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級教育好嗎-晉級教育每月收費多少
教師職稱,還是自然晉升的好。
1,教師職稱評聘,現在是怨聲載道。教師本來要安心教書,職稱沒評上,能安心嗎?教師本來要靜心備課,條件不創造,能精心嗎?教師本來要舒心工作,工資上不去,能舒心嗎?
一個職稱,攪壞了一片凈土,摧殘了多少顆人心。取消職稱,正成為一線教師們的共同呼聲。
2,雖然修修補補,依然是不公平。先是取消論文,課題就好弄嗎?再是取消課題,模范就好當嗎?
能搞到模范的,也能搞定課題??梢哉f,只要有利可圖有空可鉆,就會有人捷足先登,反正那些老老實實干工作的老師,永遠不可能有此等好事。
現在職稱改革,又偏向農村教師,殊不知,既苦又累、年齡偏大卻還是中一的縣城老師,才是今天真正可憐的弱勢群體。
他們是默默奉獻的人,也是被時代遺忘的人,他們的問題如果不解決,何來談職稱公平?
3,自然晉升,誰都沒有意見。年輕時候,誰都挑過重擔;照顧老教師,那是人之常情、是傳統美德。本來教師的工作就不好量化,再加上人為的腐敗,公平更沒法保證。上沒上班,學校知道;干沒干活,考核知道。
何必還要去設個獎、定個指標、擬個標準,如果感覺這些沒有意思的話,那么很容易讓人誤會它是不是有別的意思。自然晉升,利國利民。
一件事正確與否,僅僅靠討論是爭不出個所以然的,鑒別的方法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看看誰在支持它,誰在反對它;先不談職稱,就拿近幾年常提到的延遲退休來說吧,位高權重者都支持,因為什么大家都知道;基層民眾大都反對,這個原因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其實,老師不要你那個什么職稱,老師只要他該得的勞動報酬,上崗即合格,不合格就不應該上崗;別人認真工作,就應該給他合理的報酬,難不成解同一個方程初級教師都比高級教師少一個解;再說了,這幾年教育系統的反面教材還少嗎?
有多少人身披各種光環一步步爬上來,最后鋃鐺入獄,難道他是一天變壞的!以前講工作量和業績的時候,是工資最高的一個?,F在講工齡和職稱的時候,是最低的那個。因為評職要論資排輩、要工齡教齡、要人際關系、要論文獎狀,但不一定靠質量業績。
?自然晉升也有不好之處,那就是大家干好干差一個樣,也不利于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同一年出來參加工作,別個比你早上職稱,干的同樣的事,每月工資卻比你多幾百,是啥滋味。自然晉升,利國利民?
教師一要教好書,更要與時俱進學習提高業務。職稱量化也多是從表彰,論文,課題的業績出發!
一輩教本死書,不求進步,等著自然晉升,這樣能等出多少合格教師,等出多少優秀教師?朋友是私立學校老師,今年教初一數學,和我搭班教英語的老師是公立學校剛退休的老教師。
一次閑聊說到:原來公立學校的領導都是大爺,撈金撈榮譽比誰跑的都快,干活總是能躲就躲,有責任時總是想辦法甩鍋。來到我們學校后,真正體會到了領導就是身先士卒,領導就是服務老師服務教學,人家領導工資高我們也沒話可說!
要想提高工資,必須有競爭,要是自然晉級,班主任和科任一樣不合理,班主任工作量大,管理班級瑣事多,班主任應先晉。
連續幾屆能把問題生轉化為正常生,把爛班轉為好班,低職稱教師搞不妥高級教師上,這才真正讓人信服,不然什么高級教師都是徒有虛名。教育本身就是良心活,你給教師多少錢,他就付出多少良心。
給一線教師的工資不能少,那種量化,硬件的管理全是欺人之談!真正教書的自覺得很,一所學校一年沒有校長照常運轉,關鍵是職稱讓工資懸殊太大了,同干一件事,同樣工齡差1000多,怎么想得通?
同公務員一樣自然晉級最好,你認為你能力突出,年終不是有年終獎嗎?
說是高級,除非和我們一級的同上課,教學質量不一定有我們好,可投機取巧玩小聰明比我們會弄而已??梢試L試自然晉升和職稱評聘雙軌道路,優者先得,大眾能得,都有盼頭。想先得靠業績憑榮譽,能得者等年齡教齡,年限一到自然晉升。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信息有誤,或侵犯到您的隱私,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