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共迎伊朗核問題外交解決新階段
(一)
時隔7個月,伊朗核問題六國(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與伊朗達成的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終于在北京時間1月17日迎來了執行日。在中東狀況不斷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個重要的好消息。
當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出臺報告,確認伊朗完成取出阿拉克重水堆堆芯、移除多余離心機、降低濃縮鈾庫存等關鍵核領域措施。至此,伊朗兌現了在全面協議中的承諾,為“執行日”到來創造了條件。
六國也通過解除對伊朗的制裁投桃報李。同一天,美國宣布解除因伊核問題對伊朗施加的次級制裁,包括伊朗在內多國400多個實體和個人被解除制裁。歐盟也宣布了自己的制裁解除措施。聯合國安理會此前曾因伊核問題通過的數個決議也立即終止,其中的部分制裁將轉化為限制性措施繼續執行。
(二)
執行日的到來,標志著全面協議的根基開始穩固,步入起步執行的新階段。協議并未如一些國家擔心的那樣“夭折”,根本上還是因為其雙贏、多贏的屬性。
這是伊朗人民翹首以盼的執行日,是他們跟被制裁歷史告別、重新回歸國際大家庭的一天,意味著束縛伊朗經濟社會發展多年的制裁“枷鎖”被打破,通往擁有8000萬人口的伊朗市場的路障被打通。據外媒估計,解除制裁后,伊朗的年經濟增長率更有望達到8%,此前遭美國凍結的超過100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將回流伊朗。
這對于美國及歐洲國家而言,意味著伊朗發展核武器的能力得到控制。用美國人的話講,伊朗的“核突破時間”將被控制在一年以上。西方對伊朗的防擴散關切無疑得到緩解,除少數國家仍有疑慮外,伊朗核計劃將不再被視為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
正因為全面協議匯合了西方和伊朗的政治需要,才最終得以起步執行。美國和伊朗都為此付出了巨大政治努力,在國內外反對和質疑聲中,推動全面協議通過立法機構審議。
(三)
全面協議從現在起將步入長達10年的執行期,但這一進程恐怕不會一帆風順。
全面協議在各方權利與義務方面達成了脆弱平衡,維系這種平衡不亞于在鋼絲上行走。美國和伊朗國內反對協議的政治勢力始終存在,兩國捍衛協議的政治意愿未來仍然可能生變。中東的情況歷來復雜,教派沖突、恐怖主義、地緣政治、大國博弈等矛盾相互交織。以色列和沙特等海灣國家與伊朗關系不睦,對伊朗的核計劃疑懼有加。前不久,沙特與伊朗交惡,也引發了對全面協議命運的擔憂。
反對協議的國家自然都有自己的合理安全關切,這無可厚非。但客觀事實是,全面協議得到國際社會大部分成員的擁護,因為它能夠部分修復本已脆弱不堪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能夠為本已麻煩不斷的中東拔掉一個火藥桶的引信。更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伊朗人民的福祉。不管是什么樣的矛盾和爭端,其結果不應該讓無辜的百姓遭殃受罪。
這本身就說明了全面協議的價值和意義,更遑論協議13年談判過程展現的和平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的外交技巧和智慧,和人類追求和平、尊嚴、理解等崇高理想。但全面協議不是萬能的,不應該為解決所有棘手問題買單,更不應該成為恐怖主義、宗教沖突問題不能解決的替罪羊。
因此,全面協議要得以實施,各方都要多算大賬、少計小利,從維護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始終保持積極的政治意愿,在相互尊重與平等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全面、平衡地履行各自承諾。
(四)
在伊朗核問題談判進程中,中國政府從來都不是局外人,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自伊核問題2002年爆發之初,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即旗幟鮮明地推動對話、反對動武。2006年起,中國作為六國機制成員,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參與伊核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做了大量勸和促談工作,發揮了難以替代的溝通橋梁作用。
在全面協議談判過程中,中國更是投入巨大政治和外交資源。習近平主席親自介入談判,多次在關鍵節點直接同美國、伊朗等主要國家領導人溝通。在談判最后階段,中國外長王毅10天內三次趕赴維也納,積極開展斡旋工作,推動各方克服分歧,最終達成全面協議。鈾濃縮和制裁解除都是談判的“攔路虎”,中國在這些問題上都提出“中國方案”和“中國思路”,推動打破談判僵局。此外,中國還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實踐經驗,為解決阿拉克重水堆改造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掃除了全面協議達成的一大障礙。
美國和伊朗是伊核談判的主要當事方,但中國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在協議達成當天,王毅外長對記者的一番講話道出了中國的獨特作用。他說,“中國并不是矛盾焦點,這可以使中方以更為公正、客觀的立場積極開展斡旋。特別是在談判的一些重要節點,包括談判遇到困難、陷入僵局時,中方總是從各方共同利益出發,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途徑,提出中國的方案??梢哉f,中國發揮了獨特的建設性作用?!钡拇_如此,中國在長期的國際關系實踐中展現出獨立、公正、客觀的政治外交品格,同伊核問題各方都說得上話,作用自然為各方所倚重。
中國深入參加伊核談判不是偶然的,而是秉持習近平主席大國外交理念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一次具體實踐,也是中國外交更加積極有為、更加自信走向全球的重要標志,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今后一段時間,全面協議執行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會繼續以負責任的態度,為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核問題做出新的“中國貢獻”。(孔軍 作者系國際問題觀察員)