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教育平臺—能力天空官網
“從前學校要組織學生活動,需要書面填寫申請表,再層層審批,耗時又費力。如今只要登錄平臺提交,申請就會在平臺逐級審批,而且支持手機端操作,所有記錄會自動儲存,可隨時隨地進行查閱?!备=ㄊ〉禄h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方金輝難掩興奮。
這樣的辦公應用場景,在德化教育系統已成為常態。從面向教育管理的行政辦公、督導評估,到面向學校的校園管理、課堂教學,再到面向家校的班級作業、學校通知等,全部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實現。
“面對‘互聯網+教育’的興起,必須打通壁壘,建設縣域智慧教育統一平臺,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管理、課堂教學、家校協作等融合應用?!钡禄h教育局局長曾昭亮說。
基于此,德化縣開始探索構建管理、資源、服務一體化發展的縣域“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實現管理互通、資源互享、師生互動、家?;ヂ摗八膱鼍叭诤稀?,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區域教育有了“智慧管家”
走進縣教育局中等教育股辦公室,幾位教師正忙著“云上巡課”?!耙郧拔覀儥z查上課情況需要到學校,現在有了智慧教育平臺,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云巡課’?!笨h教育局中等教育股負責人羅光珍說,“減少了舟車勞頓,效率反而提升了?!?/p>
這個被德化教育人津津樂道的平臺就是縣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2018年初正式上線運行,由教育局統一建設基礎核心數據庫和“管理者、教師、家長、公眾”各端應用,以一站式服務為理念,集教育管理、教學應用、資源服務和督導評估于一體,實現局、校、家、師、生一體化服務。
除此之外,縣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還有公文流轉、會議管理、亮燈督導、智慧迎檢、專項審批、云報表等10多項局校通用功能。同時,支持定制化擴展,如縣教師進修學校擴展建設的智慧教研、教師培訓等智慧研修管理平臺,擴充了資源總量,增加了平臺活躍度。
其實,早在2001年,德化縣就在全省率先建立縣級教育,但隨著使用的深入問題接踵而來:縣教育局自建的教育網、OA平臺等信息系統僅能滿足簡單的信息發布、公文存檔,無法進行事項辦理、追蹤跟進;學校自建的校園網因自行引入的教育資源沒有統籌規劃,無法在縣域內互惠共享……
尤其是隨著“大城關”戰略的衍化推進,德化全縣95%的學生聚集在城區就讀,這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好優質教育,但教育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如果沒有頂層設計,必然會出現各自為政的信息孤島,導致大量資源浪費。
隨著2014年德化縣列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縣和2015年“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德化縣迎來了教育數字化發展新機遇,才有了2018年的縣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
“借助縣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App,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移動辦公,平臺成了名副其實的‘智慧管家’!”曾昭亮說,“平臺的建設與應用,不僅提高了辦公效率和管理水平,還為教育管理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撐?!?/p>
從曾經只能提供簡單信息發布的教育發展成為功能全面、應用豐富、安全可靠的教育數字化平臺,德化縣探索出一條適合縣域教育數字化發展的新路徑。
師生學習場景“大挪移”
近年來,德化縣域經濟實力穩步提升,以強勁的發展勢頭躋身2022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位居全省第二。人民群眾生活富裕了、腰包鼓了,越來越注重對下一代的培養。
在德化縣第二實驗小學智慧教室里,全班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坝闷桨咫娔X上課沒有傳統的舉手、搶答環節,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和答案輸入電腦,老師能快速地了解我們參與的情況?!睂W生徐紫瑜興奮地說?!坝闷桨咫娔X的推送功能可以快速地掌握學生的答題情況,方便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苯處熈中阒樯钣畜w會。
而在德化六中智慧教室里,只見教師鄭亨民“游走”在教室的各個角落,嫻熟地操作著手中的手機,這里的手機可以是PPT的遙控器,可以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問題,可以標注內容同屏顯示在大屏幕上,可以拍攝學生學習圖像或視頻上傳展現在大屏幕上……教師從“三尺講臺”上解放出來,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變得更加頻繁。
像這樣的教學場景在城鎮、鄉村學校隨處可見。不僅如此,基于“5G+”的智慧教育場景也運用到鄉村學校教學中?!罢埲鶎W校的學生一起朗讀……”“請陽光小學、附屬小學的學生一起做這道題……”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主教教師黃白虹悅耳的聲音,通過“5G+專遞課堂”在100多公里外的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陽光小學的課堂上同步響起,兩地三校距離雖遠,但師生交流有了新場景,山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市區優質的教育資源。
“作為輔教教師,我們為有這樣的機會感到幸運和激動?!标柟庑W三年級數學教師林巧敏說,“三校共研共學,增進了校際的溝通交流,提升了教師專業能力”。
2022年6月,德化縣啟動泉州市中小學“5G+專遞課堂”試點工作,建設專遞教室32間,同步推進市縣、縣內結對專遞幫扶,組建10對聯盟校。在項目建設中,德化縣注重平臺的整合應用,基于縣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接入“5G+專遞課堂”設備,實現“平臺+設備”“平臺+資源”“平臺+課堂”的一體化建設,讓平臺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本著作用最大化原則,德化縣基于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教師專業發展“一站式”服務平臺,教師只需要通過一部手機或一臺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即可實現“時時可教研、處處可教研”。
“德化縣依托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不僅構建了智慧課堂新模式,還探索出智慧教研新生態?!笨h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余德興說。
“在校本研修活動中,學科教研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打破傳統教研組織形式,通過平臺發布教研信息,借助平臺網絡直播和錄播功能,將授課教師課堂教學及聽課教師集體研討情況向同學科教師展示,實現跨年段、跨學校甚至跨學科遠程互動教研?!笨h教師進修學校中學教研室主任周輝亮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基于平臺擴展建設的教師發展研修平臺為全縣教師提供了課程、圖書、期刊等海量的教育教學資源,滿足學校日常教育教學需求,幫助教師提升學科素養與專業能力。
“教師可以在平臺上采用線上線下、個人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個人自我反思與小組互動反饋、長期研修和即時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教育教學能力的‘二次成長’?!笨h教師進修學校小學教研室主任黃文杼深有感觸。
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
2022年泉州“3·13”疫情期間,德化縣運用日趨成熟的縣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為全縣7萬多名學生提供充足的優質學習資源,確保特殊時期教學“不掉線”,學習“不斷檔”。
德化一中在組織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的同時,實施“‘云走班’精準教學”項目,每天提前公布所有授課教師的上課內容和騰訊會議號,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情進入相應的“班級”,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建議并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跨班”聽課。
自主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與資源,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需求?!昂A抠Y源、自主選擇、跨班聽課……這才是數字化時代網絡原住民應該有的學習方式?!钡禄恢轩i祥分校學生周劭楷興奮地說,“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實現‘我的學習我做主’”。
看見孩子在家學習可以如此多樣,效果還不差,家長周美勝說:“當許多家長為網上學習焦慮時,學校提供了利用互聯網如何高效學習的樣本,這是孩子的幸運?!?/p>
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如何通過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家?;ヂ?、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更多師生和家長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帶來的“紅利”?德化教育人把目光鎖定在家校共育上。
德化縣教育局信息化辦公室負責人鄭劍華介紹,教育數字化的持續推進實際上是信息技術更加貼心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的過程。在開發建設縣級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時,德化縣梳理了學校、教師、家長存在的一些痛點,分析了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可行性,定制開發了許多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功能應用。
2002年6月,德化縣基于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擴展建設義務教育招生報名系統,隨后定制化開發報名功能,全面推行新生報名線上一站式辦理,實現“讓數據多走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的。
此后,德化縣開發并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家長端“一起成長”App,全縣家長都可以通過App的班級動態、成長記錄、學生評價、學法指導和家教資源等功能模塊,實時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及表現情況,便于家校共建共享。
如今微信幾乎覆蓋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對平臺未能從微信端快速切入使用的“短板”,德化縣主動探索,基于企業微信教育版推動平臺整合,所有功能模塊均無縫嵌入企業微信,信息、資源可直接通過企業微信在學校、教師、家長間快速傳遞,構建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信息化應用環境。
“教育數字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打造‘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構建具有縣域特色的教育治理體系,是德化縣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的一種有益嘗試?!痹蚜琳f,“我們將以創建省級‘智慧教育試點區’為新起點,實施教育數字化底座轉型升級、教育教學數字化應用融合、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高水平師生信息素養提升、教育評價數字化賦能創新、教育治理服務數字化提效‘六大行動’,經過3年的努力構建教育更加優質均衡、教育質量持續提升的現代化教育支撐體系?!?/p>
《中國教師報》2023年08月16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孫和保 通訊員 周錦輝 林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