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融合教育—融合創新教育
“教育部近日對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遞交的‘關于提升全納教育的專業能力及建設支持體系的建議/提案’予以回復,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予以統籌考慮,研究制定進一步促進融合教育的有關政策措施,提高融合教育水平和質量?!?——《 》( 2017年12月04日 06 版)
據了解,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8位人大代表、2位政協委員分別以聯名提出建議、單獨提出建議或單獨提出提案等方式遞交“關于提升全納教育的專業能力及建設支持體系的建議/提案”。建議/提案中多方面涉及融合教育相關問題。
你知道啥是“融合教育”?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到的“融合教育”,你知道是啥意思嗎?政在協商(cppcc_china)查閱今年國務院發布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中發現,融合教育是指將對殘疾學生的教育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
2017年1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殘疾人教育條例(修訂草案)》,提出“推廣融合教育,保障殘疾人進入普通幼兒園、學校接受教育”。
2017年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74號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條例》調整了殘疾人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和理念,規定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應當保障義務教育,著重發展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學前教育,逐步發展高級中等以上教育;尤其強調“積極推進融合教育”。
這是繼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頒布以來的一次重大修訂調整。
國務院法制辦、教育部負責人就《條例》有關問題回答記者問時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現代化逐步推進,殘疾人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還比較薄弱?!薄皻埣踩私逃砟钕鄬?,需要進一步推進融合教育?!秉c明了推進融合教育的現實背景。
據了解,199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是我國第一部有關殘疾人教育的專項法規。它的頒布實施,從法律上明確保障我國殘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對促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融合教育怎么“融”?
1月11日《殘疾人教育條例(修訂草案)》通過后,1月13日,《》刊文《融合教育怎么“融”》,文章援引多位教育界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的觀點,對融合教育進行多方面闡述。
文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讓殘障孩子和普通孩子“融合”起來、一起上課,而不是被“隔離”出去,是全球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
據媒體報道,不少地方和學校創新體制機制,在融合教育方面涌現不少新點子、新變化、新希望。
從“觀念轉變”、“體制機制改革”到“引進專業人才”……關于融合教育怎么“融”的問題,成為2017年兩會委員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
“不能把自閉癥兒童排斥在普通校園外!”2017年政協十二屆第五次會議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表達了同樣的呼吁。
“相當比例的幼兒園和小學把自閉癥兒童拒之門外?!比珖f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助理吳明說,由于缺乏相關政策保障,很多自閉癥兒童進入公立幼兒園阻力重重,很多地區進入普通學校也非常困難,甚至不止一次被拒絕。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據去年12月發布的《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癥人數超過1000萬,并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
而融合教育可有效改善自閉癥兒童癥狀。吳明介紹稱,國內外成功經驗表明,社會融合教育可取得更好效果,尤其3-6歲是最佳干預期。除少數嚴重患者外,如能進入普通幼兒園、學校隨班學習,并給予個別化、針對性輔導,可有效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能力。
如何讓自閉癥兒童真正融入校園?吳明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早發現”。加大自閉癥識別的宣傳力度,在基層衛生機構、婦幼保健站、婚姻登記處、醫院等地發放宣傳冊,并將自閉癥篩查納入基層衛生機構工作范疇,提高早期發現率。二是推進自閉癥社會融合教育。教育部門應對普通教育機構接納非重度自閉癥兒童做出要求,做到零拒絕。同時,根據需要配置足夠的專門輔助師資,并對任課老師專門培訓。倡導學校向學生和家長普及知識,減少對患兒的歧視。三是建立社會融合教育財政專項資金,對接受患兒的普通園、校給予足夠資金支持。
2017年,一份32位委員聯名的提案《關于建構融合環境下自閉癥兒童多元教育體系的提案》,提交北京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
他們也表達了同樣的聲音:讓自閉癥兒童盡早融入各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
提案的牽頭人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教授許家成,道出了他對這個群體的思考和關注:“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經常接觸這方面的案例。其中不乏因特殊孩子隨班就讀不理想而引起的家校沖突?!?/p>
許家成委員建議首先要一個建立融合、多元教育安置體系。他鼓勵包括特殊教育在內的所有學校為自閉癥兒童教育敞開大門,讓自閉癥兒童盡早融入各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袄硐氲臓顟B是,讓不同層面的孩子都能找到與之程度相匹配的融合教育?!钡诙?,進一步加強微觀的個別化支持系統的建設。
教育部回應:
提高融合教育水平和質量
教育部經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在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回復中介紹了有關特殊教育法制建設、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證書制度、提升教師隊伍專業能力、促進隨班就讀支持體系完善、加強督導評估等方面的舉措行動;
表示將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督促指導各地認真落實《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繼續推動各?。▍^、市)擇優選擇師范類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設特殊教育專業,進一步擴大特殊教育專業招生規模;
繼續在“國培計劃”中實施特殊教育教師專項培訓,為特殊教育學校培訓“種子”教師,進一步加強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資源指導等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
加大特殊教育碩士人才培養力度,支持和鼓勵國內有條件的高校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就全納教育相關學科開展合作辦學,引進國外高水平專業資質。(胡?。?/p>
資料來源:、教育部官網、中國政府網、央廣網、人民政協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