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 正文

    紅色教育網,紅色教育網頁設計

    中新網瑞金7月19日電(劉越)萬畝森林竹海中,映日荷花別樣紅。7月18日,“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路上學黨史”采訪團走進會昌縣白鵝鄉梓坑村,且行且觀。綠樹成蔭,草木蔥蘢,飄揚著紅旗的校舍與十余處紅色革命舊址遙遙相望。

    曲徑通幽處,似入畫中游。一位虎頭虎腦的小男孩,遠遠墜在采訪團后邊,鴨舌帽帽檐上的“賴卓越”三個字暴露了他的大名。前頭那位氣質儒雅、正在接受采訪的老人正是他的伯伯賴章盛,也是和君職業學院的校長。

    紅色教育網,紅色教育網頁設計

    正在接受采訪的賴章盛。劉越 攝

    才上五年級的賴卓越活脫脫就是個小大人。在參觀留守蘇區中央機關舊址群的過程中,他化身導游,給記者各種科普:中央合作消費總社舊址里有紅過的手電筒、肥皂和馬燈,以前的手電筒跟現在的不一樣,特別大,特別糙。

    而到了中央總供給部遺址內,他則介紹起陳列的大刀、來。突然,賴卓越抬頭指著墻面上掛著的一幅照片,望向記者:“你看,這是我太外婆呀!”

    照片上,一位英姿颯爽的紅軍女戰士,沖著鏡頭微笑。

    中央總供給部遺址內,唐義貞的照片。劉越 攝

    回到外婆戰斗過的地方 繼續“戰斗”

    賴卓越的太外婆,便是賴章盛的外婆。

    他的外婆叫唐義貞,曾擔任中央總衛生部藥材局局長兼衛生材料廠廠長,也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的妻子。

    唐義貞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1931年,她生下一個女兒,取名葉坪——這便是賴章盛的母親。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唐義貞懷著第二胎,留守中央蘇區,繼續革命工作,悉心救治傷員。

    “1934年,外婆把我媽媽送到于都鄉下寄養,當時我媽媽才三歲。后來,她又轉移到長汀縣四都鄉下,生下一個男孩。孩子還沒滿月,就托付給當地的老百姓撫養?!?/p>

    賴章盛講述外婆唐義貞英勇就義的故事。薛麗瑩 攝

    一次戰斗中,唐義貞不幸被俘。被俘當晚,她乘敵不備,與同志一起越獄,但又被敵人抓回?!皵橙税阉麄兝揭粋€河灘上,開了槍,我外婆中彈后并沒有死?!碧崞鹜馄诺臓奚?,69歲的老人賴章盛眼眶泛紅:“敵人的一個軍官說,‘她吞下了一份秘密文件,開膛’。于是他們慘無人道地剖開了她的肚子,我外婆痛得在地上翻滾,嘴上啃得都是土?!?/p>

    “她就這樣犧牲了,當時才25歲?!?/p>

    英年早逝的唐義貞,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共產主義戰士。1932年初,她擔任中央紅軍衛生材料廠廠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領導職工為紅軍生產出了合格的消毒紗布和消毒棉花,以及大量的中成藥品。

    或許,先烈鑄就的紅色基因,早已深植于后輩的血脈之中,成為代代相傳、永不褪色的精神紐帶。畢業于廈門大學的賴章盛,是原江西理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教授。2015年退休后,他追尋著外婆的革命足跡,于教育事業上“再出發”,繼續為黨和人民發光發熱。

    “這是一個紅色村子,也可能是我外婆戰斗過的地方,所以我來了?!?/p>

    7月的梓坑村,荷花盛開,風景如畫。薛麗瑩 攝

    紅軍遺址變身教育熱土 青年學子傳承紅色精神

    白鵝鄉梓坑村,的確是一座紅色底蘊濃厚的村落。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迫使中央紅軍和中央機關踏上戰略轉移的征途。同年12月,一批留守中央機關和留守紅軍從于都縣黃麟鄉井塘村遷到毗鄰的會昌縣白鵝鄉梓坑村駐扎,繼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

    中央軍區政治部、紅軍運輸連、中央消費合作總社……這些紅軍曾經辦公過的地點,如今已化作留守蘇區中央機關舊址群,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紅色橋梁。由賴章盛擔任校長的和君職業學院,便坐落在紅色遺址周圍。作為紅軍后人,賴章盛深知,紅色資源是滋養青少年心靈的寶貴財富。

    梓坑村內,中央總供給部舊址。薛麗瑩 攝

    “我們充分利用這些紅色資源,帶領學生實地探訪遺址、學習黨的歷史、背誦革命詩詞,以及學唱紅色山歌,講微黨課、紅色故事,演紅景劇?!?/p>

    值得一提的是,賴章盛還曾組織師生重走長征路,向著40多公里外的于都縣長征渡口進發。漫長路途中,學生們仿佛能聽到先輩堅定的腳步聲。這份體驗,無疑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通過紅色教育,我希望孩子們成長為有理想、有信念、有奮斗精神的社會主義接班人?,F在一些孩子可能面臨著迷茫和困惑,我們想通過老一輩革命隊伍的英雄事跡去鼓舞他們,讓他們變得自信、自律、自強?!?/p>

    “希望同學們都能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p>

    紅色教育引領少年夢 紅色引擎開啟文旅新篇章

    “我的伯伯特別忙,一整天這里跑那里跑,要么就是去講課,要么就是被采訪,要么就是帶學生們去紅色遺址參觀?!?/p>

    賴卓越想了想,補充道:“他很慈祥,不會兇學生。他也經常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p>

    學習的邊界,遠不止于教室的四壁之內,它延伸至廣袤的大地,與自然同呼吸,與歷史共脈動。賴卓越便曾踏上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求知之旅——在參加紅色夏令營的過程中,他打卡多個黨史遺址,耕種割稻,學唱軍歌。他還給記者即興表演了一段《拼》:“當兵的保衛祖國,練好這一招!”

    中央總供給部遺址內,賴卓越即興表演《拼》。薛麗瑩 攝

    “我以后想當兵,保衛祖國!”一曲唱罷,他威風凜凜地許下人生目標。在這位小小少年身上,我們能看到紅色教育滋養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隨著紅色培訓、研學旅游市場的壯大,近年來,贛南革命老區旅游與教育的融合發展煥發新生機,品牌建設卓有成效。

    瑞金市依托“共和國搖籃”“紅色故都”資源,大力開發“葉坪革命舊址群”等革命遺址,建成愛國主義示范基地;于都縣憑借“長征集結出發地”紅色品牌,以“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東門渡口”持續吸引省內外學子走訪參觀;信豐縣一隅,“百石長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園”懷抱沉浸式體驗優勢,成為高品質紅色旅游景區……

    中央總供給部遺址內,賴卓越參觀紅色文物。劉越 攝

    為凸顯文化特色,挖掘發展潛力,贛南地區積極探索培育研學旅游和紅色培訓產品,成績斐然。以贛州市為例,初步統計,2023年1至4月,贛州全市共有24.86萬人次中小學生參加研學實踐活動,其中14.25萬人次參加紅色研學實踐活動,占比達到57.32%。

    此外,贛州建成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寧都縣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等國家、省、市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00個,總數穩居全國前列。

    可見,“紅培”與“紅研”不僅是播種在紅色旅游市場這片沃土上的“活力種子”,更是驅動贛南邁向紅色文化傳承新高地、躋身全國紅色旅游行列的強勁引擎。

    這股力量,讓贛南的紅色故事以更加鮮活、多元的姿態,跨越時空的界限,觸動每一個尋訪者的心靈——想必這也是千千萬萬曾在贛南革命老區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的革命先輩們,樂見其成的盛景。(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