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南坪萬達廣場銘邸小區的兩家外賣已關門停業。
近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連續報道了網絡外賣平臺混亂、居民樓內暗藏無證經營黑外賣的事情。新聞報道后,越來越多的讀者向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反映了他們身邊存在的違規外賣店。執法部門也行動起來,對涉嫌違規經營的外賣店進行了查處。
一位前美團外賣業務員向上游新聞-重慶晨報爆料,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呈現在大眾視野之中,相關部門相關規定的制定,也顯得勢在必行。
美團前業務員:
近半數屬無證經營
真相驚人!美團前業務員:美團外賣近半是無證經營
前美團業務員曝光無證經營的黑外賣。
23日上午,一名自稱是美團外賣前業務員的張先生聯系上記者,表示看過上游新聞-重慶晨報關于“黑外賣”的報道后,他有一些信息可以分享。
“據我所知,美團外賣在觀音橋商圈所登記的外賣超過300家。”張先生表示,以前他在美團外賣擔任業務人員,工作就是發展商家成為美團外賣的客戶,幾個月前才辭去工作。而之所以選擇說出這一切,是因為想讓更多人看到美團的內幕,“這樣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張先生介紹,業務員找到商家,只要對方有意愿在網上開店,他們就可以幫忙辦理。“不管有沒有執照和許可證,都可以。”張先生說,業務員會幫沒有相關資質的商家在網上搞定資質審核,完全沒有資質的商家也可以在網上營業。
張先生透露,他擔任業務員時,也曾幫沒有資質的商家在網上開店,以前在他手下的客戶中,一半都屬于無證經營。同時,張先生還提供了一份名單,他表示名單上的店鋪均屬于無證經營。
根據張先生提供的電話,記者試圖聯系上美團外賣觀音橋片區管理人員核實情況,但對方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
回訪曝光商家:
一些商家仍在經營
真相驚人!美團前業務員:美團外賣近半是無證經營
9月23日,觀音橋紅鼎國際A座,市食藥局江北分局對外賣進行檢查。
隨后,記者再次來到南坪萬達銘邸小區,此前曝光的位于居民樓內的“家里小廚房”和“田記私房菜”兩家商家均已經是大門緊閉。此前滿是油煙和油漬的過道,如今已經恢復正常。
記者通過美團外賣搜索兩家外賣店,發現兩家店均處于下線休息狀態。小區物管工作人員介紹,新聞曝光后,物管工作人員也加大了對樓棟的巡查,這兩天兩家店鋪均未再次開門經營。
9月23日,觀音橋紅鼎國際A座,市食藥局江北分局對外賣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過期調料當場倒入垃圾桶。
而在觀音橋紅鼎國際,情況卻沒有這樣樂觀,此前被執法部門下達整改通知書的店鋪依然處于營業狀態。在紅鼎國際A座30-3的善烹小鮮私房菜內,工作人員依然忙碌著,敞開的大門絲毫看不出有停止營業的跡象。美團外賣訂餐平臺也顯示,9月22日該商鋪還有商品銷售。
一位保安介紹,紅鼎國際A座餐飲店鋪眾多,大家長久以來習慣了如此經營方式,要讓某一家店鋪停止經營,難度可想而知。隨后,記者將此情況向江北區食藥監分局進行了反映。
9月23日,觀音橋紅鼎國際A座,市食藥局江北分局對外賣進行檢查發現,有的店使用進口無中文標注的增稠增亮劑。
執法部門整治:
發現一家查處一家
針對網絡外賣平臺的亂象,執法部門如何防范?執法部門表示,根據《新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
23日,南岸區食藥監分局和江北區食藥監分局也分別對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報道中存在無證經營行為的商鋪進行了檢查,工作人員還現場對紅鼎國際A座資質不齊全的店家現場開具了監督意見書。
9月23日,觀音橋紅鼎國際A座,市食藥局江北分局對外賣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過期調料當場倒入垃圾桶處理。
“新聞報道后,我們就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對網絡訂餐點進行了現場檢查。”江北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介紹,幾年前他們一直不定期對資質不全的“黑外賣”進行檢查,但由于這些店鋪不少處于居民樓內,位置相對隱秘,查處起來也有一定難度。
而在檢查中,工作人員還發現,除了資質不齊全的問題外,不少商家還存在著平臺登記與實際經營地址不符、平臺登記照片與實際不符和使用來路不明的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市食藥監局介紹,針對網絡經營的相關法規和制度,正在制定完善中。發現商家涉嫌無證經營,可撥打12331進行投訴,執法部門對非法經營實施“零容忍”,發現一家查處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