的老師argue。當然你在選擇的時候,你也盡量看一看這些導師有沒有錢,有沒有可能有錢。一些年輕的導師可能項目會比較多,學院會支持他的發展,有可能會RA/TA的名額多一些,或者說還有一些大牛老師,他們接的項目比較多,手里面也有funding,這種你進去之后機會就很多了,就有可能拿到錢。

    3.工作類型

    這個關鍵就是找到工作,首先這個所謂的工作不是說你去外面找個工作,然后再來過來讀。而是說你的項目里邊兒有一個依托的項目,不管歐洲還是新加坡這邊,說是一邊工作一邊讀博,并不是說兩條線并行,而是說他工作的內容就是他讀博做的項目。只不過是依托于這個項目。

    一開始去沒有那么多人脈,怎么去找這種獎學金?其實主要還是聯系導師,導師的作用還是很關鍵的。讓導師幫忙去找一些項目,到了高年級自己也就能找到一些項目?;旧?span>你想從對方學校拿錢,總的原則是套磁的時候一定要聯系導師,讓導師去幫你去找錢,所以說你首先要說服導師,跟導師說我和你的研究興趣匹配,我的能力足夠做這些研究,收我為學生吧。談的很好的時候,再來聊一下能不能資助我一下。

    國外的導師都是既然愿意要你的話,一般默認都會資助你的,如果說連資助學生的錢都沒有的導師的話,你也要反過來想想,他是不是一個值得我跟著讀的導師呢?

    4.CSC

    CSC要參加我們中國留學基金委的評選審核。據一些參加過評選拿到CSC資助的同學說,他們的評選很標準化,他有一個表,綜合你的本科的背景,你的雅思成績或者托福成績。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項目是你的研究計劃Research Proposal,這個決定性挺大的。還有一個就是即使是CSC,你國外的導師也很重要,如果國外導師是一個很牛的導師,你的研究計劃又很詳實的話,說服CSC的老師給你這個資助就相對容易。

    CSC要特別注意時間點,它大概在3月份左右就要提交材料,所以說你在3月份的時候就得拿到國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這樣你才有可能去申請。但是比如說像新加坡這邊,博士生的錄取都是四五月份、五六月份才發,所以肯定趕不上CSC。但是英國、美國那邊大部分學校能趕得上,知乎上有一些詳細的經驗帖,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申請難度

    講完了申請獎學金要滿足什么條件之后。我們再分析一下獎學金申請的整體難度。

    首先,這個肯定是跟專業相關的,總的趨勢就是理工科相對容易。因為理工科的funding多,需要人的坑位也多,理工科很多都是團隊合作嘛,需要很多人,選擇也相對多一些;商科和人文社科類的都比較少,無論是funding還是坑位上都比較少。

    理工科里具體也是有區別的,理工科里面相對來說最容易的就是很理學的一些專業,像化學、物理這些,這個分支確實比較熱,而且相對來說,美國本土學生讀的比較少,坊間傳言生化環材四大坑嘛,這種畢業之后就業方向很難說,所以相對來說競爭小一點兒,錢相對充裕一點兒。

    工科相對來說之后就業很明朗,當下熱門的像計算機科學,包括引申出來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還有網絡安全這些,很多熱錢往里涌,申請的人也很多,所以競爭相對來說激烈一些,一般像CS的博士生能拿到offer,基本上也會給錢的。不光是計算機,像機械、電氣這些基本上也差不多,基本上能拿到offer就會有錢。整體而言,理工科的同學,整個態勢還是比較明朗,不用太擔心錢的問題,好好的準備自己的材料,認真去申請就完事兒。

    商科和人文社科主要都是以fellowship或者scholarship或免學費這種形式,通過學院發放,很少有你跟著導師做項目,導師會給你發這種情況。有可能你跟著導師做項目,但是導師不給你發錢。TA的話可能會有一些,但是沒有聽說過有RA的。所以說商科和人文社科,你聽到他們自費讀PhD也是有可能的。

    人文社科的主要競爭難度來源于獎學金的名額少。主要是傾向于發給那些有明確的研究興趣研究方向,并且你的研究方向正好跟這個學校最近想發展的這個方向相關。此外,商科和人文社科普遍的對于申請人的語言能力,包括寫作、口語等等,要求會比較高,這個相比于理工科是明顯要高出一個level的。

    一點小小的建議就是不管是商科還是人文社科里面,有一些現在很熱的量化統計相關的研究方向?,F在是大數據時代嘛,什么東西都要講究數據,定量研究、量化統計這些研究方向的基金比較多一點,跟企業界的結合也可能相對多一些,所以相對的學院給做這方面的同學的獎學金也多,有可能導師們也會有錢,同學們如果跟這些方向比較接近的話,可以考慮靠近這邊。

    第二個就是跟學校層次有關。頂尖名校競爭是激烈,但是你不可能聽說有誰在MIT或者斯坦福讀博士沒有獎學金。你要是申請頂尖名校,像美國的TOP10或者TOP15的博士的話,基本上不可能出現沒獎學金的情況,就是只要你被錄取肯定會給你獎學金的,這些學校不差錢,只差優秀的學生。

    我申請的時候調查過,像耶魯工學院,他們給博士生發的錢,有點兒像我們最初說的fellowship或者scholarship,是那種全包的,直接包你六年,每個月給發三千多美金,比美國的普通高校都高很多。這個錢是學院出的,跟老師沒關系,他是為了保證你作為一個博士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人員,你的基金是獨立的,不受制于老師。

    當然了,這種確實是比較難的,退而求其次,top10、top15到top50之間的這些學校,你申請PhD的時候競爭沒有那么激烈,但是資金相對來說也沒有那么充裕,不過一般情況下也都是有錢的,不會太摳。

    第三就是跟地區有關,不同地區確實有不同。美國那邊很少有自費的博士生,但是像英國就有很多自費的博士生,英國他不管你學科是什么,就是不給錢。新加坡這邊有一個Service Obligation政策,就是它給你免一半學費,你畢業之后需要在新簽約工作三年。這個碩士、博士都可以簽約。

    注意事項

    1.如何申請

    在填寫申請表格時你注明要獎學金,然后正常申請就好了。

    2.積極套磁

    第二個,研究型的學生你想要拿到RA或者TA,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積極的套磁,聯系導師,這是你有可能拿到獎學金的保證,即使部分學校的導師沒有拍板決定權,由評審委員會來考慮,就比如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機器人學院,他們有一個評選委員會一起考慮要不要這個博士生,但是你套磁聯系到導師之后,有導師的背書總是好的。

    獎學金的評審跟PhD錄取一般是綁定在一起的,很少會有學校發那種完全沒有獎學金,就是純一個offer,讓同學們自己交四年學費這種很少的。

    即使有一些只是拿到無獎的offer,也不意味著四五年一定沒有獎學金,他有可能是第一年不給你獎學金,或者第一年給你一些學費減免但是不給錢,生活費自理,第二年之后,因為你在學校已經待了一年,你就主動去找老師,然后去做RA,這些機會都要比新生聯系上方便多了。

    比如說像之前我申請美國那邊,拿到了德州農工的一個博士生的名額,那個就是第一年的時候不是完完全全的全獎,第一個學期給免了學費,但是沒有生活費;第二個學期就給了TA的資格,相當減免了學費,每月還給發一些錢,從第三個學期開始學院就告訴我之后就你得自己去找啦,學院就幫你就幫到這兒了,之后就沒有學院的錢了,你必須找到相應的老師,從導師的項目里邊兒找到RA,那也是可以的。其實你在那兒讀博士讀了一年之后,基本上是能找到導師的。

    之前的討論里面大部分我提到的都是博士生,因為這塊對于碩士生申請者,尤其是申請授課型的碩士,很難拿到RA這種獎學金,你要能申請到免學費的那就賺了,即使他會給一些獎勵類型的,像大學時候咱們那種一樣,一個學期給你一兩千,那種也無關痛癢。主要的呢,申請授課型的目標就是在你的網申的那一部分,一定把東西做好,爭取能夠申請到免一部分學費,這就很好了。

    3.坦然談錢

    研究型的碩士跟授課型在免學費這部分是一樣的,你也先去盡量申請免學費,但是因為研究型的碩士會直面導師,跟導師去做一些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呢,他就是你老板,你就可以問他要錢了。你可以幫他做TA/RA,當然這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老板怎么給你錢,所以就是這個時候要跟導師去積極地嘗試,跟他主動聯系,大家不要覺得談錢不好意思什么的,談錢你要很好意思,談錢很正常,你要自信自己的付出、自己的科研,對得起那份工資,讓老板去開心的去給你錢。

    在西方現代的這些高校,評價一個學者厲害不厲害一個方面其實就是他自己能拉到多少funding,對于一個導師是這樣,對一個教授是這樣,對于一個我們PhD學生,或者說一個研究學生,任何一個研究人員都是這樣的,你能拉到別人贊助說明你的研究比較吸引別人,你整個人的談吐,你的氣質讓別人愿意去資助你,這都是很正向的一個東西。大家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出去就要積極去聯系。

    新加坡獎學金制度

    我們前面講的制度基本是以美國為主去講的,新加坡這邊其實也是美式的,我結合新加坡,再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1.Research Student Scholarship

    新加坡主要有五種途經能拿到獎學金。第一種是最主流的,就是給full-time student的,叫Research Student Scholarship,這個是學院會給每個導師配備一定的名額,比如說給這個導師兩個名額,他就能招兩個PhD。月薪給PhD是2000新幣,你過了中期答辯之后會升到2500,年輕AP教授的這個獎學金名額比較多。

    拿到這個scholarship之后,你的學費都是全免的,還給你包體檢什么的,為什么說年輕的Assistant Professor名額比較多呢?因為這相當于學院對這些年輕AP們的一個幫助,讓他能招到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產出。所以大家在套磁的時候,可以盡量去聯系一些年輕AP,這樣的話拿到錢的概率比較大。新加坡這邊基本上就是你要套磁,確定了導師之后導師會告訴你他有沒有獎學金,如果導師告訴你就沒有獎學金,那就很有可能是不會錄取了,因為這邊兒沒有聽說過純沒有錢,自己交學費過來的。

    2.Service Obligation

    第二種叫SO,被戲稱為賣身契。Service Obligation資助方是政府,是新加坡教育部,政府給提供資助,讓你簽個協議,畢業后在新加坡工作三年,讀書期間免一半的學費。他不管你讀幾年書,你要簽了這個的話他也不分碩士博士。但是它分專業,商科這類的肯定不可能簽這種。主要是工科的一些專業,這邊社會急需的一些專業,簽這個能免掉一半的學費。如果說有像上面說的那種沒有拿到獎學金的PhD還想讀,他就有可能會簽這個,這也是一種選擇。

    3.Part-time PhD

    第三種叫part-time PhD,這種是拿工作簽證領工資,需要自己交學費。但是沒有人一邊外面打一份工,然后這邊讀一個博士,這種非常少,我們國際學生一般是這樣操作:每個導師他的項目里邊兒會招人,你加入導師的項目,名義上是在做這份工作,其實這份工作又是你的研究方向,相當于做的是一碼事兒,只不過是拿工作簽證做part-time PhD,最后畢業時間和畢業要求基本和full-time一樣,你要自己交學費,這個時候你要交全額學費的話那就比較多,所以一般的同學操作就是拿part-time PhD,實際就是跟導師談好,我在這兒工作,然后自己交學費,同時簽SO,簽了之后學費就只需要交一半兒。

    綜合算下來,老師們這邊一般給的工資差不多也就三四千,基本上跟拿scholarship的那種學生,最后每個月到手拿到的錢差不多,也就是2000新幣左右。這個資金來源就是你的導師,當然你也可以選不簽SO,你畢業之后就直接想去哪里去哪里,不過交學費就要交全額學費了。

    4.Full-time PhD+Part-time work

    還有一種操作呢,其實不是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種比較騷的操作,就是full-time PhD加part-time work。這個是針對哪種學生呢?

    基本上能來到這里讀PhD都是拿到獎學金的,但是有一部分沒有拿到獎學金,他們又不想做這種part-time PhD,他還是full-time student,還是學生簽證,但是要自己交學費的。這種同時做一個part-time work,相當于做一個學生兼職工作,這個工作其實雇主還是你的導師,只要你導師愿意給你錢。雖然說工資有上限,但是最高的待遇能夠大概等同于scholarship,所以這個還是取決于導師。

    以上四個在新加坡這邊是最常見的,全部免學費且拿到獎學金了這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拿到了PhD的admission,但是沒有獎學金的,那就簽一個SO免掉一半學費,剩下那一半學費你可以選擇去工作,做老師的員工,或者你也可以選擇跟老師講我走part-time work,反正剩下的錢還是由導師給你發。大家在申請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心態放平穩,其實錢是以什么形式,什么title從哪里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到錢。我們總結下來啊,最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導師,像上面的這幾條里邊兒,每一條都離不開老師,所以說一定要去積極地跟老師去套磁,跟老師去聯系。

    5.CSC

    CSC也可以,但我沒有聽說過在這邊讀博的去拿CSC,而是一些過來做訪問學者,交流一年的博士他們會拿CSC。

    申請經驗分享

    導師最重要——這是我的整體感受。不管是導師自己有錢可以拍板決定的,還是委員會制度下分配獎學金名額,或者說像外界的獎學金比如企業獎學金、CSC之類的,導師都起著非常重要的背書作用,所以說如何申到獎學金就變成了如何得到導師的支持,這是一個成熟的PhD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讀的是研究型的碩士,我屬于full-time student,自己交學費,簽了SO之后就自己交一半的學費。剩下這一半學費從哪里來呢?是從導師那里來的。我的導師讓我去做part-time work,內部操作了一下,以另一種方式來給我發了錢,相當于是我要交學費,但是我導師又給我發錢,這樣完成這個學業。

    我的博士拿到了scholarship,這個也是我導師幫我去爭取的這個名額。尤其是我博士時候,這個就很明顯,我提前很久就跟導師套磁聯系,我們私下已經完完全全談好,他愿意接受我當博士生,但是他也不確定這個名額能不能分到他,所以相當于變成了導師學生一起去努力的爭取這個scholarship,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態。理想的申請狀態就是你去提前把導師搞定,然后讓導師幫你去爭取這個獎學金名額,這其實不管對美國還對新加坡這邊博士生的申請,都是一樣的,總結下來就還是要積極的去套磁。

    我前面提到的拿到美國德州農工那邊的offer,那個其實就沒有一口答應我給我四年五年,也許是有更優秀的申請人吧。但是他答應了我第一年免學費,還有TA之類一些亂七八糟的形式來幫助我先過第一年,也能讓我活下去。第二年去申請RA就好了,其實學校也是一種督促,如果你第二年連個RA都找不到,沒有導師愿意要你的話,那作為博士生也很失敗,所以說大家不必太擔心這個事情,車到山前必有路,你去一步一步的去開拓,你一步一步的去聯系導師套磁。

    尤其我們中國的申請者,很多人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二十一二歲大學畢業,就接著再讀書,始終是一種學生的心態,其實說白了申請帶獎的博士崗位就是找工作,跟找工作一模一樣的。這就是一個市場競爭淘汰激烈角逐的一個過程,所以說摒棄掉那學生心態,也別覺得談錢不好意思什么的,就是要去跟老師argue。向老師證明你很優秀,你值得他去付出,你值得那份兒獎學金,爭取找到這份工作。最后祝大家都能拿到心儀的offer,能拿到獎學金。

    問答環節

    Q:上面這5種類型,畢業證都是一樣的嗎?

    A:據我了解,新加坡這邊肯定都是一樣的,美國那邊也是一樣的,獎學金其實跟畢業證沒有太大關系的,或者我們說經濟資助吧,這個詞來比較好。只是拿到錢的方式不同,至于你能不能拿到學位,那是看學術委員會愿不愿意讓你畢業,這是兩碼事,所以說也不用不用擔心學位。你只要用任何一種方式能夠拿到錢就可以了。

    Q:聯系導師是不是越早越好,還是說先積累好研究成果再去聯系?

    A:這個你得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看,這兩方面你要做一個權衡,當然肯定不能說自己簡歷一片空白的時候去聯系導師,這肯定不好,但是聯系導師也不要遲了。比如說像大學本科去申請的話,你最好在大三暑假結束的時候,有能拿得出手的一份簡歷,在9月份10月份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套磁了,一直套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一直都聯系,被拒、后悔,這都很正常的,你也不要灰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簡歷肯定是一直會充實的,那就更好了。

    Q:想問下老師,如果想申請美國計算機相關的PhD,不同層次的學校對于論文或者其他的成果大概要求是什么層次?

    A:這個只能說申請美國實驗室這邊的競爭非常激烈,北美有四大名校嘛,就MIT,CMU,Stanford,Berkeley,你要想申這四個學校的計算機PhD,大家開玩笑說有點像魏晉南北朝時候的九品中正制,你有論文這些其實都不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推薦人,有業內大牛推薦的話,沒有論文也能進的。因為大牛的推薦,這個背書太強了。

    至于論文重要不重要,我覺得除了那些頂級神校之外,普通一點兒的像top20-top50之類的,我的看法是論文是很重要的。你要還只是一個本科生,那么論文是第二重要的,第一重要的還是成績。有一些論文也很好,如果是本科就發了很厲害的期刊的一作,當然這個可能性很小,一般本科生有論文的,即使是SCI什么的人也不少,但是很多人是水一個。如果水一個的話,那作用不是很大。如果真是本科就發了很厲害的期刊的一作,那證明你的研究能力很厲害,這個甚至可以補救一些你GPA的不足的,這個是蠻重要的。再加上一些差不多的推薦人的話申一些top10-top50之間的學校,還是有希望一搏的,只要本科學校差不多的話。如果沒有論文的話,本科申請人也不用害怕,主要還是看自己的研究方向吧,就是你要展現出做研究的潛力。

    如果你是研究生的話,你的本科成績單,甚至包括研究生成績,這些還是很重要,但是已經沒有你的論文這些重要。如果你是從碩士去申請博士的話,沒有文章導師就會問你,你為什么沒有文章,你已經是研究生了,而且很多都是研究型碩士去申的,還是有論文比較好,不管是水一點的還是厲害一點的,最好還是準備一些,當然原則還是只有厲害的期刊一作才是真的靠譜的,二作三作那些就聊勝于無吧。

    你要是現在能發一個水期刊的一作,或者厲害期刊的二作三作,恰好你申請的導師也是你發論文這個方向的,那你把你所有的精力投入進去就好了。如果說你還要搞轉專業或者轉方向,那我覺得與其付出那些精力,不如去好好的研究一下你申請這個導師或者你想轉的這個方向的一些東西。與其發一篇水的文章,不如去好好的研究一下這個研究方向,讓你的research proposal寫得真的是那么具體,那么可行,讓那些很有經驗的老師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學生真的是用心去想過的,對于一些問題的思考、了解都很深刻,很有做科研的潛力,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去發一些paper。

    如果不是頂刊一作的話,其實這些東西在導師眼里都是垃圾,這樣說有點極端了,但是就是這個意思吧。他們發了多少份,見了多少世面了,而且現在文章似乎都成了大家的標配了,所以很難區別出一個學生優秀與否,或者說跟別人不同的地方。你盡量要讓自己閃光點跟老師跟老師match起來,比較亮眼的展現在他面前。

    Q:如果自己在國內讀研,自己的研究生導師對于申請國外phd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A:這個主要看你的導師的國際影響力有多大,他人脈很廣的話,那當然很厲害了,最好能讓他給你推薦一些他在國外認識的牛人,如果這樣一份推薦信推薦過去,那什么論文什么成績,都是浮云了,這就導師之間的互相信任。如果導師只是一個普通國內的教授,沒有國際影響力的話,那這個推薦信其實沒有什么太大作用的。大家千萬別流于形式去找title很高的一些人,尤其是找一些行政職務很高的這些人,這種真沒用的,一定要去找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做得好的這些人,他們最好能直接認識你想套磁的那個教授,那這就非常厲害了。

    Q:老師我還想問問關于政策問題。在比較敏感的學校讀網絡安全,申請會不會受到美國政策影響?

    A:政策這個是會對敏感專業影響的。它的影響是在于你最后去美國之前申請學生簽證,有可能移民局不給你發簽證。你申請能不能拿到offer這個學校層次的,應該沒有什么影響。主要是就是你最后臨門一腳最后去美國,你可能去不了,他不給你發簽證啊。

    我當時申請的機器人,就是敏感專業,你說的網絡安全的話,很有可能你會被check的,就是他們也不是拒絕你,他就一直check你,我的已經check一年多了,現在還去不了。我覺得網絡安全,如果你還執意要去美國的話,那建議你同時申請歐洲的學校,或者說也申一下新加坡這邊學校,當做一個備選方案。美國那邊申請什么的,你就照樣申請,到時候做簽證的時候不要說你是做網絡安全什么的,就說你是做軟件開發的,比如說你是去寫寫軟件寫代碼,就是普通碼農,美國人還是挺需要碼農的。不要說自己研究的多么高大上,把自己形容的越水越好。希望能順利成行吧。但是局勢現在確實很緊張,所以我建議考慮多留條后路,歐洲和新加坡這邊都考慮考慮。

    本文作者:Alxe

    南洋理工大學|機械碩士

    南洋理工大學|機器人博士

    大圣留學入駐導師

    本科畢業后全程DIY轉專業申請到南洋理工研究型碩士。碩士畢業后憑借著豐富的科研背景及對機器人研究領域的了解順利申請到美國top30的多所博士offer。后因簽證問題選擇繼續在南洋理工讀博士。

    熱愛科研、成果引人注目,是一位典型的未來可期的優秀科研人員。

    申請經驗豐富,對人工智能、機器人、車輛工程及其他機械相關方向的理解都非常深入。在與學生做頭腦風暴時,邏輯流暢、思路清楚、由淺入深,干貨滿滿,妙趣橫生,是大圣留學最受歡迎的導師之一。

    本文是大圣留學原創內容,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