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3號幾號發射—神舟13號啥時發射
神舟15號航天員乘組成功入駐中國空間站,6名航天員在太空中“勝利會師”,12月2日晚,神舟14號指令長陳冬將空間站鑰匙移交給神舟15號指令長費俊龍,這意味著神舟14號飛船即將離開空間站返回地面。
神舟14號返回時間和地點已經定下來了:2022年12月4日晚將著陸東風著陸場。東風著陸場位于內蒙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帶之中,南北長約190公里,東西寬約120公里,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
由此可見,東風著陸場地域遼闊,是比較理想的航天器著陸區,2021年9月17日,神舟12號返回艙成功降落東風著陸場預定落區,2022年4月16日,神舟13號返回艙成功打靶在36×36公里的區域內。
不過,神舟14號的返回環境跟以往又有所不同,因為冬季的東風著陸場夜晚氣溫低于-25℃,飛船返回艙將首次夜間低溫著陸,如何保證航天員著陸后的體溫,這給地面搜救隊提出了較為苛刻的要求。
在航天員返回的前兩周,地面搜救大隊改裝了多項搜救設備,增加了多項保溫措施并且進行了多次演習訓練,例如增加了厚厚的保溫帳篷,例如對加熱電池箱進行了改裝研究,有保溫功能,更適應低溫環境。
盡管冬季的東風著陸場給救援設備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救援大隊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嚴陣以待,一定不會讓尊敬的航天員們凍著。
神舟14號航天員返回前除了身穿艙內航天服,攜帶一定的食物和水,還要攜帶了三樣特殊的物品:紅墨水、和。
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400公里,地球赤道地區以每秒466米的線速度自西向東旋轉,直徑僅2.4米的返回艙要精準打靶在直徑約36公里的預定落區,返回過程中要進行多次精密計算,推進系統要進行多次調軌機動。
我國神舟飛船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出了奇的高,目前發射和返回的成功率都為100%,從未失利,但還是要做好多種準備,萬一飛船出現故障怎么辦,萬一某個設備和儀器失靈了,返回艙則有可能飛到千里之外。
那么這三樣特殊的物品完全是為了“以防萬一”,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神舟14號返回艙打靶在預定落區之外,且距離預定落區有成百上千公里,搜救大隊一時半刻趕不過來,那么這三樣特殊的物品將發揮巨大作用。
若返回艙掉到湖泊或海洋中,密封的返回艙飄在水面上,這個時間航天員拋灑紅墨水,可以染紅一大片水域,更有利于被搜救人員發現,即便是在黑夜,軌道衛星和飛機也能通過先進的紅外設備和和雷達設備發現返回艙。
萬一返回艙掉到一處荒郊野外,航天員們可以通過來保證自身的安全,避免受到猛獸的攻擊,的用途則更多,可以用來切割食物和物品,也可以用來防身,它可以說是野外必備的生存工具之一。
前蘇聯就發生過飛船返回艙遠離預定落區的事件,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定位系統故障,宇航員只好手動駕駛返回艙著陸,著陸是成功了,但降落到一處原始森林,兩名宇航員在饑寒交迫中度過了艱難的一夜。
神舟14號航天員被稱為是中國航天史上“最繁忙”的一組航天員,的確,他們完成了多項神圣的任務,安裝了大量的設備和儀器,完成了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的對接,進行了數百項科學實驗,還完成了三次出艙活動。
“最繁忙”的一組航天員即將返回,返回后他們將進入長達數個月的恢復期,長期在軌駐留會導致骨質疏松,甚至忘記走路,所以,他們很可能要重新學習走路,神舟13號航天員乘組就在返回74天后才與大家見面。更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