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成人繼續教育(華東繼續教育網登錄入口)
實踐,作為歷來大學生暑期生活的關鍵詞,記錄著青春成長的堅實足跡。這個暑假,華東理工大學學子深入大江南北,在多個領域開展社會實踐,在奮斗中磨練意志、增長本領、淬煉青春,譜寫著一曲曲實干奮進的青春之歌。他們的經歷也在近日接連登上光明日報客戶端、《科學網》《上??萍紙蟆返裙俜矫襟w,引發關注。
本期推送,跟隨小編一起深入各地,感受華理學子的昂揚風采吧。
社會是最大的課堂,實踐是最好的學習。
“化學站”科普實踐團積極引入先進的科普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將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趣味化學科普實驗帶到了云南省尋甸縣及其周邊地區的中小學校園。團隊將生態課程引入鄉村課堂,通過 Movers系列生態課程的生動講解與互動教學,向學生們傳遞了敬畏自然、珍愛地球的理念。此外,實踐團還為鄉村學校建設捐贈實驗儀器及科普圖書等,進一步改善了鄉村學校的科普教育條件。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一綠生化”支教團前往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程樓鄉中心小學,通過豐富多彩的“小實驗”課堂為鄉村孩子們進行科技科普教育。支教團還組織了垃圾分類的環保課堂和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學會如何正確分類垃圾,并理解了垃圾分類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外國語學院“語繪鄉村,助力鄉興”社會實踐團奔赴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南宮山鎮,結合專業優勢,以推普為基,探索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新道路。團隊成員調研走訪當地魔芋、茶葉等產業基地,了解村內產業布局,并繪制宣傳手冊;幫助當地群眾掌握更規范的普通話表達能力。
法學院“這'理'出發,'尋'醫糾良方”實踐團前往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開展為期7天的“基層醫療糾紛治理”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前往當地衛生健康局、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等多處基層醫療機構,了解當地醫療糾紛現狀與處理機制,并通過問卷調研的方式收集數據,力求全面了解基層醫療糾紛治理的現實情況。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齊‘新’而行,搶占先‘雞’”實踐團前往中慧集團留呂高湛養殖場進行實地考察和實踐交流。實踐團成員走進現代化的雞舍,對雞舍內的智能設備和養殖情況進行實地觀察,了解環控設備溫濕度調控機理等技術,近距離觀摩智能設備在養殖場內的應用。
此外,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揮汗尋綠”實踐團先后前往尋甸縣仁德一小和仁德四小開展心理課程,帶領孩子們在多樣的實踐中認識自我;藥學院“溯藥尋光”實踐團前往云南省尋甸縣,在仁德一小開設中醫藥科普小講堂,激發青少年對中醫藥知識的興趣;生物工程學院“執此青綠”實踐團前往呼和浩特市,通過多樣的活動形式,幫助自閉癥兒童打開心扉……
這個夏天,共計2000余名師生、近1000支實踐團隊從華理出發,前往祖國各地,圍繞“萬生進千村百企”暑期社會實踐專題以及“青年實干家”暑期社會實踐專項開展活動。他們奮斗在當“夏”,實踐在當“夏”,以汗水滋潤廣袤田野,以目光洞察社會變遷,為更多鄉村孩子帶去科學的啟迪與夢想的力量,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獻力量,收獲別樣成長,綻放青春光芒。
事實上,這樣的暑期實踐只是華東理工大學育人工作的縮影。多年來,學校構建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五育并舉”培養體系,積極搭建育人平臺,不斷豐富育人路徑,已經取得多項實踐育人成果。
2020年,“VR正當紅”實踐團隊榮膺“全國優秀暑期社會實踐團隊”;2022年,“訪十八洞,尋振興路”實踐團榮獲全國優秀視頻團隊、優秀指導教師、優秀通訊員三大獎項;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大賽中,華理學子斬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在更廣闊的社會實踐大課堂中,華理學子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青春是多彩的,在一次次體驗中,感受不一樣的精彩;青春是奮斗的,在一次次實踐中,展現青春風采。未來,華東理工大學將繼續積極發揚工程類學科特色,打造有傳承性、延續性的華理社會實踐品牌項目,培養更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強國建設輸出更多人才。
關注“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華東理工大學官網、官微,華東理工招生官微,小花梨官微,華理實踐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