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教育薪資_學大教育真實待遇
11歲之前,父母外出務工,我跟著外婆外公在四川省蒼溪縣的偏遠小山村生活;12歲跟隨父母到縣城擺地攤;13-24歲, 初中高中大學是典型努力的“學渣”;24-28歲,三本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獨自踏上非洲工程公司駐外四年負責項目涉外事務;28歲辭職回成都,7個月全職備考川大MBA,圓夢四川大學,2019年進入區塊鏈行業某公司。
大西洋和沙漠相接
我經歷過貧窮和學習基礎差而吃的苦,所以我盡力去鼓勵,支持,肯定同樣出生不怎么好或者學習基礎不怎么好的人,不論多么艱難,也盡量卻做點什么改變什么;我經歷過肥胖帶來的嘲笑譏諷敏感自卑,所以我會告訴同樣為肥胖而困擾受傷的人,盡量去屏蔽無視這樣的聲音,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一些;我經歷過非洲駐外的艱難心酸,所以我明白那種家人受苦不能在身邊而痛苦的爸爸們,也能體會因為爸爸駐外而獨自生活帶娃的女超人媽媽們;我經歷過那種“呆不下去的非洲,回不去的中國”的無奈,所以我以我的方式去感恩回饋非洲那段經歷帶給我的獲得和成長……雖做不到身同身受,但至少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擁有一定的共情能力。
29年的野蠻生長,走得跌跌撞撞,踩過很多坑,跌過很多跟頭,吃過很苦,流過很多淚。我希望,通過我的故事能鼓勵更多出生農村的人孩子們通過學習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希望能鼓勵同為“留守兒童”的大家如果不認命,那就奮力抗爭“逆天改命”。
和豹子到合影
(01) 11年的"留守兒童"生活
小時候,我記得由于地處偏遠山區,廣元市蒼溪縣白山鄉車子村三組,我們村很落后也很窮,我們家也過得非常窮苦潦倒。爸媽結婚的時候,除了兩間瓦房,什么都沒有,我出生的時候家里五塊錢都拿不出來,為了生活,爸媽選擇把我寄放到外婆家后去溫州打工,這一去就是9年,期間,偶爾回家一次。
因此,我童年和少年時候的記憶,大部分都是和外公外婆表弟相處的情景,和爸媽相處的日子和回憶很少很少,就只有幾個片段。
我記得,小時候,外婆家從公社獨立出來修筑自家的瓦房時的場景,記得隊里點炮開山修筑公路,按照每戶人口分配修筑長度記錄公分,我和外婆做好飯送給村里修公路的村民;
記得和外婆去村里禮堂開大會,記得和外公一起抓斑鳩抓野兔,外公翻修瓦房屋頂,我們在瓦房上一片一片把瓦遞給他;記得和外公外婆一起去村里看壩壩電影,最深刻的是<牛郎和織女>; 還記得很多很多和外公外婆相處的場景。
甚至我還記得很多和表弟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我們一起從很小的時候就力所能及地幫外公外婆分擔家里的重任,一起站在板凳上煮飯,一起放牛,去山里撿柴,割豬草牛草,種紅薯洋芋,打谷子割麥子,幫外公耕田插秧,搬包谷挑糞等等,我們一起做過農村所有的農活;
但是,我對于爸媽相處的片段真的是少之又少,為數不多的最為深刻的是,爸媽從溫州回來過年,我和他們一起睡覺,我哭著鬧著說,不要和你們睡,我要去找我外婆; 有一回,我媽回農村的家長住幾個月,讓我和她一起生活,我哭的很凄慘,一屁股坐在地上抱著房門前的柱子不松手,嘴里叫著喊著,我不走,我不要,我不去,最后是被我媽強硬的拉回了自己家。那時候我不愿意和他們相處,不愿意和他們生活,因為他們在我記憶中回家的時間很短暫很短暫,因為在我的生活和成長中,爸媽的角色始終是缺失的,因此我一直認為外婆的家才是我的家,而爸媽更像陌生人,要和他們相處,太別扭了。
我記得,哪怕是被強硬的拖回家后,我也始終不安分,隔三差五的就往外婆家跑,為此挨了不少打。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睡覺,剛回家的那段時間,晚上總是睡不著,在床上翻來覆去,哪怕周圍除了黑暗什么也看不見,我也始終睜著眼睛,第二天媽媽總是問我昨晚在干啥,而我卻沈默不開腔,因為不知道說什么。甚至于,連吃飯,我都吃不下去,再加上整夜整夜的連續失眠一段時間,整個人都沒什么精神,整天萎靡不振。外婆到我們家看我們娘倆的時候,見到我第一句話是,天勒,燕女子咋瘦了好多,是屋頭莫得飯吃蠻?我媽媽告訴我外婆情況,一起帶我去鄉里讓醫生開了中藥,然后一起去外婆家住了大概半個月后,我才慢慢恢復正常。
因為刻骨銘心,所以記憶格外深刻,似乎那時候,和爸媽相處的記憶,美好的真沒多少,挨打的場
倒是挺多的。
(02) 12歲和父母一起生活,卻始終感覺孤獨無依
12歲,離開農村,離開外婆家,和爸媽一起到縣城里生活??墒且驗槟吧?,對于他們,始終沒什么感情依賴,總覺得我和他們之間隔著一堵墻,那時候,我是從心里上排斥他們,疏遠他們。12歲到縣城里,那時候也是我爸媽因為超生妹妹被罰款幾萬,又回到一貧如洗的時候,他們從菜市場擺地攤開始,重新出發,因為要為生活奔波勞累,也沒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關照我的學習成長或者問候一下。我從來沒聽到王爸媽問我,今天過的怎么樣,是否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久而久之,不交流不說話成了我反抗他們的武器,那堵墻也就越切越高,越筑越厚,那時候以為到死我和所謂的“父母”都是無緣的。
12歲之前,在在農村上學,成績從來都是墊底,語文數學從來沒有及格過,厭學情緒高漲,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因為被外婆的棍子嚇得不得不去上學,或者因為逃避在家做農活,而主動選擇去學校和同學們玩,上課也是恍恍惚惚,神游天外,典型的學渣心態和狀態,總之就是敷衍了事,讀書是什么玩意兒,從來就沒想過,也不在乎,總歸就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讀了也沒用。
8歲時
所以,12歲進入縣城學校的時候,學習成績特別的糟糕,每次考試都拖班上的后腿,經常被老師念叨和嫌棄。再加上那時候,我150cm的身高,60kg的體重,是同學眼中不折不扣的土肥圓,長得又胖又丑,又是農村來的,在學校也就會被同學欺負。被語言上羞辱的時候,或者感覺他們對我態度很不好的時候,我總是會罵回去,有時候還會發生肢體沖突。剛去的半年里,經常被孤立,所以總是會感到很無助,很孤獨凄涼,迫切地想回農村,回外婆家,因為村里的小伙伴不會不理我,不會孤立我;因為回去了,就隨時能找人說話,找人做游戲,會有一大幫的伙伴一起玩;因為回去了,我一定不會感到孤獨,回去了我一定能經常笑而不是哭。每次被羞辱欺負后,因為怕被別人發現我示弱而被欺負地更慘,總是會跑到廁所或者沒人的地方一個人哭一場?;氐郊?,我也總期待著我爸爸媽媽可以問問我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兒;如果我手上臉上有傷,希望他們可以第一時間注意到這些傷口,然后摸摸我的頭安慰下我,問問手上臉上的疤是怎么了,是不是和同學打架了,是不是受委屈了?哪怕他們覺得我做的不對而打罵我一頓也沒關系,因為,這樣的互動總好過不管不顧不為不切,因為至少我會覺得,我的委屈也會有發泄出口,不至于一個人默默地消化靜靜地舔舐自己的傷口,那和留守兒童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慢慢地,我不再期待了,我懂得不開心的時候,自己消化;委屈的時候,默默承受;開心的時候,一個人傻笑;慢慢地,我變得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和自己說對不起,自己和自己說沒關系,自己和自己對話,自己陪自己去感受失望,開心,痛苦,委屈,不甘和開心。最后,我的心墻變成了不言不語沉默地反抗,不聽不聞,野蠻肆意地成長,甚至一度有脫軌的現象,變得冷漠甚至冷血。
我經常偷拿家里的錢,出去買各種零食吃,吃不完就分給班上的同學,回家后要騎著送貨的三輪車滿縣城的跑到各個小吃店送米面油等,在路上經常騎車騎到飛快,在馬上路亂竄,也不敢前面是不是有車開過來或者后面的車是不是馬上就要撞上我,當時心里有一種,管他娘的別人干啥自己怎么舒服怎么來,怎么爽快怎么放肆,結果就是,回家經常被問為什么給別人送的油倒出了不少,沒什么三輪車這里碰了一塊,那里又壞掉了,往往會以被罵挨打結束。
初一的時候,擺地攤的市場要重修,市場里買菜賣菜的人越來越少,我們家地攤生意也就一落千丈爸媽也越來越捉急,脾氣就變得越發的暴躁。地攤上沒有生意,我爸就不用在那里看著,有我媽一人就足夠,然后,打麻將炸金花打長牌就成了我爸的娛樂消遣,經常出去就是一整個下午,有時候下午散場回家吃飯后晚上還要出去繼續,為此,爸媽經常罵架打架,爸爸臉上經常帶著被抓的傷疤,媽媽也總是打架后臥床不起,出門了也是愁眉苦臉。打打鬧鬧的場面看多了,就感覺無所謂了,隨便你們吵架,隨便你們打,站在旁邊我不會說話,不會勸架,就那么安靜地看著聽著,完事后該怎么樣怎么樣。
初一下學期,媽媽因為闌尾炎而住院一周,這一周內,我沒有去過醫院一次,放學回家,我就去攤位上看著,收攤后,和爸爸一起回家做飯吃飯,然后爸爸就帶著妹妹一起去醫院陪我媽媽。他們從來沒有要求我一起去,而我也從未想到過要去看一眼,那時候就真的感覺,無論誰住院都和我無關,我想不去要去探望問候一下,每天只關注到自己的時候。我媽出院的那天回到家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死女娃子,白養你了,我在醫院這么久,你也沒沒說來醫院看一哈,跟白眼狼有啥區別!”這句話,當時聽了沒什么感覺,但是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知道現在想起來,也能嗅到深深的無奈和心酸,就是媽媽的也是我自己的。
初三的時候,爸爸去生意被騙去一套房子,那段時間,家里陰云密布透不過氣,感覺我爸去鬼門關走了一趟,我媽陪他走了一回,妹妹還小,我爸媽哭的時候,她也跟著哭,我放學回家就去廚房下面,然后端給他們倆。家里除了哭泣的聲音,就是靜悄悄的,而我也只是閉門不出,安靜地坐著作業,沒有安慰,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更多的感覺卻還是和自己無關一樣,好像自己是個局外人。半個月后,他們慢慢振作起來了,情緒卻也更差了,只有我和妹妹稍微哪里做的不對,棍子就上身,很深刻的一次是我爸爸在倉庫灌油,我沒有拿穩,油灑出來了,我爸看到走向我就是一巴掌,很痛也很懵逼,當時我沒哭,他離開后,我把自己關到廁所,放肆地大聲哭了一會兒,然后搽干眼淚,走出家門。我經常挨打,每次被打的時候,我總會想象打的人不是,棍子上身的人不會為,仍他們隨便打,我不反抗不說話不哭不鬧,等他們打夠了打累了自己停下來。只是,我變得越來越不想回家,在外面待的時間越來越長,我不想看見爸媽,每當走到大門處要開門的時候,心里就很壓抑,想的最多的就是,要是我能消失就好了,要是我可以離家出走就好了,要是我可以回外婆家那該多好啊,可一次又一次還是進了家門,因為不敢,那時候想的就是,以后我一定要考上大學,遠離他們,離開他們我就不用受他們摧殘,離開他們我肯定可以過的更好。
那時候,我真的以為,我和爸媽一輩子就是這樣的相處模式,以為我心里是恨他們怨他們永遠不會原諒他們,以為以后靠著讀書就可以永遠逃離他們,以為沒有他們,我可能就不會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淚???,那時候,畢竟年紀小,畢竟還不懂事,和大多數童年留守兒童相比較,我是幸運的,是幸福的,只是那時候,我自己沒有察覺,不懂得不知道而已。
(03)成長突圍,拼命讀書
也是從進入初中的那一刻,我懂得了唯有讀書,我才能有出路,自此以后,讀書成為了我人生唯一的目標??赡苁侨说搅艘欢昙o就能體會到什么,就在那一瞬間,我們會醒悟些什么,這種覺悟讓我們變得懂事了,讓我們的行動態度截然不同。
2002年第一個六年級去東城中學考初中,成績太差,未被錄取,因為家里沒錢交不了高學費,所以2003年我復讀六年級,可惜的是,盡管復讀了考旺蒼實驗小學初中部還是失敗的,因為分數不夠,家里不得已出了800元的高學費為我買分,進入了學校所謂最差的班,從而開始了我的初中生活。
進入初中前一年,我的爸媽因為超生妹妹,被罰款幾萬,在四川省廣元市站不住腳,被迫再回農村,然后移到旺蒼縣又從擺地攤重新開始,家庭負擔本就很重。因此, 因為我學習成績不好而拿高學費去讀書這件事情,讓我心里非常的內疚和愧疚,總覺得因為自己給家里增加了負擔,覺得很對不起我爸媽。加上這之前,我本就感到我外婆對我很失望,有一種“白養了你的感覺”,心里總是有一根刺,每次想到就隱隱作痛。那是在我妹妹1歲多的時候,爸爸要外出進貨,外婆到我們在旺蒼縣租的房子里幫我媽帶我妹妹,期間,因為我學習不好經常被要求請家長,也就經常挨打,每次我挨打后,我外婆就會哭著對我說,燕兒,你要給你媽爭口氣啊,一定要好好讀書,你知道你媽過的是真的很苦。然后,我們就一起哭。這一切的一切,讓年幼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有個聲音告訴我,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改變。
進入初中的時候,我還是150cm的身高,卻有65kg的體重,班上的同學都笑話我,這時候,我的重心轉移到了讀書上,不管別人的態度是什么,我默默學習就好。也是這時候,我遇到了人生第一個改變我的老師,我的語文老師黃朝根,也是我這輩子最感激的幾個人之一,是他讓我愛上了學習,也是他讓我懂得了原來被老師表揚是這么棒的一件事情,原來學習好是這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我記得,進入初一第一個月,黃老師布置了作業,讓我們寫一篇文章,標題是什么,我寫的內容是什么,我都不記得了,我唯一記得的是,我被黃老師點名上臺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閱讀我這寫的文章,腦袋很懵地站在講臺上讀者文章,聲音顫抖,兩只腿顫抖的站不穩,只能騰出一只手扶著講臺,把文章讀完。下臺后,黃老師說,“文章寫的很好,真情實感,多多練習,以后回更好?!?/p>
后面的細節我都忘記了,可我永遠記得,就是這一次點亮了我對學習的熱情,讓我在學習這件事情上變得積極主動。隨后第二個月,競選班干部的時候,我不知道為什么,班主任馬光聰老師點名我做班長,從那以后,似乎在學習上我的成績越來越好,在同學的心里,我的位置不再是“土肥圓”,在老師心里,我變成了好學生變成了他們重視的學生,初一的第一學期,曾經的學渣,學了兩年英語進到初中卻連26個字母都背不出來的“文盲”,語文數學從未及格的差等生,期末考試卻考了班級第一名;初二上學期,全年級250多人,我甚至靠近了年紀第20名;初三,因為種種原因,學習成績下降,學習主動性和熱情不高,因此以拖尾的成績考入了旺蒼縣旺蒼中學。
進入高中后,我被分到了理科班,很尷尬的是,我又變成了成績排到班級最后一波的人當中,語數外150分的滿分,第一次月考,語文90多分,數學和英語卻都是50多分,更為糟糕的是,我知道之后我回選擇文科,可是地理課的時候,老師講的內容我完全都聽不懂,感覺像是在聽天書一樣,腦子昏昏沉沉,上課的狀態反而是睡覺更多。我不住校,所以早晨早自習之前和晚自習之后的時候,我可以隨意使用,為了提高成績,為了考大學,我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高一,我的學習時間計劃是:早上6:00 – 7:00,背英語文章,上午課間時間背英語單詞;中午12:30 – 13:30 背地理課本;下午課間背英語單詞或者背誦語文課文;晚上晚自習回家 10:30 – 01:30學習數學(做題,或者抄寫課本或其它),高二到高三也基本是這個時間安排,只是每個時間段學習背誦內容不一樣而已。
我自我感覺是個挺開朗活潑的女孩子,但是高中時期,為了學習為了考大學,埋頭不言不語,默默讀書到了同學們都以為我有自閉癥了,高二的時候,我連班級里的同學都認不完,有一次,班主任蘇平老師對我說,你去叫一下某某同學來我辦公室,我卻反問道,那個同學是我們班的么?是誰呀?最后老師笑笑說,沒事你過去吧,我叫別人的同學去喊一下。到現在,我想起來那個場景,還是覺得非常的尷尬,同學一年了,我卻不知道這個名字是我的同學,這個人長什么樣。
2010年高考的時候,也很倒霉,7月6號開始考試,7月3號的晚上腹部右側突然劇痛,疼了一個晚上,熬了快天亮的時候,我媽帶我去了醫院。在醫院里吃啥吐啥,喝啥吐啥,后面查出來是結石。輸液兩天后,匆匆忙忙上了考場,結果,肯定就不怎么好了。高考分數線出來后,自己蒙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場。填志愿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填,高出三本線6分,有什么好選擇的,選來選去,填報了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其實,當時,想的是能被錄取我就走,不能就再復讀吧,不可能就不讀書了呀。
從農村到縣城,我經歷了一段很糟糕的時段,而從小縣城到了省會城市,從小地方走進大地方,差距在我的身上體驗的淋漓盡致。也曾有過迷茫自卑,可是很快的,我意識到,哪怕我差的跌入谷底,我也不能自我放棄,我能靠的只有我自己,如果我都放棄自己了,誰還能來拯救我呢?
當時四川外國語學院成都學院還是私立三本院校,我大一入學時,體重140斤,身高155cm 我們班35人,我是最后一名,學號35號。因為是小地方走出來的,所以和班上很多北方或者沿海地區的同學差距非常非常的差。大一第一學期,英語專業課程聽說讀寫全英語教學,我全程一臉懵逼。聽力,我聽不懂老師說的什么,聽不懂耳機里視頻或者錄音播放的內容,每一節課,都是腦子清醒著進聽力教室,下課昏昏沉沉的出來;精讀和泛讀,我也聽不懂,唯一能聽明白的就是老師說漢語的內容;口語,我記得我們大一的口語課老師是個英國老師,說話帶著口音,也完全聽不懂;我們也開了音標課,慢慢的跟著老師糾正發音,糾正單詞拼讀,把以前錯誤的讀法一點一點地糾正過來。
大一上學期
大一上學期在課堂上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出神,蒙圈,以及不自覺地睡覺。我當時知道這樣的狀態很不對,我也非常的奔潰,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改變,如果持續這樣狀態,我的大學就白讀了,我的人生也就完了,我不想回農村做農民,我也不想再經歷一遍我爸媽做生意的心酸和辛苦,我想未來的工作好一點,工資高一點,生活可以好一點,而讀書,是我唯一的路。因此,我決定,我要把大學都讀成高三,甚至高四高五。課堂上基本聽不懂,但是課下,我一定要把課上的內容補起來。我的學習時間安排基本是這樣,早上6:30 – 8:00左右是早自習,上午下課后,我會到教室自習到中午12:00或者12:30,吃飯回寢室睡午覺,下午14:00一定會準時到教室,如果有課就上課,如果沒課就自習;下午17:30左右吃飯,19:00-22:00點晚自習;然后運動減肥;11:30左右回寢室,會背單詞到凌晨1:00左右。
就這樣堅持不懈的努力著,當時就想著大一可以通過英語專業二級,大二通過專業四級,大三通過專業六級,大四通過專業8級。我始終沒有放棄,以這樣的安排和節奏拼命的往前追趕。到了大二下學期,我的成績也能排到班級前一波了。大三上學期,我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讀圣經,讀羅馬希臘神話,讀西方宗教歷史,西方文學史以及西方歷史等等。大三下學期,我就進入了備戰考研的狀態,總是早上6點寢室第一個起床,晚上11點后最后一個回。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重復著。這樣的生活直到14年考研結束。
很不幸的是,14年考研成績差幾分,沒能進入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復試。大四下學期開學,很頹廢,大家都在積極的準備英語專業八級的考試,但是我每天都在寢室里看電視劇看小說,晝夜顛倒,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但是,幸好,前面的努力和備考考研的積累,讓我順利通過了八級考試。
(04)孤身一人,非洲駐外四年
2014年本科畢業,考研失敗,又錯過招聘季,因此很難找到工作。我記得2014年5月份,每天都在面試中度過,住在華陽,為了面試,趕車去了青白江很偏僻的地方,來回都耗費了一天的時間,而那場面試也沒有通過。經過折騰,在沒有其它選擇的時候,我去了戴氏教育做英語老師。剛入職,第一個月,幾乎沒課,每天都很閑,所以第一個月也只拿1100的工資。在空閑的時候,備考了教師公招,到了考試地點,那家伙,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對于不擅長考試的人來說,怎么可能從這么多的人當中脫穎而出?因為還沒考我就知道了答案,因此也不報任何希望。第一個月,在戴氏教育的工資拿到了1100。算了算賬,1100怎么養活自己?租房600,水電氣網費,電話費,交通費,伙食費……這樣算下來,我肯定還會伸手問爸媽拿錢,我接受不了這樣的事情。如果家里有誰生病,或者自己生病,那么我能做什么呢,答案是我什么都做不了,既不能出力也不能拿錢出來。然后,堅定辭職,重新找工作。
半個月后,入職了一家創業公司,做外貿。做了兩個星期,發現自己很不喜歡那份工作,單調,無趣,每天重復在網上搜各種產品,各種用戶打電話……一個半星期后,我就離開了,當然也沒有工資。2014年6月到7月初,通過大量投遞簡歷,拿到了兩個機會,一個去迪拜另一個去非洲。迪拜的那家公司HR,成都中轉時,我們約了成都雙流機場見面面試,很可惜,之后沒有后續。因為那個時候,我雖是英語專業,也有專八證書,但是口語連自我介紹都很困難,學的啞巴英語,失敗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兒。幸運的是,去非洲的機會到來了,而我又堅定的選擇了一定要去,因為當時心里真的很捉急,本科畢業,就業太困難了,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完全沒有任何優勢又沒有可以依賴的學生來說更加艱難。我當時覺得,去非洲的這個工作機會就像是我人生的救命稻草,而且是我唯一的稻草,所以我一定要抓住它。
那時候真的什么都不會,什么能力也沒有,盡管是英語專業,過了專八,那也是啞巴英語,去面試連自我介紹都說不清楚,除了培訓機構還能給我機會,其它的工作崗位好像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這樣下去,跌跌撞撞三四年,估計每個月的工資也就是5k/6k左右,要靠自己在成都這個地方生活下去,簡直是白日做夢,異想天開。所以,為了賺錢,我一定要去非洲。
回憶起來,可能真的是出生牛肚不怕虎。2014年9月3日,到達納米比亞公司后,我記得李總(boss)對我說的第二句話是,"小蹇,你膽子還大呢,敢一個人過來"。其實,也是有心虛后怕的。(第一句是,小蹇,餓了沒?來吃飯。)幾輪面試全部都是納米公司人事通過阿里通和QQ聯系的,包括合同護照簽證全部都是郵寄。在出發去之前,我連國內長沙的公司一次都沒去過,連真假都不能確定。那時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什么能力也沒有,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就一定要去,可能是真的覺得有點走投無路了,孤注一擲地賭一把吧。過了差不多一兩個月后,我知道為什么會被錄取了,因為公司項目太需要人了,之前已經有5個人放棄了,沒有時間再去招聘其他人了。我相信的,因為到公司的第三天,交接的同事(光光)給我幾個文件夾說:"我去海邊項目了,你自己看,不懂的問其它同事呀!"當時的自己傻乎乎地,從一個純粹的啞巴英語學習者去搞建筑,適應了很久,掙扎了很久,也鬧出了很多笑話。
我當時心里也很害怕,高中考上大學,出了廣元市的大門,這之前連四川的門都沒有跨出去過,一走出去就要跨越半個地球。并且,當時埃博拉病毒盛行,不知道那邊具體情況,只是從新聞里看到過報道,也沒有更多的消息來源。因此,踏上那個當時自以為臟亂差貧窮疾病瘧疾肆虐的非洲,我是真的惶恐不安的。我擔心自己被騙過去,擔心自己回不來,擔心電視劇發生的一切被后的場景發生。同時,周圍所有都覺得是個坑,是騙局。在7月中旬回旺蒼縣寄送后,8月收到了公司發來的簽證,8月下旬我就準備啟程了。
公司之前面試時說過會有同事和我一起飛過去,但是8月下旬又通知我,那個同事改變主意,不過去了。我再次陷入了驚恐當中,但我知道我的父母比我更擔憂驚嚇,他們在后面半個月當中,每天都來做我的思想工作,希望我放棄非洲,隨便在國內找個工作,安安穩穩的生活。盡管每天晚上,我都躲在被子里哭,我知道我爸媽肯定難受,但是我的決心還是很堅定,我一定要去,獨立去掙錢,我不想自己用錢的時候,向我爸媽要,我不想活的那么窩囊凄慘,我想生活過的好一點,我想在用錢的時候不要那么拮據。我覺得,我從小到大吃的苦已經那么多了,又能有什么苦是我咽不下去的呢,什么苦果我都自己承受。所以,彼此折磨了半個月后,我爸媽還是放我走了,我爸爸在2014年9月2號,親自送我去了廣元的盤龍機場。
我真的真的很感激我的爸爸媽媽,同時對他們也感到非常的愧疚。盡管他們千萬個不同意,一億分不安擔憂,但是他們最終尊重了我的選擇并且艱難的讓我離開。我永遠都記得,當我2014年9月3號,到達公司后,借用同事的電話撥通了我爸爸的手機,我媽媽對我說: 你終于打電話回來了,我兩個晚上都沒睡覺了。我當時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忍的很辛苦的憋回去,帶著興奮的語氣和他們介紹公司的情況,我也在告訴他們,這里很好,很安全,你們不用擔心我了,放心吧。我的爸爸媽媽一直為生活奔波,所以我和他們其實一直缺少溝通,甚至沒有溝通,我們那時候也根本都不會表達感情,每一句話都說的很硬,也從來不會說肉麻的話。但是,在撥通電話聽到我媽媽那句話之后,我知道,我需要隨時讓他們知道我在干什么,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我做了哪些事兒,遇到哪些有趣的人,去了哪些有趣的地方等等,讓他們知道,我過的很好。
因此,在非洲的四年,我保持著非常高的盆友圈更新頻率。我媽媽以前從來不用手機,為了看我的情況以及和我隨時視頻,她讓我爸爸給她買了第一部手機。謝謝爸爸和媽媽,我愛你們。
非洲納米比亞
2014年9月2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從未踏出四川大門半步的我,第一次坐飛機的我,第一次出國的我,跨越了半個地球,從廣元-廣州-坦桑尼亞-肯尼亞-約翰內斯堡,最后來到了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這一路我都沒有哭過,反而興奮更多。但當飛機位于HoseaKutako納米比亞國際機場準備降落時,低頭看到窗外一望無際的荒漠,一片荒涼,半顆樹的影子都木有之時,眼淚嘩嘩的就掉下來了。盡管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當時就覺得好像比想象中的更為艱辛,感覺自己簡直來到了古老的原始社會一樣。(但其實是當時太傻了,土眉土眼的,也沒反應過來機場肯定位于郊外偏遠的地方 )
從飛機望向窗外
飛機降落時
2014年9月3號納米比亞國際機場
出機場被同事接上后,隨著車往城中心開,就越來越驚喜,干凈的街道,德國建筑風設計的建筑群,博物館,教堂,公園,綠樹鮮花……這一切就和電視上看到的歐洲城市如此的相似。帶著種種好奇與驚喜,就此開啟了四年非洲駐外的生活,也是這四年,改變了我的人生……
2014年9月到2018年9月,在非洲納米比亞工作生活了四年,這四年讓讓我從一個140斤農村出生的90后姑娘,變得更加自信,改變了我的整合人生。也是為數很少的工程行業的女生,從負責500萬的私人別墅到3.2億國家項目,從接觸最底層的當地黑人工人到拜訪幾個國家部長 & 第一任總統家,從啞巴英語自我介紹都說不清楚到獨自主持大型項目會議和負責項目檢查,我的視野發生了很大的改變。4年里,出海大西洋,去過沙漠“死亡谷”,兩次高空跳傘, 與豹子“共舞”,深入原始部落,深入貧民窟,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第三季隨行翻譯等等經歷,拓寬了我的人生邊界和認知,讓我有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和經歷,讓我為后來的再次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溫得和克
項目會議
國家項目大型檢查
(05)非票四年后,圓夢川大
2018年9月,我辭職從非洲回到了成都,畢業就去非洲四年,讓我和國內脫節,變得很傻,也只有幾個好朋友還有聯系,其它都斷掉了,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那時候很孤獨,很茫然,不知所措,也有些絕望?!胺瞧蛔濉倍贾?,民營私企又長期駐外的人,回國需要自謀生路,要重新找到國內的節奏和位置,對于很多很多非漂們來說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大多數人待了一兩年,又回到了非洲,被迫成為老非漂,感慨著"待不下去的非洲,回不去的中國",或者待在國內的人大多淪為了微商,坐著倒賣的買賣,我不想也和他們一樣,我想在成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有著不錯的工資,我希望看到未來人生的希望和美好,所以,我覺得全職備考四川大學MBA,為了自我學歷提升,也為了原自己的川大夢。
四川大學MBA2020級備考經驗分享會
我是辭職全職備考的,2018年9到12月, 歷時4個月的初試準備時間和3個月的復試準備后,成功被錄取,一路上,失望,孤獨,迷茫,自我懷疑否定,到重建信心,這個過程也真的很煎熬。印象最為深刻的是2018年12月22日,全國研究生統考那一天發生的一切,因為題難,在考場上差點崩潰,差點就放棄自我而退出考場,但是幸好,那時的我心里承受能力和抗打擊能力已經鍛煉過幾年,能夠迅速地自我調節,最終堅持到底,順利上岸。
其實,在距離考試只有3個月的時候,我的實力還算的非常遙遠,之所以敢報考川大,是因為始終想圓自己的川大夢,也是因為想去賭一賭,畢竟我對自己的英語還算有一定的信心,可寫作和數學對我而言,真的是兩座大山。因為本科是英語專業,工作期間,工作語言也是英語,8年沒寫過漢語作文。10月份月測考試的時候,兩篇作文總分65分,而我只拿到不到20分,因此在10/11/12月背誦了所有的老師發的寫作資料,自己還補充了很多內容,在背誦寫作素材上,做足了準備。數學高考150分,我的成績是62分,盡管這塊硬骨頭是用了最多的時間和力氣去學,但就是學不懂。答題的時候,心里有千萬只奔過,想著,"完了完了完了,這回玩完了,沒戲了,肯定考不上。"那時候,心態真的崩潰了,眼睛直愣愣地看著考室的鬧鐘跑了五分鐘。這五分鐘里,我也在快速地做心理重建,回憶起整個備考數學寫作的過程,那么辛苦地把那么多的內容背了好幾篇,不甘心就那么放棄,那么被輕易淘汰出局了。所以,五分鐘一到,整理好情緒,重新繼續做題,完成答卷。
非洲駐外時第一次滑翔傘
幸運地是,2019年,四川大學初試195分的劃線,我考了總分198分成功進入復試,而復試又因為四年工作經歷表現的挺好,加上全職準備復試筆試,所以提高了260多個名次,順利被川大錄取,所以,我一直認為2019年是我的幸運年。
2019年,非洲駐外四年回成都后,歷經7個月的考研煎熬,順利上岸,圓夢川大。盡管過程很痛苦,失望,絕望,希望,迷茫,彷徨,但是,最終我還是收獲了成功的喜悅。讓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幸運這個詞,并未與我絕緣,原來孤注一擲全力以赴以后,并非只有失敗的結局;
納米紅沙漠
2019年,本科英語專業,在非洲從事4年工程行業的妹子,跨進了區塊鏈行業。做夢也沒想到,原來我的人生還可以和風口行業結緣,原來我還有機會和華爾街的金融大佬們成為同事,哪怕我只是底層員工做著最基礎的輔助性工作,哪怕我時時焦慮自己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而被取代掉,哪怕沒有所謂的安全感;
2019年,喜歡去旅游,喜歡體驗不同,喜歡看世界的我,和俱樂部的朋友們相識,去了澳門,之后去了泰國巴厘島和馬來西亞,也相聚成都,開啟了我的另一扇。不同行業,不同身份背景,不同膚色文化的人聚集在一個地方,遇見不同的他們,聽到了不同的故事,看到了不同的風景,認識了不同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著她獨特的經歷和魅力,每個人都在精彩地演繹各自的人生。他們把旅游副業做成了主業,活出了我想要的人生,讓我意識到,以后我想要什么的生活,那樣的生活,讓我覺得現在就算再苦再累,都值得。
納米比亞死亡谷
2019年,遇見了川大商學院,遇見了可愛的老師們,優秀的同學們;上了很多課,蹭了很多課,吸收了很多知識;聽了很多講座,參加了很多活動,提升了我的思維;參加了亞沙訓練營,女子半程馬拉松,越野賽,堅持鍛煉,沒有長胖。每一天,我都覺得很珍惜,每一刻,我都很感恩,感恩自己的努力不放棄,感恩遇見的一切事和所以的人,讓我渡過了非洲回國的“脫傻期”,并且不斷地成長。
駐外非洲四年后,成功夢圓川大,在成長的路上又添了一筆又一筆的色彩,遇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也許,生活的迷人之處并不在于如愿以償,而在于陰差陽錯。有些努力付出,也許當下給不了我們想要的回報,但請相信,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艱難,都是對未來的鋪墊!換個角度看,14年考研的失敗與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檫肩而過,但是備考的過程卻成就了更優秀的自己,它讓我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并且工作生活了四年,而正是那些追逐夢想、高度自律的記憶內化為優秀的生活習慣,將備考時的堅持不懈的努力用于職場,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而正是因為這四年,又為我考上四川大學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為這些歷練和考驗,都在無形中豐富著我的人生,淬煉我的靈魂,幫助我成為更好的人。
走進曼谷
(06)不認命,那就改命
我生于農村長于農村,所以我也明白農村孩子的苦和痛,淚與心酸。當我走出農村后,當我的日子過的不那么辛苦后,我總是想為農村,為農村的孩子,為那些出生不好,學歷不好,背景不怎好的人做一點事情,奈何自己能力很小,。如今的社會對于農村的孩子,總是透露出憐憫慈悲之心,因為外界普遍的認知就是農村的孩子作為“留守兒童”很可憐,“留守兒童”意味著面臨很多心里問題,容易患上自閉癥,自殺,自私冷漠冷血,沒有感情,心理不成熟,沒有安全感,甚至于有好吃懶做,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不愿意做農民卻又沒本事進城掙錢養活自己,最終淪為社會問題,被外界批評指責。
2020春節回農村
我一直在想,我們作為農村的孩子的確面臨很多的問題,比起城里的孩子,我們從小就被他們遠遠的拋在了腦后;在很小的時候,就面臨被父母“拋棄”的困境,只能野蠻成長,長成啥事就看自己??墒?,不管外界如何,不管環境怎樣,我們還是可以依靠自己,去努力,去拼搏,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在我們每個人生階段去做好我們可以做的時候,讀書的時候就拼盡全力讀書,哪怕畢業后,或許我們并未得到很好的工作機會,可是我們還可以選擇勇敢地為未來更好的生活去拼去闖。我相信,作為農村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認命,如果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去抗爭,如果我們拼盡全力與外界與命運的不公抗爭,那我們一定就能換取逆天改命機會,或者至少,我們可以得到在大城市工作扎根,安身立命的機會。
其實,我相信, 真正特別有能力、有才華、有天資的很多,那么如果我們沒有呢?我始終相信,如果我們愿意努力,同樣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的;我始終相信,許多時候,過的好不好,跟我們是否很優秀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卻與我們是否踏實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我相信,每一段經歷都是難得的成長,我們所付出的每一點努力,都會讓我們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我相信,命運絕不會偏袒任何人,絕不會虧待認真努力積極向上的人,如果我們始終努力一點,陽光一點,早晚有一天,我們都會驚艷了時光,既無人能替,又萬丈光芒。
我相信,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也不缺太晚的嘗試。認真對待現在,就是給未來最好的安排!愿曾經的咬緊牙關,坎坷艱難,失望絕望,都能幫助我幫助您成為更好的人,遇見更好的未來。
走進巴厘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