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職教風采 > 正文

    關注兒童教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待下一代的教育,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是國家未來繁榮富強的基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我們都應該注重孩子的教育。但是近些年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出現了很多問題,已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不得不引起我的的足夠重視,問題諸如:輔導孩子的作業常常是一件十分頭痛的事,甚至有的家長氣的引發腦溢血;小學生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跳樓跳河,這在以前聞所未聞;許多中小學生深陷游戲泥潭,不讓玩甚至發瘋地毆打父母;老師越來越佛系,對待學生不敢管、不敢說、不敢問;等等還有很多觸目驚心的問題。

    關注兒童教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當中,其實一直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從來沒有出現以上本末倒置的問題,而近一二十年來卻出現了,這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我們過度關注孩子的教育了?

    為什么說過度關注孩子教育了?

    最近平臺出臺系列政策杜絕網暴,因為網暴害了很多人。由于網絡的興起,一個人犯了錯,一旦發布到網上,那就將錯誤無限放大,從而承受無限的壓力,原來只在生活的區域內傳播,如果承受不了壓力還可以搬家到其他地方,而現在一旦網上,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受網暴的人會感覺到絕望,甚至尋短見的不在少數。

    這個邏輯也可以用到現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孩子在學校一次成績沒有考好,一次作業沒有完成,一次違反了校規,本來是一件小事,在班級或校園內傳播影響不大,把壓力轉化成下一次做好的動力是最理想的。父母知道后,如果只是簡單的責備,并囑咐下一次做好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揪住這一次不放,經常吵孩子,動不動就說辛苦的工作掙錢,媽媽辛苦的照顧你的飲食起居,也就是說經常上綱上線地教育孩子,會讓一個小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者產生厭煩情緒,或者承受巨大壓力。這就不難理解有個別心理脆弱的孩子,因為一件小事而輕生。是不是我們過度的關注給了孩子無法承受的壓力。(當然這只是針對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相對弱的孩子)。

    過度關注孩子的教育對父母產生的反作用力。

    80后以前,不能說以前的父母不重視教育,只是那個時候父母工作,或者下地干活都十分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具體教育。也就是說基本上不插手孩子的教育。以前的父母,尤其是在農村的父母,大多不識字,更不懂得教育方式方法。他們普遍有這樣的共識:我要努力干活,不讓孩子為學費發愁,只要孩子肯學習,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讀,然后就是給老師足夠的權力,一般家長被叫到學校,家長普遍會說,孩子不好好學習了,該罵的罵,該打的打,到屁股上狠打,意思是別打要害部位就行。

    但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庭都是專門有一個人來全職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和學習,孩子的睡覺有人管,吃飯有人管,穿衣有人管,上學路上有人管,寫作業有人管,出去玩耍有人管等等,幾乎沒有任何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些都應該管,但是這種管理和教育模式下,尤其遇到脾氣暴躁的父母,孩子感覺像是坐牢,無形的枷鎖牢牢鎖住幼小的心靈,失去自我。而陪伴的母親或者父親,同樣感覺到無盡的累,而且還不被理解。

    80后父母,普遍過度重視孩子的教育,別家孩子有的,我們家孩子也得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親需要拼命掙錢,母親需要無微不至照顧孩子,不能讓孩子干家務,不能讓孩子營養缺失,不能讓孩子在家、在上學路上、在游玩場所有安全隱患。不能讓孩子學習落后,時刻陪伴學作業,上各種興趣班,輔導班,提升班。反正為孩子創造全面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有理想的經濟收入,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軌道取得理想成績,于是作為承受了巨大壓力的父母,雖然已是成年人,崩潰也是在一瞬間。這就是我們過度關注孩子的教育,急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后果吧。

    那么我們怎么來教育孩子呢?

    我覺得應該從“計劃教育”向“市場教育”轉變,回歸教育的自然發展規律。

    我們都知道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我國已經從計劃經濟轉變成了市場經濟?;貧w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

    那么什么是“計劃教育”呢?我覺得可以這樣定義,就是父母我孩子設定好的教育方式、教育路線、教育目標以及教育過程的管控。通俗的說,以父母為主導,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來教育孩子。相對應的“市場教育”概念就是:按照孩子的天賦教育、按照教育的自然規律調節。通俗的說就是以孩子自己為主導,按照孩子的需求調節,父母適當的配合。

    首先,放平心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父母最樸素的愿望,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長成參天大樹,但是實際情況是,有的長成蘋果樹,有的長成梨樹,有的長成核桃樹等等,都希望自己的女兒將來長成國花牡丹,但實際上,有的長成蘆薈、有的長成紫薇花、有的長成月季花等等。社會的現實告訴我們,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高官厚祿,不可能所有人都大富大貴。相反的是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勞動者。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都帶著上天賦予的使命來到人間,所以每個人的人生意義就是找到自己的使命,父母幫助孩子找到使命,而不是給他命令。有的人從小天賦異稟,表現在美術、音樂、自然科學、運動等等,我們稱之為天才。網上有很多這樣的孩子的視頻。比如科學小子欽,這個小孩可不簡單,從三四歲開始對自然科學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天文物理學,小小年紀講出的天文物理知識,可以說全國90%的家長都聽不懂,但覺得很厲害。這能說家長教育的好嗎?非也如果將同樣的知識教給其他小孩,我覺得99%同年齡的小孩根本聽不懂,學不進去。但是子欽的爸爸也很厲害,他知道了子欽有這樣的天賦后,沒有拔苗助長,而是作為次要地位去引導,去幫助子欽更好的發展。

    有的人生來不知道自己的使命,需要后天經過各種磨難、挫折,然后過了半輩子了可能才知道自己的使命。有的科學家小時候表現的不是很聰明,甚至有些看起來愚笨,比如愛因斯坦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認字,愛因斯坦小時候性格孤僻,老師都覺得他不聰明。物理學家牛頓小學成績一團糟,六門課不合格,老師認為他智力有問題。愛迪生小時候反應奇慢,大人們認為他沒有學習能力。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大學時因為成績太差被退學。其實不是說小時候不是不聰明,而是不知道表達,長大了見識多了也就知道表達了,所以看起來就聰明了。劉邦從小不學無術游手好閑,40多歲了還是個街溜子,朱元璋小時候家里非常窮,要過飯,當過和尚,最后建立了大明朝。

    而大多數人就是平平淡淡的過一生。作為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平庸而懊惱,因為這不是我們能左右的。我對孩子的教育始終是保持身心健康就好,能學習好是天分,學習不好也要積極向上的生活。

    其次,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

    盡管作為父母不能對自己的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但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線。網絡上關于教育孩子的專家很多,關于教育理論很多。而小孩的天性千差萬別,甚至不同成長時期的性格也是不盡一樣。因此,沒有哪一個教育專家或者那一套教育理論適合所有孩子。有的孩子天資聰穎,一學就懂,父母就不要過度干預,只要做好引導,和輔助工作。有的孩子不是那么聰明,就不要逼著他學這個學習那個,也需長大點他自然就會了。有的熊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學習,適當的體罰,適當的勞動教育,讓他自己明白學習的好。作為家長,我們要承諾不首先使用棍棒教育,但絕不放棄棍棒教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很重要。

    最后,擺正各自的位置

    教育孩子,要以孩子為主,以家長為輔助。經濟的發展,讓市場調節,孩子的教育,讓孩子自己的需求調節,家長要做好宏觀調控和微觀調控相結合的輔助工作。孩子的成長好比一棵小樹的成長,小樹成長過程中,會自動吸取需要的養分、水分和陽光。但是有時候土壤中缺少養分或水分了,或者陽光被阻擋,或者長出了無用的枝杈。父母就適時地補充養分、水分,移除遮擋物漏出陽光,剪掉無用甚至有害的枝杈。

    觀點: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很多家庭都有父母專門全職監督和管理孩子的教育,但是這種過度的關注,讓孩子失去了天性,承受了不能承受的壓力,感覺像在牢籠一樣的生活,這個牢籠同樣也籠罩著父母。大家都負重前行,勢必讓我們的教育走形,而且已經有很多家長吞下了惡果,不如讓我們學著適當的放手。優勝劣汰,本身就是自然發展,而誰也不能逃脫。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