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132家醫療機構試點檢驗結果互認
看同一種病,跑不同的醫院,因為各家檢查結果互不相認,導致明明是同一項檢查卻得不斷重復做;這不僅讓患者付出成倍的體力、時間和花費,還要冒著多次檢查輻射超標的危險……今后,這種令患者苦不堪言的就診經歷將在京津冀地區得以改善。
為方便群眾看病就醫,9月5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衛生計生委聯合在京津冀區域內啟動三地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試點工作。第一批臨床檢驗結果互認試點工作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
首批試行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項目共27項,納入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醫療機構共132家,包括北京的69家、天津的37家和河北的26家三級醫療機構和醫學檢驗所。這意味著三地患者拿著這132家醫療機構做檢查的結果到其中任何一家醫院就診,接診醫療機構在不影響疾病診斷治療的情況下,對報告單中互認項目的檢驗結果將不再進行重復檢查。
天津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臨床檢驗結果互認,不僅能夠減輕患者負擔、簡化就醫、降低醫療費用,還能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三地醫療機構臨床檢驗質量和管理水平。檢驗結果互認試點工作實施后,京津冀地區符合結果互認條件的醫療機構將在檢驗結果報告單相應檢驗項目名稱前增加“★”標識,作為檢驗結果互認的標識。
據介紹,本次首批納入檢驗結果互認的27個檢驗項目為臨床實驗室最為常用、有質量標準、有室間質評計劃、易于標準化、且有一定地方互認工作基礎的檢驗項目;三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試行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醫療機構實施動態管理,建立退出機制;對于在互認工作實施后出現臨床檢驗質量和管理不符合互認要求等情形的醫療機構,將根據情況督促其進行整改或取消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資格。
根據試點情況,三地將在條件成熟時適時啟動第二批互認工作,逐步擴大互認項目和互認醫療機構范圍,為京津冀地區患者就醫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