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方面;繼續教育網登錄入口
“什么也沒學到,就是浪費了一點時間,掙到了一點學分?!睂W習的內容只充當了一下道具,一次承載著清晰目標的繼續教育,就這樣模糊了事。
學習的內容卻只是充當了一下道具,一次承載著清晰目標的繼續教育,就這樣模糊了事。 這樣的學,這樣的考,有什么意義呢? (新華社/圖)
最近有項繼續教育要求,辦公室的同事們就忙著刷視頻掙學分。我因為已經退了休,無需再掙學分,便作壁上觀,看辦公室的A、B、C、D們怎樣和視頻的設置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這天,小A打開視頻,道:“我還是讓它小窗,我要在電腦上做其他事情?!币粫?,忽聽她驚呼起來:“呀,怎么一小窗就不動了呢?”
我道:“這是制作者吸取了教訓。哼,想和過去一樣,小窗,假裝在看,騙過系統,沒門!”
“那有什么!就讓它全屏播放著,最多我不用電腦,那總行的吧?”小C撇撇嘴。果然,他們幾個打開了視頻,全屏,然后,正眼不瞧那屏幕,自顧自做其他的事情。
又過了一會兒,小A又叫起來:“怎么又不動了……啊,彈出一個廣告來就不動了。嗯,點掉它!”
“原來要點擊一下才繼續播放的??!那等會兒我去上課了怎么辦?”小D擔心起來。
“沒事,下節我沒課。你把電腦搬到我桌上,我來幫你點?!毙說。
就這樣播了一會兒,準備去上課的幾位把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放到沒有課的幾位的桌上。于是,留在辦公室的立馬變身為視頻的守望者,時不時地瞧瞧眼前的幾臺電腦,看到哪臺停住不播了,趕緊點擊一下。
這樣點了幾天,說是看完了,要在電腦里考試了。我有點擔心:“你們都沒看,考得出來嗎?”
“那有什么?蒙唄!我已經總結出這類考試的規律了,選擇題不會的就選C,蒙對率可達80%;如果是多選題,ABCD全選,基本錯不了。而且可以考多次的,沒事,保證能過?!?/p>
小A先考。
“哇,這題選什么呀?考一句話是誰說的??歼@種有什么意思?”第一題就把小A難住了,她看了看備選項,說,“前兩個是外國人,應該不是,C是中國人,就選C。嘿嘿,果然是選擇題選C??!”
“第二題我也不會,我快點百度下?!毙趕緊用手機百度,結果發現,百度不出來,“哎呀,隨便選一個吧?!?/p>
就這樣,小A連猜帶蒙,交了卷。分數馬上出來了,65分,“哈哈,過了!學分到手!”
小C得到了鼓勵,趕緊也開考,亂做了一通,得了57分。馬上重考了一次,得了68分。
我問:“你們這樣學一遍,考一遍,學到點什么?”
“什么也沒學到,就是浪費了一點時間,掙到了一點學分?!彼麄冃〗Y。
我想,這樣的學,這樣的考,有什么意義呢?噢,也不對,痕跡應該還是有一些的,組織者的數據庫里又增加一些數據,學習者得到了想要的學分。遺憾的是,學習的內容卻只是充當了一下道具,一次承載著清晰目標的繼續教育,就這樣模糊了事。
問題是,這樣的學習,這樣的考試不是個例。我在不同的學校待過,在不同的辦公室待過,發現雖然時代在變遷,學習的媒介在變化,考試的介質在改變,但是,某些元素從來不曾發生過改變,比如學習的流程,考試的方式,學習者的態度。有人或許要說,即使你沒有按照要求去學,但考試的時候做一遍,總會留下點印象,取得一點效果的。未必!我清楚地記得,有人在此類考試中抄別人卷子的時候,居然連姓名欄里人家的名字也一并抄過來了,有人抄答案的時候上下錯位,也渾然不覺。
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與時俱進,是一個社會人的必需。繼續教育就如橋梁一般,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應該很受歡迎才對,為什么搞得像雞肋一樣呢?
竊以為,出現這個問題,跟形式主義脫不了干系。組織者形式地發放材料,形式地組織考試,形式地給點學分;學習者形式地學,形式地考。其實,這一切,大家心知肚明,然而,大家就這么心知肚明地“年年歲歲花相似”下去。
(作者為浙江嘉興退休返聘教師)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nfzmreaders@163.com)
卜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