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目標制定的依據;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是什么
(一)社會依據
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不應讓兒童被動的接受知識,而要激發兒童主動求知的欲望;不應片面追求兒童獲取知識的數量多少,而應培養兒童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知識的能力。
2.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兒童,以科學素養的早期培養為宗旨,以形成兒童對科學技術的基本的、積極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使兒童在科技社會中應付自如。
3.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應培養兒童關注自然、關注社會的意識,以幫助兒童形成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和初步的責任感。
(二)心理依據
1.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兒童發展的需要是整體的需要。
2.兒童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年齡特點,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需要是不同的。3.兒童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每個兒童的個體需要是不同的。
(三)學科依據
科學不僅是一種知識,而是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三方面的整體。自然科學具有以下的學科特點∶第一,內容的廣泛性和知識的嚴密性第二,方法的科學性。
就科學知識而言,它可以分為科學經驗、科學概念和科學理論三個層次。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科學知識有兩種層次∶科學經驗和初級科學概念。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就是要幫助幼兒獲取周圍世界中廣泛的科學經驗,或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初級的自然科學概念。
科學經驗是指幼兒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通過他們親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覺器官直接接觸周圍世界所獲取的具體事實和第一手的經驗,包括幼兒對事物性狀特征的認識,對科學現象的理解等??茖W經驗是科學知識的最低的層次。
初級科學概念,指的是兒童在感知和經驗的表象的基礎上,對同類事物的外在的、明顯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種概括化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